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找准定位明确方向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祥龙电业20年原地踏步是何方式的实践?

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0回复:3喜欢:0

牢记殷殷嘱托,将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细化为“五个功能定位”,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国家科技创新与制造业基地、国土安全保障服务基地、国家水安全战略保障区、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我们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共性要求,以绿色低碳为底色的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我们结合湖北实际,把握水这个最大的特点、最大的省情,把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湖北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抓手,以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具体实现形式。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体系框架,目前一些模式和做法正从试点先行转向全省扩面推广。

一是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湖北承担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治荆楚必先治水。水的问题,表象在江河湖库,根子在流域,必须实施流域综合治理,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我们编制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细化落实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从源头抓起,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支持三峡坝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地区把保护和发展统筹起来,努力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

二是以供应链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搭建现代供应链体系。当前,供应链“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同时,发展中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重要原因也在于供需错配。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推动供需对接创造了条件。我们以公共性、普惠性、开放性、共享性为原则,围绕大宗商品、汽车、纺织等重点领域组建7家供应链平台和企业,完善数字化“天网”、物流“地网”、供应链“金网”、贸易“商网”,更好汇聚生产服务要素、促进供需对接、融合国企民企,立足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三是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我们逐个市州研究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现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同时,顺应外地返乡人员回到县城生活、本地农村居民向县城集中的趋势性变化,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开展县城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试点,制定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标准,提升县城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出台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创造条件让返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民先“安居”、再“乐业”。

四是以信息化赋能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一方面,我们在武汉、襄阳、宜昌开展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试点,以城市数字模型为基座,对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编码赋码,集成“一标三实”,打造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另一方面,出台“数化湖北”行动方案,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大力发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建造,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

五是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一方面,推动重构城乡社区基本治理单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让干部沉下去,组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群众成为主体,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加强省级统筹、省市县联动,探索建立省级发展调控机制,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单元由市县为主体向省市县统筹转变。一是明确一个目标定位。围绕建成支点的目标定位,推动各市县结合实际把“五个功能定位”具体化,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将其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层级、各方面。二是建立一个规划体系。研究制定省域战略规划,统筹各类规划形成“左右叠加、上下贯通”的规划体系,以“一个规划体系”指导实践、统筹发展,推动各地各部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目标一致、步调一致。三是建设一个管控平台。建设省域规划信息平台,推动“多规合一”,以战略规划这个“一”为底图,以信息平台为载体,叠加各部门各行业规划,贯通市县规划,构建全省“一张蓝图”。建立全省一盘棋的管控机制,用“一张蓝图”统筹发展。四是构建一个动力机制。建立以发展为导向、以有效债务为锚定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机制,清理盘活国有“三资”,推进大财政建设、投资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和国企改革,实现有效债务与有效投资的良性互动。五是健全一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共性+特色”考评框架,对各地进行标准化、差异化、精准化考核,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祥龙电业(SH600769)$

$东湖高新(SH600133)$

$高新发展(SZ000628)$

有这么一家公司,上市27年来现金分红为零;开始转型近十年,主业仍是老两样,没有新的资产注入,每年营收也仅有几千万元。一时间,该公司被投资者质疑躺平、不作为、浪费资本平台。

这家公司便是沪市主板公司祥龙电业。作为地方国企,祥龙电业主要业务为工业园区供水、建筑施工,但多年以来,公司营收规模较小,综合竞争力相较同行业上市公司偏弱。

5月25日下午,祥龙电业参与了2023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投资者纷纷涌入路演厅询问其转型方向、发展思路、分红价值等。其中,质疑之声也着实不少:多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却为何一直原地踏步?提了近十年转型,祥龙电业和公司管理层到底为业务转型做了哪些尝试?

