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盖上起高楼!光谷这一新技术,可在玻璃晶圆上造芯片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在一张超薄的玻璃板上,用比头发丝还细几十倍的针孔,精准雕刻出纷繁复杂的电路图案,仿佛在针尖上建起一座摩天大楼……这一科幻情景在光谷已经变为现实。

近日,华工科技子公司——华工激光自主研发了激光诱导微孔深度蚀刻技术(LIMHDE制孔),该技术最小孔径仅5μm,径深比可达1:100,为解决先进封装“卡脖子”难题提供国产方案。

封装是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随着传统光刻技术逐渐接近极限,芯片封装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如果将芯片比作一个家庭,那基板就是这个家庭所居住的“房子”。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兴起的当下,传统有机基板已难以满足高性能芯片的封装需求,玻璃基板应运而生。

要想让芯片在玻璃基板上实现电子信号的高速传输,玻璃通孔技术必不可少,这项技术就像是在玻璃上打通一个个微型通道,连接起芯片内部的不同部分,让芯片性能飞速提升。

“通俗来讲,玻璃通孔技术就是用激光在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玻璃晶圆上,均匀打出100万个微孔,并用金属填充,进而在玻璃基板上制造垂直互连的通道。”华工科技子公司华工激光精密事业群总工程师程伟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类似硅的深孔刻蚀工艺,快速制造具有高深宽比的玻璃深孔或沟槽难度较大。

“从行业整体进程来看,玻璃基板在先进封装领域的研发尚处于初期阶段。”程伟表示,本次华工激光自主研制的LIMHDE制孔技术采用最新一代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可实现高纵横比和径厚比的微加工,并且微孔平滑、无微裂隙、无碎屑、无应力,不会在玻璃中产生多余的裂纹。相比传统玻璃穿孔技术,该技术拥有更好穿孔质量、更小加工半径和更深加工深度。

面对玻璃基板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技术挑战,早在2021年,华工科技便组建起一支团队,经过两年多时间持续攻关,最终在激光诱导微孔深度蚀刻技术方面取得自主性科研突破,并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目前已在玻璃基板加工领域实现应用。

样品加工效果

“在研发方面,我们针对玻璃、石英等不同类型的材料定制化开发了诱导微孔激光头;在实际应用层面,我们积极联合一些知名高校和国家级材料实验室共同进行工艺开发,解决了玻璃通孔的效率、精度、以及激光和蚀刻参数配合的问题。”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高强度、高水平、高效率的科研投入驱动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2023年,华工科技研发投入达7.5亿元,同比增长33.92%。

未来,华工科技将继续提升玻璃通孔的加工效率,扩大应用范围,提高软件的易用程度,为实现该项技术的产业化及封装产业升级做好准备。

$华工科技(SZ000988)$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又称中国光谷、简称光谷,于1988年创建成立,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并获批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央企集中建设人才基地、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等。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是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和北斗产业的核心主战场必然锁定在东湖高新区。
万润科技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湖北省国资委),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没有直接关联关系;
$东湖高新(SH600133)$ 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省建投集团、湖北省国资委),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没有直接关联关系;
$祥龙电业(SH600769)$ 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葛化集团、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标准的血缘嫡亲关系。近段时间李逵(600769祥龙电业)竟然输给了李鬼(600133东湖高新),东湖高技术开发区成了笑柄。
1、武汉光谷超级算力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集装箱超算中心,也是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科投集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长江存储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实控人湖北科投集团、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3、 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东湖高新区出资、中科院自动化所自主运营的国企。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实控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4、武汉光谷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29日,是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是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公司作为东湖高新区国有平台承担“数字光谷”建设及运营任务,公司致力于深化数据资产管理与开发利用,创新拓展智慧城市场景建设(实控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剥洋葱

第一层:近年来湖北国资频频出手,外购了航锦科技万润科技上海雅仕家上市公司,同时还斥巨资拿下长江存储控制权。东湖高新也开始着手剥离高速公路一类传统资产。但是,购进的公司哪一个实现了脱胎换骨或是华丽转身?祥龙电业实控人是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是光谷旗下在主板市场唯一的一根独苗,竟然让它沉睡了十几年,让人大跌眼镜。若是对标成都高新,东湖真成了东糊。

第二层: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供水量不足,水厂扩建无可厚非。但有一点必须明白,那就是祥龙再扩建10个水厂,能恢复融资功能吗?在国企改革大背景下,继续让一家主板上市公司躺平不作为,上有损政府形象,下失信中小股东,百害而无一益。中国光谷的形象何在?

