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篇价值三十万的文章,“做一个有价值的好人做一个有价值的好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人生中第一次知道巴菲特的名字是在17岁的夏天,今年我31岁。14年来,我对商业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随着对巴菲特了解的深入,我的认知也在不断迭代升级。

最初,在我心目中,正如媒体人冠以的称号那般,巴菲特就是“股神”,他是遥不可及的。他小小年纪就开始了商业实践,很早就有了异于常人的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当时的我看来,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一切宛如神迹,关于投资的种子也是在那时萌芽。

后来,像许多普通人一样,在工作陷入瓶颈期后,我开始尝试投资。可能是较早接触的缘故,投资对于我来讲不仅仅是赚钱的工具,我赋予了它改变人生、实现价值的意义。带着这样的心愿,学习时自然比抱着“玩一玩”心态的股民更认真些。在这一阶段,巴菲特自然是一个难以避开的人物。市面上关于他的书籍随处可见,他被奉为价值投资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也被投资界奉为圭臬。

再后来,当读到《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随着自己人生阅历的丰富和思考的深入,我渐渐发现,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投资者和企业高管,同样适用于每一位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的普通人。巴菲特的诸多理念与准则,不仅仅适用于投资,更适用于我们的人生。

我们不仅能学到投资理念,还能学到管理经验,更能学到一整套适用于广大普通人的普世价值观。至于伯克希尔,就是巴菲特这套普世价值观在商业领域的成功实践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价值观对世界的意义仅限于投资领域。特别是对于当下的我,这种感受异常强烈。

我认为巴菲特这套普世价值观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公众严重误解以至被极度低估。在我看来,巴菲特以终身实践向我们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生课题:

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好人?

从依靠索取到独立自主

伯克希尔旗下共有超过425家运营子公司,涵盖75个业务部门,有25家分支机构和25个业务单元。然而,与我们常见的分公司不同,伯克希尔给予各公司管理层充分授权,它们彼此之间独立运营,各负其责。

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巴菲特对于管理层发自内心的认可。在伯克希尔,巴菲特不会教托尼•奈斯利如何管理他们的公司。他说:“如果前排的司机总是由坐在后排的人指挥驾驶,他们就不会为我们工作了。”

我从中深切感受到“尊重”二字。除此之外,我实在不明白这些大多都已财务自由的高管群体为什么依然愿意将自己及公司交给伯克希尔。因为它们之间更多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而绝非简单的上下级。伯克希尔也没有大公司令人疲于奔命的各种繁冗仪式和无效活动。这种机制将更多主动权还给公司高管,让他们可以完全专注于自己的时间表,最终使得最优秀的经理人在管理方面变得更有效率。

我不禁感慨,我们普通人奋斗一生,追求名利只不过是表象,真正追求的其实也是被尊重啊!

步入社会之后,我发现有许多成年人像自己一样缺乏自信,这种自信看起来跟学历、家庭背景等现实因素有关。实际上,深入剖析原因,会发现不自信的根源大多来自家庭教育模式,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和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场人士。我承认,90后的我相较上一代人确实享受了更好的物质基础,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很少感觉到被尊重。

更多时候,父母经常会说“你们现在衣食无忧”、“除了学习,什么都不用管”之类的话。我被物质条件裹挟,做着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假期被各种补习班充斥。我也不知道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逐渐有了自主意识,我常常问自己到底有什么兴趣,有什么爱好,又擅长什么?但却毫无头绪。特别是当遇到人生中的困惑后,时常陷入自我怀疑。

我特别认同《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中巴菲特的儿子彼得·巴菲特所讲:“能够让我自孩童时期起就感受到安全与信任的因素与金钱和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关系”。正如伯克希尔与它的高管团队那样,彼此之间联系的纽带并非脆弱的利益关系,而是源自内心最深处的尊重。

父母应当清楚,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讲,学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赢得自尊,是核心价值观中最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人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否则,被裹挟的童年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终身的阴霾,导致不幸的结果。

对此,中外心理学专家有类似的研究成果。无论是我国顶尖学府中30%-40%左右学生的“空心病”,还是外国富裕家庭30%-40%的抑郁症倾向,本质上都是由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

许多家长看似为孩子留下了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丰裕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却直接抽走了他们成长的动力。无形之中以爱之名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无形之中破坏了孩子建立自尊的条件。这些行为不是爱的权利行使,而是对价值观与人生的摧残。