转型十年仅三年收入规模超5000万元

时间拨回到2012年,当时的祥龙电业以化工产品(氯碱)为主要业务,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72亿元——这是祥龙电业最后一个营收过亿的年度。但由于长期亏损,2012年6月,祥龙电业停产了。

2013年卖地求生后,祥龙电业开始进入漫长的转型期,当时规划转型发展园区公用配套等业务。此次转型后,祥龙电业主要业务为供水、建筑施工,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976.27万元,其中供水收入684.54万元,建筑安装收入1290.76万元。

然而,近十年过去,祥龙电业的主营业务依然是供水、建筑施工,转型多年既无资产注入,也未拓宽主业领域,业务规模上也没有明显起色。《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转型近十年,祥龙电业营业收入连续十年低于1亿元。具体而言,2013年~2016年以及2018年~2020年,营收规模均在2000万元~3000万元左右,仅2017年、2021年、2022年三个年度营收达到了5000万元以上,2022年为5116.88万元。

盈利表现方面,近十年来,祥龙电业各年度归母净利润均为盈利,然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却不同,2013年~2017年连续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负,其中201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6亿元。实际上,自2008年开始,公司连续十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值。近几年来,祥龙电业扣非归母净利润有所上升,由2018年的91.43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710.08万元,但净利润规模仍然较小。2014~2022年公司年均579万元的归母净利润计算,继续卖长江水,要填上-6.95亿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的未分配利润,还需要120年时间。

至于分红,上市27年来,祥龙电业从未进行现金分红。2013年~2022年,连续十个年度未分配利润为-7亿元。从目前的净利润水平来看,如果祥龙电业没有新的盈利点,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况短期内或许难以改善。

营收、净利润规模长期较小及多年不分红,投资者对祥龙电业的质疑声从未消失。在5月25日的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上,很多投资者对此提出疑问,公司董秘王凤娟回复表示,目前公司将继续聚焦现有主营业务发展,为跨越式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不过对于投资者进一步询问的“时间”“空间”的具体指标、体量等,公司并未回复。

供水业务能否“做大做强”?

针对经营规模长期较小,有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仍会继续发展供水业务?对此,公司证代刘攀回应称,供水业务仍然是公司的经营重点,将继续做好片区企业的供水配套服务。

依靠现有的供水、建筑施工业务,能否实现公司相关人员所说的“做大做强”?祥龙电业2022年年报显示,供水业务集中在以左岭大道为轴的武汉新城中心片区,主要客户为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屏类型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重点客户的经营情况;建筑业务受资质、技术、资金等因素制约,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公司供水业务在服务半径、目标客户方面存在一定区域限制,或难以实现大幅度增长。

那么,同行业公司在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如何?建筑施工为市场化程度较高、规模参差不一的业务,过去十年,大大小小的建筑施工公司,壮大、消失或原地踏步者较多,无法详细比较。但就供水业务而言,在湖北从事自来水供应业务的上市公司还有两家,分别为启迪环境武汉控股

2013年,当时证券简称还是“桑德环境”的启迪环境,其业务涵盖污水、自来水、生活垃圾处理等业务。当年,桑德环境自来水业务收入为1.07亿元,旗下自来水业务子公司分布于湖北宜昌、江苏、浙江等地;另一业务污水处理业务收入2.22亿元。到了2021年,启迪环境自来水业务收入达到1.68亿元,项目规模为81.7万吨/日,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则达到9.51亿元。

武汉控股是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上市之初主营业务就是自来水生产和供应、城市排水服务等。2013年,武汉控股营业收入为10.35亿元,其中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实现收入1.66亿元,城市污水处理收入7.93亿元;2022年,武汉控股营业收入28.94亿元,其中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实现收入1.68亿元,污水处理业务收入17.82亿元,并且后来发展的水务工程建设业务收入也已超过自来水收入。多年以来,武汉控股自来水业务经营区域并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在武汉市汉口地区,下属两家水厂总设计能力130万吨/日。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供水区域、自来水定价、政策影响等因素,近十年来,启迪环境武汉控股的自来水业务收入增幅并不大,但污水处理却是自来水相关公司业务扩展的重要方向。

