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的来龙去脉和精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历经4年筹划,6月22日下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并将于7月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600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不仅是明清皇家建筑群的集中彰显,更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汇聚地。香港故宫开放后,将分阶段展览由故宫博物院借出的900多件珍贵文物。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对香港具有重大意义,是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是中华儿女文化自信的体现,对香港的文化艺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家都知道香港具备丰富的旅游客源,借助香港的旅游优势,优秀的中华文化将与世界顶级文化在此碰撞,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设计院相信, 香港将成为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新窗口。

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记

香港故宫的因缘来自林郑月娥与故宫博物院单霁翔的见面。

2015年故宫博物院与香港博物馆同仁共同举办了多项大型文物展览,均获成功,吸引数十万香港市民和访客参观,说明香港社会对中华文化拥有浓厚兴趣。由于临展的诸多限制,常设展馆开始提上日程。

这是2021年10月26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楼。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这是2022年6月9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鉴于文化集聚的考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考虑到西九文化区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投资区域,将发展为一个展示地方与传统特色,并加入国际元素的世界级综合文化艺术区。因此,在西九文化区兴建一座专门展示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博物馆,是最为合适的选择。于是2016年确定选址并签订备忘录,并命名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2017年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奠基。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慷慨捐赠35亿港币,资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馆舍建设。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别从文物展览、数字多媒体展示、故宫学术讲座、故宫知识讲堂和故宫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五个方面,创建一个独具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故宫文化综合展示空间。

主要设施包括多个固定陈列和临时陈列展厅、教育活动室、演讲厅、纪念品店和观众餐厅等。固定陈列展厅长期展示故宫历史文化以及与宫廷生活有关的文物;临时陈列展厅展示故宫博物院的书画、器物和其他艺术收藏,也会举办香港收藏家的文物藏品专题。

2017年3月9日,公众咨询活动结束。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86万件(套)珍贵文物,能够展示的文物藏品不到全部藏品的2%,为了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故宫一直在寻找出路。

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作为继纽约、伦敦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而受到世人瞩目。但是在博物馆的数量和规模方面,香港与纽约、伦敦相比有明显差距。换言之,香港的文化地位与经济地位并不匹配,一座国际大都会没有世界级的博物馆,自然少了几分深邃与厚重。

2017年12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舍设计方案出炉,从优化公共空间网络、传统视艺气质、故宫联系概念等方面,对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整体造型概念、内部空间变化等均加以详细分析与解释。吴志华博士介绍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陈列主题、展厅布局和陈列主线,并就11个展厅展示内容做出细致解说。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中,将“传统中国空间文化”与“当代香港都市文化”有机结合,通过现代建筑表达传统精粹,依照香港空间紧凑的特点,把紫禁城中轴线变成垂直递进关系,通过三层中庭串联起展厅和香港的自然风景,以纵向的空间呈现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从外观到内在,尽显“阴阳平衡”“刚柔并济”的中国宇宙观。从外部空间来看,七层楼高的建筑“上宽下聚、顶虚底实”,形似中国古代的鼎。博物馆内部将北京故宫的中轴线概念,以空间立体串联的方式,融入博物馆建筑设计。

2018年5月28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动土仪式开启。

2018年5月28日,嘉宾出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奠基仪式。

这是2021年10月22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智慧工地指挥中心。

这是2020年11月18日拍摄的主体结构竣工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这是2020年11月18日拍摄的主体结构竣工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部。

2022年6月17日,女孩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旁的草坪上玩耍。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7月开业后,香港民众不但能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看到难得一见的故宫文物藏品,还能听到著名文物专家的讲座。“数字故宫”更能让观众实现“身在宫外,心在宫内”的感觉,在这里还能把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带回家。青年学生更有机会参与故宫知识课堂活动,学到更多传统文化知识。通过教育及推广活动,包括为青少年提供交流和实习,以加强对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认识,更加深入地了解故宫文化,让香港与内地的文化血脉更加相融。人们期待未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可以成为一座有温度、让人震撼、觉得不虚此行的博物馆,为东方之珠再添魅力。

二、香港故宫探秘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人选经全球公开招聘后,决定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吴志华博士出任。吴志华博士是经验丰富的文物博物馆领域专家,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艺术都有深刻认识。他也是故宫博物院的老朋友,曾策划过不少故宫博物院的大型展览项目在香港展出。他在获委任新职时感言:“我很高兴能够带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启首个章节,以及创建其成为世界领先致力推广中国艺术文化的博物馆。”吴志华博士此前曾借调到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协助督导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发展,对这座博物馆项目十分熟悉,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的理想人选。

香港故宫二层景观台俯瞰西九龙文化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拥有优秀艺术人才与国际策展团队,成为香港将故宫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优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后,每日接待观众不超过1万人次。吴志华馆长期待,故宫文化从“馆舍文化”走向“大千世界”,将观众群从香港本地700多万人口,扩大至粤港澳大湾区7000万人口,进而走进世界各国民众的文化生活。他说:“香港是祖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连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桥梁纽带。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落成,一定能让香港融入国内国际的文化双循环。”