第三层:“依托实控人早日做大做强、为跨越式发展争取了时间和空间”。祥龙电业的跨越式发展是水厂+一个小施工队吗?

第四层: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利好壳资源股。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的资源)丝毫不逊于成都高新,为什么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只配给人擦鞋?

第五层:2019年祥龙电业软通动力重组失败后,董事长董耀军表示:“不聚焦主业是一个战术问题,转型发展是一个战略问题。即使这次重组终止,也不会影响转型之路”。5年过去了,结果呢?依旧是还是一只""!

第六层:2023年8月25日,东湖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现场《东湖高新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及《“上市苗圃贷”业务实施管理办法》,将成立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汇聚优质创投机构、券商、银行、会所、律所、产业研究院、行业协会等组建“光谷上市公司服务联盟”,开展上市培育、人才汇聚、创新能力提升、品牌建设、投资并购、风险化解等十大专项行动。《方案》、《规划》定的再漂亮,不落地或者是纸上谈兵,何用?

——————————————————————

大数据集团款款走来

6月17日,湖北联投东湖高新集团举办“百业先问”产品发布会暨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

东湖高新集团总经理史文明在致辞中表示,东湖高新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承担湖北联投集团“三全三商”重大使命,全力打造“科技园区、产业园区、功能园区全生命周期运营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中国新质生产力优秀产业运营商,东湖高新集团致力于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在培育新质生产力赛道上,奋力跑出加速度。近年来,公司创新性开拓了产业大数据计算平台、智慧园区、智慧电梯、智慧环保等数字科技新赛道,赋能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进发。

东湖高新集团总经理史文明致辞并宣布正式发布“百业先问”产业大数据计算平台

发布会上,东湖高新集团正式发布了“百业先问”产业大数据计算平台。该平台体现了东湖高新集团对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探索,汇聚了自1984年第一家民营企业注册起的全量产业数据,数据来源权威、安全、可靠。该平台创造性地将“AI+产业大数据+复杂社会网络科学”技术应用于地区产业治理和实证规划,作为业内率先基于深度产业链分析计算打造的产业治理和主动招商平台,其广泛应用于产业治理、精准招商、招才引智、产业投资等场景。未来,“百业先问”产业大数据计算平台将基于已有数据库,进一步吸纳更多维度数据,为企业研发立项、科技型企业科创能力评价、传统行业类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赋能服务,开展产品探索,丰富产品矩阵。

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康翼鸿,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江分别分享了“百业先问”产业大数据计算平台对产业经济学及研发模式创新等领域的赋能作用,从实践角度印证和体现了“百业先问”产品大数据的“全样本、多维度、强时效、深加工、云计算”等优势。

▲武汉索元数据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张辉介绍“百业先问”产品

▲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康翼鸿,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江分别作分享(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论坛环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部运营中心主任谭敏博士,中国电子云智算业务部负责人任彬,首都师范大学信用立法与信用评估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信用学会副秘书长兼生态信用专委会主任薛方,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创投转化部总监刘昊分别围绕“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议题展开讨论与演讲。

▲论坛环节现场(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回顾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东湖高新集团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能够紧扣时代脉搏、坚持科技引领、推动产业集聚、持续投资产业,始终与城市发展脉搏同频共振,努力做好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产业发展的推动者。

未来,东湖高新集团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勇担国有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深度赋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

东湖高新:拟投资2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作为公司数字科技业务发展平台

东湖高新(600133)6月17日晚间公告,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调整,公司拟出资2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高新数科。高新数科将作为公司数字科技业务发展平台,依托现有优势资源,通过项目自建和并购,扩大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资产质量,培育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新设全资子公司短期内将处于业务初始开拓期,部分拟投项目目前尚处于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尽调阶段,尚未开展实际投建运营与收购。

全部讨论

06-18 19:47

技术这么牛,吹的吗?不产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