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城商行一季报中的“质疑”与“差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说起银行的主要监管指标,有净息差、净利差,有不良率、资本充足率......当然还有拨备覆盖率。本文【科技金融说】主要结合2024年一季报数据谈下30家城商行的拨备情况,顺带聊一下相关财务数据,从中感受“质疑”以及与大行方面经营上的“明显差异”。

01

高拨备的“质疑”仍在

从概念来说,拨备覆盖率是指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即银行为预防不良资产的发生而预留的金额能够覆盖不良资产的比例大小。它表明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上的实际消化能力及当银行不良贷款出现全部坏帐时的风险应对能力,是反映商业银行实际抗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监管指标。

根据原银保监会规定,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应在100%-130%之间。

当然,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拨备覆盖率是越高越好,这代表着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凡事有度,如果拨备覆盖率连续奇高,也非好事。

比如杭州银行,近年来就因为奇高的拨备覆盖率被相关媒体点名,质疑其存在“隐藏利润”的行为,即通过计提过多的拨备来平滑利润波动,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透明度。

从2024年一季报数据能够看到,突出的拨备覆盖率依旧是杭州银行的“焦点”。报告期内,该行拨备覆盖率高达551.23%,在所统计的30家城商行中(有的银行未披露)远远居于首位。

除了杭州银行外,拨备覆盖率同样奇高的还有宁波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2024年一季度末,这四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31.63%、503.81%、491.66%、412.01%。

科技金融说整理,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02

财务数据上与大行的明显差异

抛开高拨备覆盖率背后所隐藏的风险问题,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营收盈利表现也是不错的。

2024年一季度,宁波银行实现营收175.09亿元,同比增长5.78%;实现净利润70.33亿元,同比增长6.27%

杭州银行实现营收97.61亿元,同比增长3.5%;实现净利润51.33亿元,同比增长21.11%,在所统计的30家城商行中同比增速位居第二。

成都银行实现营收56.38亿元,同比增长6.27%;实现净利润28.51亿元,同比增长12.87%;

苏州银行实现营收32.25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11.39%

科技金融说整理,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结合30家城商行(徽商银行盛京银行天津银行、广州银行数据披露不全)数据,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为明显的则是吉林银行。2024年一季度该行实现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78.74%。

整体来看,在所统计的30家城商行中,除了上海银行郑州银行贵阳银行九江银行兰州银行,以及未披露详细数据的徽商银行盛京银行天津银行、广州银行,其余22家城商行的营收净利同比基本都处于上涨态势。九江银行净利润下滑最为明显,2024年一季度其实现净利为7.93亿元,同比下降20.31%;其次是郑州银行,2024年一季度其实现净利为9.91亿元,同比下降20.06%。另外,从资产质量情况来看,郑州银行在30家城商行中的不良率最高,为1.87%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形势下,不同梯队的银行表现还真是差异明显。

从财务数据来看,在大行营收净利同步收缩的背景下,上述城商行基本都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企业预警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报,国有大行中已经没有营收、净利同比双升的景象;股份行中,也只有浙商银行一家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双升。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

自身条件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业务侧重点不同......或许也是基于各种“不同”才出现了这些明显的差异吧。

时势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