此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进行了直播导览,带领观众提前探秘了“国之瑰宝”。

空中视角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筑包括七层,地下一层用来举办教育活动;地上一层包括演讲厅、活动室、商店和餐厅等;二层可观赏香港天际线,港岛景观一览无遗;四层中庭可欣赏大屿山景观,众多展厅则围绕中庭布置安排,向观众呈现出一个立体的博物馆形象。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共设九个展厅,总面积为7800平方米,每期展出800多件(套)故宫文物。其中五个展厅定期轮换展出故宫精选藏品,涵盖故宫文化的不同面貌,包括紫禁城建筑、清代宫廷生活和文化传承工作等主题。另有四个展厅则展出香港文物收藏、艺术体验互动等专题展览。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被乾隆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的《洛神赋图》、北宋米芾的行书作品《研山铭卷》、兰亭八柱之《唐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南宋画家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五代阮郜的传世之作《阆苑女仙图卷》、北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900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将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七个开幕展展出,其中166件更属国宝级别,大部分首度在港展出,数量和珍贵程度史无前例。

故宫博物院借展的900多件珍贵文物陆续运抵香港故宫文博馆(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7项开幕展览分别为“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第1展厅);“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第2展厅);“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第3展厅);“龙颜凤姿:清代帝后肖像”(第4展厅);“器惟求新:当代设计对话古代工艺”(第5展厅);“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第8展厅);“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第9展厅),涉及故宫从皇家宫殿到博物馆的历史、宫廷生活、中国陶瓷、古代工艺和书画等多种题材,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其中位于二楼第三展厅的展览题为“凝土为器:故宫博物院珍藏陶瓷”,将展出169件故宫博物院借出的珍贵陶瓷,其中66件属国家一级文物。

展览分为故宫藏品中的名品、新石器时期至元代陶瓷精品,以及明、清御窑瓷器三部分。其中一件展品是北宋时期的白釉孩儿枕,由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烧造,同类传世品极为罕见。这也是故宫博物院藏品最著名的收藏之一,此次将在香港故宫展出三个月。

香港故宫展厅 宋 白釉孩儿枕

另一名品为12件清朝雍正时期的各色釉菊花式盘。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11年,皇帝命江西景德镇御窑制作菊花式瓷盘40套,目前大部分已散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虽然未必是完整的一套,但观众可透过这12件瓷器,看到色彩跨度广阔。

香港故宫展厅 清 雍正 各色釉菊花式盘

第八展厅“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汇聚35件远至唐宋时期的书画经典名作,是近15年来故宫所藏古代书画瑰宝最大规模的一次出境展览。其中包括有(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北宋摹本)、南宋(传)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卷》(南宋,十二世纪 )、唐(传)虞世南《行书摹兰亭序帖卷》、北宋米芾《行书研山铭卷》、北宋赵佶《雪江归棹图卷》《楷书夏日诗帖》 、宋赵孟頫《人骑图》卷、南宋李嵩《花篮图》、清郎世宁《狮子玉》等名作。

唐 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雪江归棹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传)顾恺之(346-407)《洛神赋图》(局部)(北宋摹本)

国家一级文物《洛神赋图》,原本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洛神赋》而作,但很快失传,现存的是北宋画家的摹本。虽说是摹本,它也相当珍贵,被乾隆定为“洛神赋第一卷”,珍藏于御书房。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的行书作品《研山铭卷》,被宋高宗收藏,从皇室中流出后,近代又辗转流落日本。直到2002年,国家文物局成功以2999万元人民币竞购此作,入藏故宫博物院。此次为《研山铭》首度于境外展出。

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部分文物需要轮换展出。例如古代书画这类纸质或绢本文物,对光照、温湿度十分敏感,展期只有一至三个月,部分文物展品在今次展出后,要回到故宫博物院休眠数年。

大清传国玉玺 国家一级文物

除了珍贵书画,陶瓷名品、金银锡器、珐琅、织绣、玉石器和玺印等各类重量级文物也在展品清单中。不过,香港故宫的开幕展也不全是照搬北京故宫的文物。其中“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展就是在300件与马有关的故宫文物之外,展出了逾10件法国卢浮宫藏品,呈现中西方马文化异同,反映中外文化艺术间的交流。

展览现场

这是2022年6月9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2022年6月17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展团队部分人员从幕后走向前台。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这是2022年5月10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门。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这是透过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大门门钉看到的门前地面(2022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2022年4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品修复专家梁嘉放(右)和吕智超在展厅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2022年4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品修复专家吕智超介绍藏品修复工具。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2022年4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伸展双臂用肢体语言表达香港故宫文博馆是一座“连结的博物馆”。新华社记者王申 摄

2022年6月17日,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策展团队部分人员在博物馆大楼内自拍。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2022年6月9日,记者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内拍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这是2022年6月17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展出的展品。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这是2022年6月17日拍摄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即将展出的展品。新华社记者 王申 摄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是故宫分院。相反,双方是伙伴关系,馆藏定位互为补充。香港故宫的展览有很多创新角度,也考虑到要吸引年轻人,如古与今的对话、中西方对马文化的解读,都反映香港中西文化交汇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与台北的故宫也各具特色。

香港故宫可一览维港风光

香港在与国际文化的百年交流中,形成了复杂的中西文化交融现状,回归之后,如何找寻中华文化的自信,是香港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者故宫的落成,相信是香港回归后转变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蓝裕文化,酒庄设计,博物馆设计,展馆设计,工业游设计,工业旅游设计,文化产业园设计,特色工业园设计,特色文旅小镇设计,酒厂游设计,回厂游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