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曾宪梓:他用实业和慈善回报中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Resin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两天里,曾宪梓先生不在了。

对许多70后到90后的人来说,曾宪梓是一个无法忘记的人物,尤其是一些家庭困难的学子,从大学起就拿着曾宪梓提供的助学金,在曾宪梓捐建的大楼里学习,毕业后脖子上系着金利来的领带走向社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曾宪梓先生所走的道路,实际上是许多中国成功的商人所走的路,他们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努力打拼,以追求自己的卓越与成功,而在功成名就之后,则选择通过慈善公益的方式,散尽家财。曾宪梓可能没有某超人有钱,但曾宪梓在中国所作的贡献,也并非某些超人可比。

其实,也正因为有曾宪梓这样的人存在,中国才会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才会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民,在努力奋斗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榜样在前边带路,在失意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温情在温暖着自己。这就是曾宪梓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的力量。

曾宪梓先生不在了,他人生中做过的许多事情,也将持续显现出自己的光辉,他也将继续作为激励后人的一盏明灯,让后人在奋力前行的过程中看到光亮。

——反做空研究中心

9月20日晚,金利来集团发布讣告称,金利来集团创办人、全国人大常委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香港著名企业家曾宪梓博士,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0日16时28分在梅州逝世,享年85岁。

据了解,曾宪梓除了是香港著名的“领带大王”,身上还拥有众多荣誉,如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大紫荆勋章得主,2008年,曾宪梓被授予“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曾宪梓获评“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

从一无所有到领带大王

曾宪梓于1934年2月2日出生于广东梅县扶大镇珊全村,当时的梅县就是如今的梅州。但是在解放前的梅州经济并不发达,“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境,十分不利于传统农业的发展,人民都相当困苦。

而曾宪梓又在4岁时丧父,失去重要劳动力的曾家更加贫困,最终因为付不起学费而在12岁时辍学。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在梅州进行土地改革的一名工作人员帮助下,曾宪梓获得了政府资助重新回到了学校,不仅免除了曾宪梓的学费,还每个月给他3元的生活费补贴。在政府的资助下,曾宪梓不仅顺利从中学毕业,还成功考上了中山大学,最终从中山大学生物系毕业。

▲年轻时的曾宪梓

虽然最终创业是在香港,但是曾宪梓的创业和泰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61年,广州中山大学毕业的曾宪梓被分配到广东省农科院生化实验室工作。但一切都因为曾宪梓的哥哥想要曾宪梓去泰国,帮助自己从叔叔曾桃发手中收回叔叔“侵占”的父亲遗产而发生变化。来到泰国后的曾宪梓发现,父亲留下的两间小百货店,在日军占领期间,曾被日军和当地流氓洗劫一空,如今曾宪梓看到的叔叔的生意,几乎是靠白手起家经营了20余年才有的。

因此,曾宪梓主动放弃了遗产,决心自己创业,将自己的精力放到学习领带制作上。或许是因为曾宪梓放弃争夺遗产,曾宪梓的叔叔在曾宪梓早期的艰难的创业过程中多次对他予以帮助。

尤其是在曾宪梓的妻子和三个儿子来到泰国后,身负养家重任的曾宪梓感到更加艰难,另外泰国炎热多雨的气候也让妻儿感到难以适应,最终,曾宪梓决定回香港发展。回港前,叔叔借由让他做领带,打算给他1万港元做盘缠,但是曾宪梓坚持只受了900港元的制作费用,剩下的全退还给叔叔。

1968年,曾宪梓揣着6000港元左右的积蓄,带着妻儿从泰国回到了香港,开始了创业之路。早在考虑回国时,曾宪梓就了解到,当时的香港男子穿西装的风潮十分流行,不少人甚至还有几套西装,而且穿西装和职业并不挂钩,当时甚至有“穿西装捡烟头”的说法,可见西装之盛行。

