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子掌舵下的中信银行:万事俱备,争先进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6月20日,中信银行发布董事会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董事会同意选举方合英担任该行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自2024年6月20日起就任。同时,中信银行董事会表示,同意继续聘任刘成为中信银行行长,任期三年,连聘可以连任。

纵观方合英过往履历,可以发现,其完全是从中信银行成长起来的金融老将。自1996年加入中信银行,从杭州分行信贷部科长做起,2003年起先后担任行长助理、副行长,2007年调任苏州分行行长,2013年进入总行任金融市场业务总监,兼任杭州分行行长,2014年晋升为总行副行长。2021年6月,担任中信银行副董事长。2023年8月,正式担任中信银行董事长。

刘成曾长期供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4月至2021年11月任中信银行监事长,具有丰富的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相关工作经验。2021年2月起担任中信银行党委副书记。2021年11月担任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提名为中信银行第六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2022年1月,任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2023年8月起任中信银行行长。

如今算来,“方刘组合”也已掌舵中信银行近一年。而结合这一年来在其掌舵下的中信银行的经营表现,连任显然也是水到渠成、意料之中。

先来看看这一年来中信银行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所取得的成绩。

资产负债情况,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资产总额9.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1%;贷款及垫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1%;客户存款总额(不含应计利息)5.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6%。

经营情况,在行业整体营收基本都有所下滑的背景下,中信银行也有所收窄,但是盈利依旧较为稳健。数据显示,2023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58.96亿元,比上年下降2.60%,其中非利息净收入62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70.16亿元,比上年增长7.91%。

另据2024年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一季度实现了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实现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191.91亿元,同比增长0.25%;营业收入537.70亿元,同比增长4.69%,是为数不多的保持营收净利双增的股份行。

资产质量方面,中信银行不良贷款量率连续三年保持双降,各项关键风险指标达到近年最好水平。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48.0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13亿元,下降0.63%;不良贷款率1.18%,比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7.59%,比上年末上升6.40个百分点。

另今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5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7亿元;不良贷款1.18%,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207.79%,较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4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品牌价值方面,2023年中信银行在全球三大品牌榜单实现“三榜连升”,这其中包括: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与Brand Finance联合发布的“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0位,较上年提升1位;在BrandZ中国品牌100强榜中列第92位,重回前100名,提升数十名;在Interbrand中国最佳品牌排行榜中列第28位,提升1位。

近年来,市场间常提及的便有“穿越周期的稳健与增长”,中信银行这一年来表现显然是其中较具代表的诠释。

那是怎么做到的?

在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时任中信银行行长的方合英曾指出了明确的路径:2023年中信银行工作思路围绕两条主线,聚焦四大经营主题。第一条主线为服务实体经济;第二条主线为打造价值银行平台。四大经营主题为“两稳两拓”,“两稳”为稳息差、稳质量,“两拓”为拓中收、拓客户。

其中,服务实体实体经济,市场皆不陌生,这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上的核心关键词。中信银行的做法是:一是从顶层设计进行强化, 实施专项行动。围绕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科创金融、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先后成立职能机构以及相关领导小组或工作专班,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坚实机制保障。同时,2023年中信银行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6条行动方案,为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二是加强考核引导,压实目标责任。中信银行连续多年在分行综合绩效考核中加入了绿色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长期、民营企业、乡村振兴、普惠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贷款增量指标,并向分行分解下达增量任务,进一步压实各层级主体责任。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完善资源保障。中信银行在授信政策中明确强化服务实体经济导向,为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贷款申请开辟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并加大贷款补贴力度,切实为实体经济企业让利减负。此外,创新推出“五策合一”机制,实现行业研究、授信政策、信贷审批、营销指引、资源配置的一体化统筹,形成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推动合力。

在一系列战略举措下,中信银行各项贷款增速持续上涨。截至2023年末,中信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中长期、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分别达5,319亿元、2,586亿元、5,4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8%、22%,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另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信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5500亿元,5年增长超3倍;有贷户近30万户,5年增长近3倍,普惠金融业务十年间实现“组织架构从无到有、人员队伍从少到多、科技支撑从弱到强、产品体系从少到全、业务规模从小到大、资产质量从差到优”的巨大转变。

绿色金融方面,2024年以来,中信银行持续加大绿色金融贷款投放,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20亿元,新增绿色信贷26亿元,增幅26.96%,为该行贷款投向增长最快的领域。

“稳息差、稳质量”。质量方面,中信银行连续4年把“去包袱”作为最重要的经营主题之一,通过大力处置、清收核销、有效重组等手段,质量显然已经显著提升,上述所提及的资产质量情况已经反映一切。

息差,则是近年来银行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趋势使然,下行或许无法阻止,但是让下行幅度收窄,则是可行之道,这就是中信银行的选择。

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中信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2.05%、1.97%、1.78%,处于持续下行趋势。但是如果连续看2022~2023年两年,中信银行净息差比行业平均少降了12个bp。

怎么做到的?刘成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即“同时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发力,重在负债端,兼顾资产端。”

在负债端,中信银行形成了较好的控成本基础和负债成本的管理体系。其中,通过对存款结构的优化来降低存款成本,活期存款占比上升,低成本存款增速较高,为全行压降高成本负债创造了空间。据了解,在2022~2023年,中信银行存款成本率累计下降了4BP。

在资产端,关键是提升资产收益率,不能简单地客户下沉、风险下沉,要在保持风险控制能力基础上,尽可能地提升总体的资产收益率。

“比同业少降”,就是中信银行“稳息差”战略的目标方向。2024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7%,从同业来看依旧处于靠前位置。

当然,稳息差的主要手段,离不开做大做强大零售、大财富,即以此拓中收、拓客户。

战略层面,中信银行2023年首次面向37家分行一把手开展“新零售”体系能力培训, 实现了自上而下的战略推动能力,加速了各分行核心产能释放,25家分行的个人存款、个人信贷的市场份额提升。

客户层面,中信银行始终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两大核心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更高效的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

具体落地层面,中信银行以‘财富管理’为战略支点,逐步实现大零售业务的‘撑杆跳’”。该行认为,财富管理不仅是投资,更延伸至融资、结算、非金融服务,因此,该行构建起以“大财富”为主体的“大财富-大资管-综合融金”价值链。

一系列举措之下,2023年,中信银行零售管理资产超4.2万亿、零售信贷余额近2.3万亿,均站稳同业(同口径对比,部分银行因统计口径不同未纳入,下同)前二;零售银行业务营收贡献度从2004年的10%左右升至2023年末的42%,税前利润贡献也稳步提升;非息收入占比30.3%,提升1.6个百分点,增幅优于同业均值;零售贷款占比维持40%以上,为稳息差夯实了坚实基础,进一步促进了中收增长。

经营稳健、业务腾飞只是基础,在此之上,中信银行追求的核心是:“多元价值银行”,即除了站在投资者角度看财务效益值和经济增加值,讲求投资者的价值回报,还要不断提升社会价值、行业价值、平台价值。”基于此,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方合英提出实施“五个领先”银行战略,即领先的财富管理银行、领先的综合融资银行、领先的交易结算银行、领先的外汇服务银行、领先的数字化银行。

方合英表示,经过三年努力,中信银行已经从“发展修复期”走过“能力构建期”,进入“稳定发展期”。新班子在新征程、新使命下,必须带领队伍从“稳定发展期”跨入“争先进位期”。

争先进位”,新班子领导下的中信银行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