真正爱一个孩子,应该尊重他自我成长的权利;真正爱自己,应该懂得用自己的能力来赢得他人的尊重。每个人自己才是人生的第一责任人。父母应该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孩子应该清楚自己的责任范围。

其实,在最初开始收购的时候,巴菲特也喜欢参与子公司的管理,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并不是自己的长项。与其说是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倒不如说是他真正清楚了优秀的人与公司最核心的动力源泉来自哪里。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

投资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在做资产配置。同样,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优化和配置自己的资源。即便伯克希尔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本质上也是可以被量化的,也是有限的。而我们普通人因为生命有限、资源有限、能力有限,想要实现人生价值,更需要主动对人生进行有效管理。

大多数成年人普遍感觉被生活所迫,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缺乏选择权、主动权,在现实面前常常能感受到自身的局限性,就是因为在人生早期没有进行主动管理。

当有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我们渐渐发现,这个世界的普遍分布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百无一可意中人”……

我们再去看《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他数十年来总结出的一系列原则都是为了对公司进行高效管理,其背后的指向其实就是有效筛选。

如果说我们在涉世未深时,没有主动管理意识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当我们经历社会的磨炼后,依然被动接受所谓命运的安排,这就是无知与愚蠢的。这种毫无底线的态度只会将我们的人生拖进无限深渊。

现实很现实的一点在于:如果我们仅仅是一个好人,是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的,我们应该争取通过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好人。

我们应该主动管理自己的时间,尽可能聚焦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应该主动管理自己的人脉,只和自己喜欢、欣赏、信任的人打交道。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构筑一套适合自己的,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就像巴菲特一样,在投资早期,当他意识到有些风险可能会在未来动摇投资大厦的根基后,他未雨绸缪,开始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规避了类似的风险,包括通过股东信的方式向外界宣传自己的投资原则。初期,这些原则起到了吸引与筛选的作用。后期,当逐渐形成规模,这些原则起到了维护与稳定的作用。再后来,在时间的作用下,一切变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表面上看,这套机制吸引来了合适的人,实际上,背后更重要的逻辑是:将不合适的人拒之门外。

生活中,太多善良的人因不懂得明确表达自己的核心关切,不懂得去拒绝,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甚至导致人格被随意践踏。本质上,我们与社会的任何关系都是相互试探的过程。最初,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只是因为我们碍于情面让对方产生了误判。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主动管理自己的人生其实意味着一种底线思维。这种底线思维与我们是否是个好人没有根本性矛盾,相反,有原则、有底线更容易让我们与外界的关系实现稳定、长远发展。

从有始无终到善始善终

即便现在的我们穿越回1965年的伯克希尔,恐怕没人相信它会有未来。

伯克希尔原本是一家纺织企业,在此之前的1948年是公司最为辉煌的时候,税前利润一度接近三千万美金,共拥有11家工厂和11000名工人。二战结束后,由于管理层决策失误,导致企业大量亏损,加之股价连年低迷,企业多年来深陷泥潭,一直在走下坡路。直到1965年巴菲特接手时,只剩下两个工厂和2300名工人。然而,巴菲特就是手握这一张烂牌,经过数十年的优化迭代,最终将其缔造为目前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多元化投资集团。

许多普通人抱怨自己什么都没有,其实正是这样的思维阻断了自己的成长。即便是成功的人,他们的资源同样是有限的,区别只是他们相较于普通人更早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并以此为起点踏上了人生的良性循环。相较于各种外界资源的有限,我们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自身的价值。

像许多人一样,我也看过各种各样的人物传记,但凡书名中有类似“优秀”、“卓越”的字样,都想去一探究竟。后来发现,就像投资一样,一切追求速成的捷径都是弯路。特别是当我们经历各种摔打之后,才会意识到那些蕴含在身边最朴素、最本真道理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调侃别人“不靠谱”,却很少真正想过什么才是靠谱。靠谱其实就是可靠、值得。“靠谱”二字听起来似乎应当是人人都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让自己成为一个靠谱的人,就是体现自我价值的初始原点。靠谱之人就是这个社会的稀缺资源。在此基础之上,人与人之间才会建立起合作关系,才会有各种资源之间的匹配与交换。