反观祥龙电业,虽然经营范围包括“污水处理”,但这么多年过去,依然没有形成污水处理业务。

在2021年年报出炉后,上交所就对祥龙电业营业收入长期低于1亿元、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持续低于1000万元的经营状况表示关注,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补充披露和评估可持续经营能力等情况。

当时,祥龙电业回复,公司的主业发展处于良好态势,主业盈利能力也较稳定,公司经营具有可持续性;公司2021年未触发股票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供水业务方面,周边园区企业武汉天马、长江存储等企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远期用水量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不过,在回复中祥龙电业也进一步提示面临的风险。“目前,公司供水客户主要为光谷智造园园区企业,客户较为集中,园区内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对供水业务产生较大的直接影响。而建筑业务本身规模小,竞争力较弱,在市场开拓上面临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较大挑战,工程承揽量可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

记者注意到,2022年,祥龙电业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额为5054.1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8.77%,相比2021年的67.55%,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业务收入1896.71万元,同比减少25.24%。

中小投资者泣血十问

一、湖北东湖高新区旗下的祥龙电业2012年关闭化工生产并卖地保壳,当时承诺“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未来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0年过去了,一点进展都没有,市值越做越小,企业长时间陷于“散小弱乱”之境地无法破冰突围;

二、自2013年起,祥龙电业主业仍是供水和承包东湖高新区零星土建工程老两样,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几乎完全丧失;

三、祥龙电业公司董事长一年拿着几十万的年薪,一年365天绕着长江大堤跑了3600多公里,董秘也拿着30几万的年薪,互动易平台股东留言几个月回复一次,公司董事长和董秘竟然获评"葛化集团绩效考核优秀中层干部";

四、祥龙电业上市27年来现金分红为零,按照2014~2020年公司年均490万元的归母净利润计算,要填上负7亿元(截至2023年一季度)的未分配利润,还需要144年时间;

六、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时,提出改革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和湖北省纪委监委专项监督范围,对组织不力、进度滞后、效果不佳的单位,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严格问责问效。

七、湖北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科教人才富集,资源要素丰富,产业基础坚实,让一家宝贵的主板上市公司资源躺平20几年,时间成本、资源成本均造成实质性巨大损失;

八、祥龙电业净资产剩下2毛钱,员工只剩67人,年营业收入长期低于1亿元,且扣非前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低于1000万元,营业收入合规性、真实性存疑;

九、2020年~2022年三份年报中,祥龙电业再没有像以往年报内一样出现“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为未来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等转型战略有关的描述。转型落空后,公司最新表述换成“现阶段,公司将遵循稳健经营的发展思路,为公司跨越式发展赢得空间和时间。”可信度在哪?时间和空间的该如何界定?没有任何解释;

十、湖北省委明确要求,要认真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拿出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2023年6月19日,湖北召开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布置会,祥龙电业转型升级20年原地踏步,怎么整怎么治?20000名股东苦等10年了,湖北难道不应该有个正面回应吗?

祥龙电业的历史:武汉祥龙电业股份有限公司是1993年,由武汉葛化工业集团公司、武汉市电力开发公司武汉建设投资公司、武汉市汉口建银房地产开发公司、武汉华源能源物资开发公司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其前身为武汉葛化工业集团公司热电厂,于1996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
1、1996年至1998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发电、供电、供汽;
2、1998年至2013年12月,公司主营业务为发电、供电、供汽、氯碱化工
3、2013年12月至今,公司处于转型期,规划转型发展园区公用配套等业务。

因2008、2009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祥龙电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名称变为“ST祥龙”。若2010年继续亏损,那么等待ST祥龙就是大概率退市。然而,ST祥龙在2010年不出意外地“盈利”了,当年净利润为393.76万元,实现扭亏,把ST祥龙从濒临退市边缘拉回来的是政府补助,当期共收到各种政府补助合计4503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于节能减排项目奖励,奖励金额为3300万元。而当期ST祥龙扣非净利润却是亏损6061万元。

