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王谢堂前燕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9喜欢:3

这次在北京,偷得浮生半日闲,在南锣鼓巷逛了下。俗话说北京的胡同“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北京整体的胡同保存的比上海的弄堂好很多。我喜欢穿行在老城厢里,让人感觉时光停滞在了过去。北京成建制的胡同真不少,在交道口直到地安门外大街都是成片的胡同,从破破烂烂的门头穿行出去,曲径通幽处即豁然开朗,修葺一新的门脸显示着宅子的主人已经从贫民老百姓七十二家房客成为了富甲一方的豪客。

常有人说在上海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实际上上海的成本高在于你还能够得着,比如3000元一位的怀石料理,8000元一位的声光分子料理,普通人咬咬牙也能消费一下。把自己跻身于消费群体中,向上有比较才会感觉到压力大。北京的“独特”在于让普通人与特殊群体泾渭分明,井水与河水互不相扰。饭局的安排不在饭店不在酒楼,以某某街几号为独特,到了就是一个四合院,或是几进的宅邸,普通的门头关门闭户,开门后才知道别有洞天。

逛到南锣鼓巷,看到有指示牌通往什刹海后海,我想到几年前去过一个地儿,就想着走过去再看看。这个地儿就在后海边,院子圈了一片湖面在内,以前是摄政王府,被xx钢铁的股东给盘了下来改造成为会所。

不大的正门进去后,吃饭前先参观一圈。客厅就是李象群的“行者”,以孔子为原型,底下是代表了周游天下的枕头和以书卷为径。

地下室深达四层,摆放了各种雕塑和当代画作。

丁老板信佛,京城盛行密宗,在佛塔中供奉着佛像、唐卡,最奇特的是人皮鼓,据说是得道高僧的皮所蒙制。下面密室还有供奉着上师的舍利,就不让拍照了。

走过去远远望见佛塔还在,近了才发现已经成为开放式的公园了。

我还特地从塔的窗外看进去,发现那几面鼓都还在,开放的是院子的部分,里面还是保持原貌。不过应该是退出“楼堂馆所”的号召之后,慢慢的这些也从私人场所,改变成了公共的设施。

如织的游人应该也不会想到这个小公园,几年前还是私人会所。也是令人感慨,昔日王谢堂前燕,已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部讨论

这不是后海北沿,门口有个亮灯的"静"字
那个小院子吗?很熟悉的

北京是我最不喜欢的城市,等级深严,相对于南方城市来说,对普通人更不友好,机会更少,容易让人绝望。

07-03 22:17

去了解下解放前的西藏人皮鼓吧,会让你恶心的吃不下饭。万恶的旧社会。

07-03 22:21

拾扒大以后就不准搞会所了,基本都关了,特别是有点名气的

07-03 22:16

避人耳目,寻求内心安宁

07-03 21:51

开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