本质上,靠谱就是一种闭环思维,有始有终就是靠谱。

买下伯克希尔,在巴菲特看来是他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原有纺织业务所具有的经济特征、竞争优势已逐渐丧失,但当他意识到纺织业务对于当地员工与经济的重要性后,依然努力将这个处于衰退的工厂一直维持到1985年。虽然奇迹并没有发生,纺织业务最终关闭。但是这种做法是明智的。相较于巴菲特众多“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如何善待一家“日薄西山”的企业,更能体现出一个管理者的终极价值追求。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在伯克希尔的其他投资上,例如互联网时代的报纸业务,以及高度管制的能源和铁路行业。

我想:这才是许多公司管理层愿意将一生事业托付给巴菲特的原因。

回到我们个人,同样如此,能力固然重要,能力非凡的人确实可能带来超预期的结果。但大多情况下,有结果比结果好坏更重要。因为我们就是普通人,我们需要通过一次次有始有终的历练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我们最需要的正是磨炼自己的机会,只有通过一次次的有始有终才能换来更多成长的机会,才能最终实现更多的善始善终。

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

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提到:投资者必须防备“惯性驱使”,称这种惯性的力量对抗着变化,耗尽公司的现金,这种力量影响到企业理性的决策。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跟风心态。

其实,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会面临“惯性驱使”。我们看历史上许多王朝的末期,不是统治者不知道问题所在,而是许多问题已经根深蒂固,积重难返。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帝国走向分崩瓦解。

初中时我们就在物理课上学习过“惯性”的概念,惯性是一个中性词。巴菲特提到的“惯性驱使”更多是描述大企业、大机构所面临的“尾大不掉”的状态。对于个人来讲,我们需要正视惯性的力量。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许多农村出身的普通人通过在城市打拼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回到家乡,我们会发现:

那些依然贫穷的人身上都有一些明显的陋习。

比如:“懒”

现在交通便利,但凡肯外出打工,都不至于太贫穷;

“等”“靠”“要”

认为得到社会的救济理所应当;

“今朝有酒今朝醉”

嗜酒成性、嗜赌成性……

没有任何人去束缚他们的手脚,但有些人就是愿意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直到套上一层层自我设置的藩篱、枷锁。

反过来,我也见过可以很好利用惯性的人,优秀的人越来越优秀,优秀也可以成为一种惯性。

惯性的打破往往需要力量的干预。恶性循环的打破往往需要借助外力,而开启良性循环更多需要内生性的力量。

优秀的人深谙此道,他们会有意识地选择那个关键的突破点。比如,演讲或写作。他们会通过刻意练习,使之成为自己的好习惯。

现实中,很多人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巴菲特在高中和大学时期就很害怕公开演讲,但为了练习演讲能力,他在哥伦比亚读大学时报了卡耐基的演讲课。毕业后,回到奥马哈的巴菲特又报了沃利的演讲课,还去奥马哈大学自愿教学。

这个突破口就是开启良性循环的钥匙,随着一次次地积累,逐渐起到带动全局的作用。此时,惯性不再成为阻力,反而成为强大的助力。

当然,最终想要完全摆脱恶性循环,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需要一直努力,直到跨过那个最关键的临界点。就像水一样,低至0度就会结冰,达到100度就会沸腾。大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接近临界点时最容易怀疑,在接近成功时最容易选择放弃。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

对于我自己来说,坚持写作就是那个突破口。当你需要每天都在特定时间写一段文字时,你至少会确保每天有观察或思考。久而久之,你的思考一定会越来越深入。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你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时间足够长,达到促成良性循环的那个临界点,写作带来的益处就一定会体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如何对抗并利用惯性的力量?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行动。用行动去对抗惯性驱使。行动越迅速、越有力,恶性循环的趋势就更容易被扼制,乃至完全逆转。

许多人给自己的行动准备了充分的借口,事实上,当我们没有行动的时候,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想象从来不等于实际问题,在想象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只会稀释我们的兴趣,耗散我们的精力。最后,懈怠、泄气、无疾而终、不了了之……

许多人的一生就是在重复上面的恶性循环,机会就这样一次次失去。

归根结底,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需要你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从盲目听从到辩证吸收

现在的我们,身处移动互联的时代,任何信息唾手可得。但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与思维方式反而变得较为稀缺。

巴菲特在面对股市上数量众多的上市公司时所采取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他在信中说道:发现伟大的公司和杰出的管理人才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为何我们要抛弃已被证明的成功呢?我们的座右铭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取得了成功,那么,不必再做测试”。

我们每天在手机上打开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似乎每个人身边都围绕着成功人士,看似大众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距离成功更近。然而,现实是,获取信息的便利其实阻碍了人们的独立思考。面对一再反转的热搜事件,吸引眼球和消耗情绪之余,大众的辨识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的成长,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传统社会由于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想要真正学有所成,除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还需要寻师问道。许多人去探访当世圣贤,请求拜在门下,多年潜心修习。

