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懂对冲 ▎A股做空的三种机制与成本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导读

对冲基金作为全球资产管理行业中一种比较成熟、 颇具规模的资管业态,在海外已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近两年,国内对冲基金行业迅速崛起。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对冲基金,我们特推出《秒懂对冲》精品课程,希望能帮助大家建立起一套对冲的思维方式,真正进入对冲基金行业大门。

保银投资

,赞14

在之前的视频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对冲基金在市场下跌时也能赚取收益的秘诀,就在于做空。在A股,做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分别是融券、股指期货与收益互换。接下来,我们会为大家讲解这三种做空的方式,以及各自的成本。

第一种融券做空。融券做空是一种信用交易机制。一般操作如下:投资者先向证券公司提供保证金,借入证券并卖出,等这个证券价格下跌后,再以更低的价格买入,最后还给证券公司平仓以赚取差价。融券业务做空的股票来源包括:具有融券业务资格券商自身购买的股票、ETF等基金中配置的股票以及券商登记系统中客户的股票。A股的融资融券业务从2010年启动试点,标的股票数量逐步扩大。到2022年10月份,上交所已经将主板可融资融券的股票数量扩大到1000只,深交所也将注册制外可融资融券的股票数量扩大到1200只。

第二种股指期货做空。股指期货做空主要是通过卖出股指期货合约来进行做空,和融券这种精准做空单只股票的方式不同,股指期货做空是包含一揽子股票的指数。国内的量化对冲基金大多采用股指期货来对冲风险。目前A股的股指期货交易品种一共有4个,中证500(IC)、沪深300(IF)、上证50(IH)、中证1000(IM)。

第三种收益互换做空。收益互换是券商和客户针对标的资产签订协议,约定好期限并在期末进行结算,卖方将这期间内标的资产的收益/损失转移给买方。也就是说,针对做空,资产价格下跌,买方获得与一开始价格的差额作为收益;资产价格上涨,则买方付出差额作为损失。与融券做空、股指期货做空不同的是,收益互换的挂钩标的可以涉及境外,方便跨境交易,实现全球投资。并且,因为只对收益进行现金流交换,不用股票实物交割,操作起来非常灵活。

当然,做空毕竟是一项服务,有一定成本!除了最基础的保证金及交易费用外,融券、股指期货和收益互换三者做空的成本不太一样。

首先是融券,因为融券做空的是个股,每只股票基本面不同,做空的拥挤程度也不同。

不同券源做空成本浮动差异较大,年化成本从2%-12%不等。对冲基金经理在做空前也会从做空的难易程度和成本做综合考量。从过去一年市场上融券做空的股票成本中位数来看,一般在5%左右。另外,不同机构拿到的费率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大型的对冲基金通过券商融券做空的成本往往会更低一些。

其次,股指期货。在使用股指期货做空时需要付出一定的贴水成本以促成交易。贴水的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股指期货的供需关系,当空头合约的需求特别大,但是供给很少,贴水成本就会比较高。以目前量化对冲基金最常用的中证500股指期货为例。2015年股灾后股指期货交易受到严格限制,需求大于供给,一直保持深度贴水状态,年化成本甚至高达30%-40%。近年来A股做空手段变多,股指期货松绑,贴水成本下降明显。中证500股指期货2021年年化贴水成本已经下降至10%左右,到2022年基本可以控制在10%以内。

最后是收益互换。收益互换的对冲成本分为国内和跨境两种,国内年化费率大多在4%-5%,跨境至成熟市场标的费率更低,只需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