在2012年(含)之前,祥龙电业的化工产品(氯碱)营业收入占有绝对的比重,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均在90%以上,是祥龙电业的主要业务,由于主营业务大幅亏损,祥龙电业2012年净利润出现了7.16亿元的亏损,同期扣非净利润亏损7.19亿元;自2008年到2012年主营业务利润连续5年亏损,未弥补亏损高达12.66亿元。由于长期亏损,2012年6月底停产,而这一停上市公司也就结束了靠化工产品过活的日子。2013年8月13日祥龙电业公告称重大事项停牌,一个月后公布土地转让公告,涉及八宗土地使用权,不包括职工安置费在内交易价款高达10.73亿元,而这些土地使用权原账面值为4.62亿元,使得当年净利润达到上市以来的最大值5.16亿元,而扣非净利润却是亏损1.66亿元,这也被外界解读为“保壳”之举。

卖地后的祥龙电业就开始了漫长的转型之路,卖了地后的祥龙电业第一个转型方向是发展园区“公用配套等业务”,给产业园区企业供水,在2014年3月宣布收购控股股东旗下的建筑安装公司,处于转型期的祥龙电业在2014年到2017年扣非净利润都是亏损,分别为:-352万、-441万、-169万、-105万,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则都是盈利分别为:482.3万、1072万、349万、617万。直到2018年扣非净利润才转正为91.43万 。公司在这几年的年报显示,其不管是卖水还是施工都不赚钱,但是每年又都能把已亏损的扣非净利润给转正。细看一下公司财报,原来祥龙电业扣非净利润长期亏损但净利润不亏损的秘密是投资理财,而且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和股市的涨跌都非常相关,这个方面应该算是公司非主业转型比较成功的吧!截至今年三季报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已有接近300万收益。一家上市20多年的公司,每年靠非经常性损益赚这三二百万,还能支持这二十来亿的市值,这不能不说二十来亿的市值包含了不少公司的重组价值啊!

2019年等了六年转型的投资者们终于等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公司公告2019 年 4 月 21 日收到实际控制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在筹划涉及本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公司拟以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软通动力”)全体股东合计持有的软通动力 100%股权,预计本次交易构成重组上市。然而,两周后一盆凉水直接浇透了投资者们澎湃的心,5月8日公司宣布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公司给出终止原因为:“由于标的公司各方股东与上市公司在有限的时间内未能就交易安排达成一 致,不具备继续推进本次交易的条件,为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决定终止本次重组事项”。同时,公司也安慰投资者们,“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增强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未来转型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及盈利能力,为公司和股东创造价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软通动力的主营业务覆盖软件技术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两大业务领域。公司在全球36个城市设有90多个分支机构25个全球交付中心,员工总数50000余人,在10余个重要行业拥有2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服务超过1000家国内外客户,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超过90家。目前该公司已在创业板通过注册制上市。

