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恒瑞与Hercules交易,谈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的法案破局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17喜欢:21

最近有一条新闻,没引起多大波澜,但是我是激动不已的:

恒瑞医药:将取得美国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财联社5月16日电,恒瑞医药公告,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LP-1产品组合有偿许可给美国Hercules公司,美国Hercules公司将获得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GLP-1产品组合的独家权利。作为对外许可交易对价一部分,恒瑞将取得美国Hercules公司19.9%的股权,且将从美国Hercules公司获得GLP-1产品组合授权许可费。

恒瑞制药,作为国内创新药龙头,aka BD交易国内冤大头。管线众多,出海不多,之前各种BD交易全是吃亏,先有13亿购买万春医药的普那布林结果FDA被否,对簿公堂首付款都拿不回来。再有TSLP单抗哮喘药不到一亿美元卖给中间商Aiolos,中间商转手14亿美元卖给葛兰素史克。苦不苦[裂开]

这下终于聪明了啊,最火的GLP-1减肥药赛道,spin-off模式的新交易,即恒瑞的管线拿出来,找贝恩资本等几家投资人攒了个局,为这款新药成立一家美国新公司叫Hercules,恒瑞成为了二股东。妙啊!这两年学费真的没白交,既把资本忽悠瘸了,首付款的形式融了资搞了钱,又把后续过审市场开拓的任务丢了出去,还拿到了股权万一这个新公司继续收购管线成了一个平台biotech……

就这骚操作,我内心奖励恒瑞一个涨停。[狗头]

说回来对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的启示,万一法案通过了(哪怕法案不通过,为了减少风险都可以操作),这种模式是不是有所启示?

药明系一部分是CXO,一部分是投资平台,这两块如果被限制也都可以以这种方式运作,事实上,以药明系在国内各种熟稔资本运作的历史看,恐怕都不用我说,他们都会考虑这么干了……

比如,原本是和美国药企假设辉瑞吧,本来是签合同去R,去M。现在直接成立一个新的美国公司就好了,股权也不用给药明系,由某个海外的中间人(某老板不是一堆开曼公司吗),或者药明系持有股份的某个初创biotech 持有股份就行了。实际临床和生产也都由美国和新加坡的公司完成。这过程完全也没有出现药明系的名字,也没被法案限制。

再比如,原本美国业务,拆成若干实体,新实体就像游击一样,化整为零,每个实体独立运作,每个实体都是海外第三方资本作为大股东,而每个小实体与美药企都不是合同雇佣关系,而是股权互换。等于一个药企一个配套公司。等等

总之,如果字面上去脱离法案条款限制,资本运作手段太多太多……相信药明系除了转型创新药,加大非美海外市场拓展,等待国内创新药市场支持政策这些方案外一定也会走这些资本运作方式。

唯一,担忧和但愿不会的发生是:别在这个过程,资产出去了,利润回不来表内了,慢慢被某些大股东掏空了,又回头腾笼换鸟,一鱼三吃去了。毕竟法案可能吃不了人,但是某些大股东这几年才真的诛心啊。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SH603259)$ $药明康德(02359)$ $药明生物(02269)$

精彩讨论

金球越滚越大05-18 22:56

肯定掏空啊 对药明还是利空 他反正美国人取美国建厂不就行了 这么多大学生肯定也想去美国 如果觉得美国人工贵 那去越南 中国大学生直接派驻过去不就行了

全部讨论

05-19 09:35

生物科技是藍海,藥名系轉圜空間巨大。經測算,美國生物法案只影響藥名未來8年年化收益率1個百分點,長期影響則可忽略不計。

肯定掏空啊 对药明还是利空 他反正美国人取美国建厂不就行了 这么多大学生肯定也想去美国 如果觉得美国人工贵 那去越南 中国大学生直接派驻过去不就行了

05-20 13:03

帅哥,这药明生物什么时候能涨啊?我亏的遭不住了

05-18 23:08

其实转让点股份给黑石,让它当药明生物大股东不就行了吗

05-19 06:30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给了八年腾挪时间,相信公司能够想出非常好的规避办法。毕竟管理层经营能力和智商都非常棒。

05-19 13:31

大股东这么会玩,小股东还不跑

05-19 11:02

这不就是大股东出去另起炉灶吗?跟药明的小股东有什么关系吗?

05-19 02:20

Hercules, adap

05-19 22:55

公司战略被迫重新调整也不一定是坏事!

05-19 15:19

药明大股东无偿转让部分股权给美国政府下属医保,一切都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