发布于: 雪球转发:83回复:82喜欢:245

公司需要聪明人,更需要耐得住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 1周前

- 01 -

年轻人

请先学会把手头的小事做好


公司招了大批应届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的新新人类。平均年龄25岁。


那个新的助理,是经过多次面试后,我亲自招回来的一个女孩。名牌大学本科毕业,聪明,性格活泼。

私下里我得承认,我招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了她在大学里优秀的表现之外,还因为她写了一手漂亮的字。女孩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尤其像她,看起来长发飘飘,多么女性化的一个姑娘,一手字却写的铿锵倜傥,让我对她不由多了很多好感。

手把手的教,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也学得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练,跟各位同事也相处的颇融洽。我开始慢慢的给她一些协调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沟通让她尝试着去处理。

开始经常出错。她很紧张,来找我谈。

我告诉她:“错了没关系,你且放心按照你的想法去做,遇到问题了,来问我,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仍然错,又来找我,这次谈的比较深入,她的困惑是,为什么总是让她做这些琐碎的事情?

我当时问她:“什么叫做不琐碎的工作呢?”

她答不上来,想了半天,跟我说:“我总觉得,我的能力不仅仅能做这些,我还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那次谈话进行了1小时,我知道,我说的话,她没听进去多少。后来我说,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先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发生,然后循序渐进。


- 02 -

所有的工作都有价值

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


半年以后,她来找我,第一次提出辞职。我推掉了约会,跟她谈辞职的问题。问起辞职的原因,她跟我直言,本科四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却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成就感。

我又问她:“你觉得,在你现在所有的工作中,最没有意义的,最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是什么?”

她马上答我:“帮您贴发票,然后报销,然后到财务去走流程,然后把现金拿回来给您。”

我笑着问她:“你帮我贴发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儿,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信息?”

她呆了半天,答我:“贴发票就是贴发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不就行了呗,能有什么信息?”

我说,我来跟你讲讲,当年我的做法吧:98年的时候,我从财务被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的工作。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

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和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它们涉及到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

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所有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等记录下来。

我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我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同时万一我的上司有情况来询问我的时候,我会有准确的数据告诉他。

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的我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等等。

当我的上级发现,他布置工作给我的时候,我会处理的很妥贴。有一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我的,我也能及时准确的处理。

他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来源。渐渐的他基于这种良性积累,越来越多的交待更加重要的工作。再渐渐地,一种信任和默契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用过的最好用的助理。

说完这些长篇大论,我看着这个姑娘,她愣愣的看着我。

我跟她直言:“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你没有用心。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里,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

她不出声,但是收回了辞职报告。

又坚持了3个月,她还是辞职了,这次我没有留她,让她走了。

后来她经常在MSN上跟我聊天。告诉我她新工作的情况。一年内,她换了三份工作,每一次都坚持不了多久。每一次她都说新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工作。15年的时候,她又一次辞职了。

很苦恼,跑来找我,要跟我吃饭。我请她去写字楼后面的商场吃日本料理。吃到中途,她忽然跟我说:“我有些明白你以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 03 -

刚工作时,重要的不是做什么

而是养成了什么好的工作习惯

所谓的职业生涯,其实你很难预测到你将来真正要从事什么工作,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是否跟你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有关。

大多数人,很有可能将来所做的工作,跟他当初所学的专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从22岁大学毕业在26岁之间这四年,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重要的是你在工作中养成了什么良好的工作习惯。

这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指的是:

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是否学会了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更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


具备了以上的要素,你就成长为了一个被人信任的职场人。

人都有惰性,也都愿意用那些用起来顺手的人。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到你面前。

原因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并且能被你顺利完成的工作,谁愿意说三句话甚至半小时交待一个怎么都不明白的人呢?沟通也是一种成本,沟通的时间越少,内耗越少,这是作为管理者最清楚的一件事。

当你有比别人更多的工作机会,去接触那些你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你就有了比别人多的学习机会,人人都喜欢聪明勤奋的学生,作为管理者,大概更是如此。

- 04 -

那些沉得住气的人

才是难得的人才

一个新手,大多数新手,在这四年里,是看不出太大的差距的。但是这四年的经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人不在乎年轻时走弯路,很多人觉得日常的工作人人都能做好没什么了不起。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工作,循序渐进的、隐约的,成为今后发展的分水岭。

漫不经心的对待基层工作的最大的损失,就是将看似简单的事物性处理方式,分解成为长远发展的能力问题。

聪明的人,总是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时间长了,他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那些看起来资质普通的人,总能比自己更能走狗屎运。抱怨她容貌比自己好,或者他更会讨领导欢心等等。慢慢的,影响心态。


所谓的怀才不遇,有时是这种情况,对此我称他们为“小聪明”。

工作需要一个聪明人,而这种聪明人需要拥有的是“大智慧”而非“小聪明”。

换句话说,工作其实更需要一个踏实的人。在“小聪明”和踏实之间,几乎所有人都愿意选择后者,因为一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才是难得的人才。

或许你会因为自己的智商高而认为自己是聪明人,但不能长久的沉入到一个行业里去,这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而踏实,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和先天条件没有太大关系,却最能成就一个人,是“大智慧”。