古今中外,许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有明确的师承。比如,儒家的孔子曾问道于老子;佛家的六祖曾拜五祖为师;道教大名鼎鼎的吕洞宾受汉钟离点化。巴菲特最早是在19岁时看到《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从那时起许下拜作者格雷厄姆为师的愿望。20岁时,他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对他来讲,取得毕业证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机会在投资课上遇到他的导师格雷厄姆。毕业后,巴菲特还争取到为格雷厄姆工作的机会,接受老师的耳濡目染。

在2000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曾回忆:在1951年之前的十年,我一直在盲目买进股票,成绩平平。但是从1951年起(就读哥伦比亚大学后),我的投资业绩发生巨大的改变。他总结道:在大师门下学习几个小时的效果远远胜过过去十年自己独自摸索。1954年12月,他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和老师,甚至给刚出生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叫霍华德·格雷厄姆·巴菲特。

在我看来,巴菲特和古今圣贤对于老师的尊重,体现的正是对真理的敬畏。他们最初通过勤勉地自学积累了入门的条件,当遇到自己所认为的大道后,便虔诚地拜在老师门下。因为他们相信,所以内心恭敬。因为恭敬,所以谦虚。因为谦虚,所以他们更容易真正接受到老师传递的能量。如果我们心浮气躁,即便是遇到生命中的贵人,也很难真正接受到能量的传递,更难真正俯下身子去践行,想要取得成就更是难上加难。只有重心向下,人生才能扎下坚实的根基。

信息的泛滥,导致大众沉浸在一种信息泛化的虚假充实感受中。许多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事和各种学科理论都能说道一二,但多是泛泛之谈、浮于表面。当夜深人静放下手机时,焦虑便趁虚而入。于是,大众的感官和情绪更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群体行为更加趋向盲从。

移动互联网这个工具丰富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每个个体都能见识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网络毕竟只是网络,可能也只是可能,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个时代赋予的便利。

当我们找到自己的热爱之后,应该利用信息与交通上的便利去找到我们坚信的那条道路,见到我们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就像查理•芒格所说:“从别人的成功里吸取经验是最聪明的做法”。我们应该向真正成功的人学习如何成功。

我相信:假如巴菲特出生在现在的时代,他会更早遇到格雷厄姆。

当然,对真理的敬畏与尊重,对老师理念的继承与发扬从来都不等于照搬照抄。对那些普遍适用的真理,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对于因个体和时代的不同所体现出的差异性,我们应该辩证的去吸收,最终为我所用。

从处事之术到为人之道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本书最早放在我书架上的时间是2018年,但由于阅历和认知的局限,并没有引起我的足够重视。直到三年后遇到现实中的困境,我才重新审视它的价值。

彼时的我,正在学习如何做自媒体。通过几年的摸索,自认为掌握了获取流量的密码。一段时间内特别热衷于学习引流之术。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博人眼球的方式,以期短时间内吸引更多人关注。初期,当市场亢奋的时候,这种方式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当遇到逆市,短期内取消关注的数量和速度同样惊人。

正如巴菲特致股东信中所说:“那些在公众场合能误导大众的人,最终,也会在私下里误导自己”。巴菲特在与股东沟通企业经营状况的过程中,一直秉承坦诚、客观的态度。他会如实地汇报好与不好的方面。通过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股东的位置上思考。在信息报道的准确、平衡、鲜明等方面,从来不会采用双重标准。他认为诚实将令双方受益。所以在伯克希尔的财报中,不会看到财务“大洗澡”或会计调整这类的动作。伯克希尔尽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所有的股东同时得到同样的信息。

事实上,对于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讲,欺骗别人固然会影响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但真正痛苦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大多时候,我们不会刻意去欺骗别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待事情的态度,特别是对待不利因素或利益冲突时的态度。对于此类情形,巴菲特的态度是:直率、坦诚。

事后来看,想把事情做好的初心是无可厚非的,但不能为了追求对方的好感而刻意只强调好的一面。不仅容易误导对方,也会影响自己的判断,最终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一时求快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同样求快心切之人,但与自己真正所倡导的理念相悖,带来后续一系列的摩擦并产生不必要的成本。