————————————————————————————————————-

再看看上交所2022年5月给祥龙电业的质询

问题一、关于供水业务。年报显示,2021 年公司供水业务收入 2,720.37 万元,比上年
增加 45.46%,但本期自来水销售量 1538.73 万吨,同比增长仅 5.70%。关注到,公司近五年供水业务板块毛利率明显上升,分别为 10.08%、31.74%、45.70%、41.70%、49.27%。其中,公司与第一大股东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持续发生供水业务的关联交易,近五年销售价格维持在 3.15 元/吨。
请公司结合供水业务的相关情况,补充披露:(1)报告期内主要供水客户及相关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具体名称及其与公司及控股股东的关联关系、供水量、对应金额、是否本期新增客户及分别与上年销售收入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司供水业务收入增幅远高于自来水销售量的原因及合性;(2)结合供水业务的业务模式、定价方式、成本结构、关联与非关联客户定价的公允性及收入占比情况等,说明供水业务毛利逐年上升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公司供水业务是否存在对关联方的较大依赖,并对相关风险予以充分提示。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问题二、关于建筑安装业务。报告期内,建筑安装业务收入 2,537.07 万元,比上年增120.29%。关注到,公司基建工程和建筑装饰工程项目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但项目金额大幅提升。同时,公司建筑安装业务中关联交易长期占比较高。2017年-2021 年,公司建筑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5017.48 万元、2774.85 万元、863.85 万元、1151.68 万元、2351.67 万元,其中关联方交易占比分别为 16.41%、83.34%、33.98%、36.94%、23.81%。请公司结合建筑安装业务发生的具体情况,补充披露:(1)建筑安装业务的具体业务开展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本期完工进度及结算情况、业主方与公司的关联关系等,并结合收入确认的依据和在手订单情况等,说明公司本年建筑安装业务收入大幅提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并分析相关增长趋势的可持续性,就相关风险予以充分提示;(2)梳理近年来公司建筑安装业务中关联交易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具体项目名称、完工及结算情况、定价的公允性等,分析公司建筑安装业务是否对关联交易存在较大依赖,并就相关风险予以充分提示。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问题三、关于资产减值。年报显示,2021 年公司应收账款期末账面余额为 4192.14 万元,其中账龄在 3 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超 6 成。公司本期对应收账款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为 225.08 万元,组合计提坏账准备为 4.4 万元。此外,报告期末公司已完工未结算资产的合同资产账面余额 1456.15 万元,本期计提减值准备 57.25 万元。请公司补充披露:(1)账龄在 3 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的主要构成,包括但不限于应收账款对象名称及其与公司和大股东的关联关系、对应金额及占比、形成背景、长期挂账的原因以及坏账计提情况等,并结合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政策、同行业可比情况等补充说明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是否存在前期应计提未计提的情形;(2)合同资产账面余额主要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对应客户及其与公司和大股东的关联关系、完工进度、结算和逾期情况等,说明已完工资产未能结算的原因,并分析对应的收入确认的合规性和相关减值计提的充分性。请年审会计师发表意见。

问题四、可持续经营能力。年报显示,自 2013 年起,公司营业收入长期低于 1 亿
元,且扣非前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低于 1000 万元。前述供水业务、建筑安
装业务的实际经营情况、营业收 入确认的合规性、资产减值的充分性直接影响公司2021 年是否触及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指标。请会计师认真核查公司营业收入确认的合规性、业务真实性和资产减值的充分性,并对照本所《股票上市规则》,就公司是否触发股票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发表明确意见;请公司结合前述问题的回复,进一步评估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新芯投资天团现身,两家年轻机构与祥龙电业同属一个实控人

《科创板日报》3月7日讯(记者 余诗琪)原长江存储的全资子公司武汉新芯,悄然完成了一笔巨额融资。

整体来看,股东中既有国家级基金也有湖北省内国资,还涵盖了银行系、券商系以及市场化投资机构。

工商管理信息显示,近期武汉新芯公司注册资本由约57.82亿人民币增至约84.79亿人民币。新增的股东名单里包括武汉光谷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国银行、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湖北科投、中信证券投资等30家知名投资机构。

在首轮融资后,武汉新芯直接跨入了“独角兽”的行列。新增的股东名单更是不容小觑,既有国家级基金也有湖北省内的国资,还涵盖了银行系、券商系等长线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众“大玩家“的环绕下,有两家年轻的机构却是本轮融资中占股比例最高的,即武汉光创芯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光创芯智”)和武汉光谷半导体产业投资(以下简称“半导体产投”)有限公司,占股比例均为4.4423%。

数据穿透发现,这两家机构均属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简称“湖北科投”)。它是由武汉光谷所在地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出资组建成立的国有控股集团,注册资本400亿元,合并口径总资产规模超2700亿元。目前,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仅有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祥龙电业(SH600769)

一位湖北风投机构的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表示,湖北科投是省内科技投资领域的“巨无霸”,尤其是在光谷地区影响力巨大。光谷的大体量项目几乎都有湖北科投的参与,例如华星光电、天马半导体、友芝友生物等。