精彩讨论

云多多若华2018-08-11 09:33

这种鸡汤还是别发雪球了

炼气化神2018-08-11 09:51

然后为公司付出了一切得了肝癌就每月1200,哈哈

dayindayout2018-08-11 10:42

看到很多人反驳,就放心了,大多数人还是想混混,靠运气。那么自己稍微靠谱一点就能够鹤立鸡群了。

故事讲的不是贴发票啥的,而是要成为一个靠谱的人,让你的客户和领导放心,不管打工做老板做老婆做老公都一样。

mshr42018-08-11 09:54

鉴定完毕,纯鸡汤,天天干些打杂的事能有啥成长

ps_stock2018-08-11 09:42

我们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得不好!
-不是鸡汤没用,是我们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些道理!没有融入我们的思维和习惯中!

全部讨论

2018-08-11 10:25

1.我觉得这位“老师”喜欢以自我价值观来衡量问题,不够客观,相对自我(以书法水准来决定录取谁跟岗位职责有关系?),虽然道理没错,就是沟通能力也不够好。。。

25岁刚名校毕业的人,想法多,很正常,25-30岁对于事业心强,成就欲望强的人来讲战斗/竞争欲望很强(甚至也是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5年),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很多人并没有掌握相对优于他人的做事方法。

“教育者”并没有很好地认识他们的心理,以自我价值观跟成长经历去讲故事,不够客观,说服力不强。

2.在同事都很优秀的环境里,如何培养自己的竞争性优势很重要,这个“老师”只是讲自己的例子,没有足够的案例数量,以及没有明确地总结脱颖而出的特别之处。 还有公司过去若干年的游戏规则比如升职加薪对于不同岗位的要求,不能单纯以个人成功案例作为参考标准,毕竟每个人不同。

3.这种条件比较优秀,也比较聪明的人需要年轻时候多经历一些失败跟挫折加上足够的思考,只要一直保持旺盛的工作积极性,总有一天会脱颖而出的。在我看来以跳槽频率来衡量一个人情况的思考方式很蠢(其实这种做法的本质是对自己公司没自信,留不住人才,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关键,过去频繁跳槽经历会影响下一份雇佣吗?过去跳槽少的有哪些事实能证明比跳槽频繁的人出色?)

4.国内的职场嘛,专业水准是比较差的,除了少部分优秀企业之外,大部分没有多大参考价值,所谓的标准都是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定的主观标准而已。Don't take it too seriously!

2018-08-11 10:21

20%精力放工作上,做好80%的工作就够了。零碎时间学投资,十多年后,可以笑着跟老板说,能力欠佳,能不能降职干点轻松低薪的活儿。,或者世界那么大,,,

2018-08-11 09:54

所有的前提都是新员工的薪资也可以养活一家大小,与总经理的薪资差距并不大,欧洲每个人的性格能力都是special的,每个人的工资都是差不多的。但中国想反,是每个人的工资是special的,但每个人都被塑造成一个模子。

2018-08-12 03:24

收获颇丰!感谢天南老师!

2018-08-11 18:29

这种文章发什么雪球……资本家真是无孔不钻

2018-08-11 16:30

这鸡汤放在以前都对的,因为没得选,所有单位都是这样,只有从小事一步一步作起来,连贴发票都可以讲出这么多道道,但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有些公司在快速成长,这些公司不是这样生态。

2018-08-11 13:34

这个管理者自身的问题也不小

2018-08-11 12:49

年轻人有点才气就很傲,甚至是好高骛远。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臭小子。

眼见他一得意就忘形,接下来摔个大跟斗。一次又一次,真是屡教不改。这样也好,接受点挫折教育可以变得坚韧。

我要求他每一份工作,都必须坚持干满1年,然后上一个台阶再干1年,要不断地去攀登。因为我给不了他想要的未来,只有靠自己去找寻。

不管多苦、多累、多枯燥,每一份工作好好做,都能学到知识。未来不可知,手中多几把刷子就有更多选择。

现在越来越能干了,干啥活都能让老板深表赞叹。不怕被老板炒了,学到的本事是自己的,现在老板很器重他。这都是前几年努力的结果,虽然干了很多别人不乐意干的事。这个臭小子现在越来越有主见了,看来我可以慢慢地放手了。

说实话,每当他迷茫时,我都会找出天南的励志文章读给他听。当然平时他是不要听的嫌我烦。“鸡汤”只在关键时给他喝,比我的苦口婆心有效得多。

先当学技艺,而后求财富。他那些即不聪明也不勤奋,即吃不了苦也吃不得亏,整天想着来钱快的小家伙们,至今还只会跟爸妈较劲呢!

2018-08-11 11:33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区别之一是:中国人总经理花大量时间发鸡汤开研讨会,中国人下属还得认真学习膜拜谈心得。外国人总经理花大量时间在全家度假,外国人下属全家也同时在度假碰到了面也就打个招呼。用数字说话,相关报告评估上下级的distance距离,中国人是80,外国人只有23。

2018-08-11 11:27

我见过太多这种人了,结果是大多数都会选择转部门或者跳槽到同业其他家,工资待遇……
都涨了很多,也不再干打杂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