和西装流行相反,香港当时却没有像样的领带厂。曾宪梓发现这个巨大的商机,于是举家来到香港。

曾宪梓在香港的创业也并不轻松。最初曾宪梓打算走“薄利多销”的道路,打算以价格优势谋求市场,每条成本38元的领带,他将批发价顶定为58元。但是买家看到它价格便宜后并没有果断买下,而是不断压价,最终卖出去的领带数量很少。

低档路线没能走通,曾宪梓开始把目光转向高档领带市场。通过研究外国高档领带,曾宪梓最终仿制出行家都难以辨别的领带。但是在向商店推销是却被拒绝,认为小作坊生产的领带在质量和销量上都比不过外国高档领带。除了被拒绝之外,曾宪梓在推销领带时,还曾被人呵斥驱赶。

向多家商店、服装店推销都无果后,曾宪梓咬牙把领带放在百货公司,和百货公司表示自己不赚一分钱,换取将领带放到显眼的位置的条件。背水一战的举措终于起效了,曾宪梓的领带被顾客认可,打开了市场,放在百货公司售卖的领带也被一扫而空。随后其他商店相继找上门来订货。

▲金利来领带

曾宪梓的领带制造生意逐渐走上正轨,随后曾宪梓在香港注册成立公司,取名为金利来。有了品牌之后,曾宪梓的领带也不再是“小作坊”、“杂牌货”,金利来这个领带品牌逐渐在香港打出名气,此后更是走出香港,销往50多个国家,尤其是在亚洲,具有极大的品牌名气,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带大王。

实业报国,创业至今捐赠12亿港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读书机会。”“祖国有恩于我,政府的关怀和学校的培养,教我如何做人,我必须回报祖国!”曾宪梓始终铭记党和国家对他资助,自创业以来,始终秉持实业报国的观念。

▲曾宪梓

据新华社报道,从1968年至今,曾宪梓向内地捐款超过1400项次,累计金额超过12亿元。捐款涉及教育、体育、航天等多个领域,另外,曾宪梓还设立了曾宪梓教育基金、体育基金和载人航空基金会。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曾宪梓捐资1亿港元与国家教育部合作成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从2000年开始实施“优秀大学生奖学金计划”,每年资助北大、清华等35所内地高校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目前已资助奖励优秀大学生30940人次,累计奖学金逾1.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曾宪梓教育基金会用于资助内地教育事业的善款超过2.64亿元人民币。

除资助贫困学生之外,曾宪梓还为家乡梅州多个学校修建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等。对母校中山大学也捐助颇多,除了博物馆、中山楼、曾宪梓堂、曾宪梓大楼、教授楼等行政、科研、教学、医疗大楼和宿舍之外,曾宪梓还在中山大学设立了曾宪梓奖学金、曾宪梓灵长类研究基金和曾宪梓医疗科研专项基金,累计为中山大学捐资5300多万元。

广东的其他高校,如暨南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学院、广州医学院等,也都被曾宪梓捐资。

2012年,曾宪梓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500万港币支持交大教育事业的发展。

2004年,曾宪梓再次捐款一亿港元,成立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会,分别设立特别贡献奖和突出贡献奖,每年计划拨出500万元,奖励优秀卓越的航天科技人员。

在体育领域,2008年8月,曾宪梓宣布设立首个体育基金会,至今为止,基金会奖励曾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中国内地体育健儿达176人次,奖金总额逾七千五百万元港币。不仅如此,据新京报报道显示,北京奥运会游泳场馆——水立方的大额捐资人也是曾宪梓。

因曾宪梓在慈善事业的贡献,1994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公开资料显示,曾宪梓于1991年补选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1994年增选为全国人大常委;1997年获颁授大紫荆勋章,成为香港特区政府第一批12名大紫荆勋章得主之一。

2008年,曾宪梓被授予“中国企业改革十大杰出人物”。2018年12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改革开放杰出人员,曾宪梓获评“倾力支持国家改革开放的香港著名企业家”。

创业50年以来,曾宪梓将“实业报国”四个字深深刻在心里,同时也在用实际写出这四个大字。爱国商人之称,曾宪梓当之无愧。

作者|Resin

(温馨提示: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