更重要的是,术的层面短期成果的取得可能会令自己产生误判,而误以为术就是术,道就是道,最终真正误导的其实是自己。当我们为了术而求术,可能会使自己偏离既定的轨道。处事之术与为人之道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应该遵循一个“诚”字,“诚”的内涵就是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不仅仅体现在具体说什么、怎么做的相互印证,更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的高度一致性。巴菲特最难得之处,正是其以过去数十年的时间证明他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这项充分经历时间考验的品质为他积累了广泛的信誉。恰巧,他又从事了投资行业,这项极其稀缺的品质,为他赋予了无与伦比的能量,转化为他的核武器,并直观体现为巨额财富。

从愤懑不平到坦然面对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巴菲特与我们普通人到底有什么关系

十几年前无知的自己也曾做过世界首富的白日梦。几年前也曾因人际关系紧张有过财务自由后隐居山林的想法。

通过近几年的深入学习,特别是学习《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我更多学习到的其实是以投资为语言阐述的人生价值观。价值投资也从来不是只停留在财报、数字层面上的财富游戏,本质上,价值投资是在教我们如何通过修炼内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好人。

我们为什么喜欢巴菲特?

因为归根结底,巴菲特也是普通人,他通过自己一生的践行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如何才能度过不平凡的一生。

他出生于1930年8月30日,恰好处于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萧条期间。快到一岁生日的时候,父亲霍华德所在的银行倒闭,父亲因此失业。最惨的是家里的积蓄几乎全部存在这家银行。他5岁之前就体验过没钱的痛苦。直到6岁时,全家人才第一次去湖边游玩,当时的他还带着一提六罐可乐在湖边兜售,卖出六罐共赚了五美分。11岁第一次买股票,12岁发誓:如果30岁之前不能成为百万富翁,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正是穷困的童年使他对金钱与独立充满了渴望,正是从小开始的商业实践练就了他的商业头脑和管理能力,正是在一次次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练就了人情练达与洞悉人性的能力。遇到失败时,他会客观分析问题的原因,改进自己的方法。遇到矛盾时,他会通过换位思考有效化解。

当我们读到1957年巴菲特第一封致合伙人的信时,虽然他只有27岁,但他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投资与管理经验,他已经学会了提前规避大多数商业与人生中的风险,他已经基本塑造了完善的人格。

我也曾在遇到低谷时质疑过自己,也曾抱怨过世界的不公平。但痛定思痛后,最终发现:世界是公平的,凭什么你没看到的努力不作数?

我们生活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国家,建国至今已走过七十余年的历程,人与人之间本就不是单纯个体间的竞争,本质上,人生就是一场接力赛。

重要的区别在于:有的人被暂时的现实困境吓倒以至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为在他们眼里只能看到无尽的绝望。而有的人意识到自己这一棒的重要性,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家庭、社会责任,在他们眼里看到的皆是希望。

接力就意味着有无限可能,就意味着希望永存。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写给瑞德的那句话: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现实中,许多人高估了金钱的价值,而低估了价值观的价值。富裕的物质生活可能会在童年毁掉巴菲特,但正是因为坚信价值观的价值而造就了巴菲特。

即便是在大萧条期间,巴菲特从事证券经纪业务靠手续费过活的父亲霍华德依旧坚守自己的底线,坚决不做一锤子买卖,只推荐自己真正觉得好的股票。他的先祖泽布隆·巴菲特曾在写给21岁孙子的信中,一再强调巴菲特家族的生意经就是“谨慎为本”: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如果不行的话,就赶紧关门,把欠债还清,维护好自己的信誉,因为这比赚钱更重要。正是因为一代代的巴菲特们相信那些最朴素价值观的价值,正是他们一代代对价值观的坚守才成就了现在的巴菲特。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起步可能比较晚,但通过努力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迭代,使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成长为一个人格更加健全的人就是我们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就是在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而这一切价值观的传递就是在传递希望。

结语——稳定的力量

现在的我回头去看,当初学习投资时更多是想解决现实中的财务问题。没想到一路走来,竟然遇见了一个人格更加完善的自己。

初读《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时,我对巴菲特印象最深的是“理性”二字,现在的我对“理性”二字有了一些体悟。“理性”应该就是一种“平衡”状态。

在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当代,个人如何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生而为人,在理性、客观认识世界与自己的基础上,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巴菲特以一生的言行汇聚而成的股东信,给了我们属于他的答案。

但属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路终究还得自己去走,相信这本书能给许多仍处于迷茫困惑的人注入一种稳定的力量。就像我自己从本书译者那里感受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