在武汉新芯迈入超级独角兽的融资里,湖北科投旗下的“半导体投资天团”也开始浮现。

其中,光创芯智成立于2024年1月,注册资本7.43亿元,由湖北科投的全资子公司光谷产投管理。武汉新芯则是光创芯智首个公开投资的项目。

在此之前,其管理方光谷产投已经在半导体投资领域开始布局。2023年8月,由光谷产投主导的首支市场化半导体产业基金——武汉光创招证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光创招证基金”),成功注册成立。

光创招证基金目标规模10亿元,首期规模2亿元,围绕光谷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聚焦半导体产业生态链,对上下游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材料、封测以及IC设计行业进行投资布局。

半导体产投的起步时间,相比这两家更早。其在2023年5月整合了光谷金控集团下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业务,投资领域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以及设备零部件等领域的重点产品、核心技术等,重点关注存储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硅光芯片等领域,通过投资、并购、资本运营和基金管理等方式,打造光谷泛半导体产业投资品牌。

目前,半导体产投还在对外“招兵买马”。《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半导体产投对外发布公告,需要招募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投资经理2名,预计将于三月下旬完成招聘工作。

其中,对总经理的招聘要求,主要围绕产业投资展开,需要具备产业股权投资、资本运营、企业改制、资产债务重组、不良资产处置等工作经验,同等条件下具有泛半导体产业从业经历者优先

《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硬科技投资猎头处了解到,近期国资PE在招聘时都相当重视产业经验,因为很多都承担了基金招商的需求,具备产业经验的候选人,在引入企业、优化产业结构上往往表现更好。

虽然团队还在组建中,半导体产投对外投资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根据官方信息,目前其已参与投资两只半导体基金,分别是光谷芯火基金和长存产业投资基金,基金总规模达112亿元,半导体产投在其中共认缴了5.5亿元。

同时,半导体产投还直投了6个半导体项目,分别是武汉新芯、三选科技、新创元半导体、武汉敏声、特纳飞、奕斯伟计算,涉及先进封装、存储器芯片、射频滤波器、RISC-V计算技术等领域。

据半导体产投披露,在谈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超20亿元。此外,半导体产投还在联合其他优势资源主导并组建泛半导体产业基金,以覆盖创业全生命周期内的优质半导体企业。

进一步发现,这两家基金背后均属于——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简称“湖北科投”)。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由武汉高新区管委会出资组建成立。截至目前,注册资本为400亿元,合并总资产规模超2,870亿元,承担了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产业园区建设、国有资产管理、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等职能,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重要的国有企业,是武汉东湖高新区不可忽视的科创力量。官网显示,湖北科投十余年先后推动了武汉新芯、武汉天马、武汉华星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参与投资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博沃生物、生物样本库、友芝友生物等项目,同时与国内知名产业集团、投资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了多支产业基金,总资产规模超2870亿元。

另外,还出现了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身影。2015年组建的湖北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不低于300亿元,主要服务于湖北省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资本运作,是湖北省最大的产业投资基金之一。

1、武汉光谷超级算力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集装箱超算中心,也是全国首个集人工智能和超算的多样化云服务化算力集群,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科投集团、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2、长江存储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科投集团、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3、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是由东湖高新区出资、中科院自动化所自主运营的国企。聚焦人工智能前沿,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实控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4、武汉光谷数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29日,是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是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独资子公司。公司作为东湖高新区国有平台承担“数字光谷”建设及运营任务,公司致力于深化数据资产管理与开发利用,创新拓展智慧城市场景建设(实控人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万润科技(SZ002654)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湖北省国资委),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没有直接关联关系;

东湖高新(SH600133)$ 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省建投集团、湖北省国资委),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没有直接关联关系;

祥龙电业(SH600769)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湖北葛化集团、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标准的血缘嫡亲关系。

全部讨论

03-12 10:45

执着的的人能赚大钱

天天在吹祥龙

感觉你跟 乔美美哒 那帮人一个套路的啊,不过你比那帮人强一些,起码敢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