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的商业模式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7喜欢:4

最近地产行业股票暴涨,我依然是错过这波行情。作为一个地产从业者,从常理角度来看,本不该如此,但是我有我的逻辑,这篇简单聊下。$万科A(SZ000002)$

素来有灯下黑一说(行业内的人大都不会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因为业内人士总能够发现自己所在企业的各种问题。这是业内人士错失大牛股的原因,但也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最熟悉的人都不喜欢你,大概率说明你有一些让人难以忍受的缺点。

在讲述地产问题前,我穿插一些我与地产的故事。

我仍记得2017、2018年那段时间的校招活动,地产的宣讲会何等荣光,何等铺张,纯纯撒币模式,让每个人惊呼地产真牛(参加宣讲会便可领上百元礼品,回答问题可抽取上千元礼品)——祥生现场撒offer,实习工资可领8千块;绿城豪气出资百万,在我们学校办“绿城同道人”培训班;碧桂园杨总大气解说他们的项目总年薪普遍2千万以上,“超级毕业生”直通项目总。

“那年我双手插兜,找不见对手”,2017年是地产最高光时刻。彼时所有的地产都是登峰造极,股价也是在最高峰。那时候营收千亿房企如过江之鲫,大多数企业以气吞河山之势横扫土拍市场,楼王、地王频出,谁都挡不住,拉不住房企的冲规模热情。

土拍大量的钱从哪里来?房地产一套空手套白狼的模式玩的飞起,以碧桂园为最,456模式(拿地后四个月开盘,五个月资金回笼,六个月资金回正的模式)。只要高周转模式一直玩的转,债务就永远追不上我。我可以用一成的资金,撬动十倍的生意,这样即便只是赚一成的利润,我的核心净资产也翻倍了,这是大多数房地产疯狂扩营收的关键所在。

现在回头看,我毕业这么多年常年加班的核心原因,原来就是房地产企业的高周转——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这是行业属性,无可变改。

房地产的生意归结起来,可以归结为一个等式:住宅销售价=楼面价+开发商成本+利润。开发商成本大都恒定,部分开发商(滨江+绿城)比较逆天,具备同行业难以企及的成本管理优势。2017-2021年,楼面价持续上行,住宅销售价上行的更快,所以开发商的利润始终得到保证,高杠杆成为急加速赚钱神器;2021年后楼面价依然是高位运行,但是住宅销售价趋稳、逐渐下行,开发商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直至亏损 (去化困难,干一个项目亏一个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里的去化周期被无限拉长,是大多数项目亏损的核心原因之一

在这场生意里面,房地产表面上是所有建筑业的上游大哥,但是看它的生意模式,有严重弊端:它需要高负债运行,向外部融资,加大量杠杆,以得到一定的利润空间(2024年这一利润空间早已被压缩至个位数);它需要外部环境好,老百姓是买单者,但是有不买的权利,而它在入局前早已提前买单,房子没卖出去=间接持有

房地产的护城河在哪里?以前我也认可房地产的差异化竞争,品质、产品力可称为它的护城河,如此可拉开竞争维度,避免无意义价格战,后来我发现,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最核心的诉求,还是学区好、位置好、价格好,前两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大于后者,那么房地产的核心护城河在哪?

做企业,核心是要赚钱,但是更核心的是,这些赚来的钱如何流向?茅台每年躺赚,它的利润直接可以变成现金分红出去,也依然不影响它的未来业绩;而地产,赚来的钱,为了保持核心优势,仍在持续不断的变成土储,变成新项目运营资金,持续不断的躬身入局,最终它大概率成为买单者......

反观这场游戏里,最受益的还是ZF,它的角色是在土拍那一段,拿一大笔资金离场,我曾经测算了下我们公司拍下的一块地的政府收益,2001年征收土地款,100元\平米,2022年,土拍价5000元每平米,21年时间50倍收益,年化21%,媲美巴菲特。商业模式完美,且无风险,中后期的税务、验收等,还能够再拿到一部分利润。

当我们选择了房地产股票,便是主动选择了一个高杠杆高风险的生意,它比想象中要苦,且风险远超想象。从21年至今,所有房地产几乎都是A杀,存在本金完全损失的风险......

所以我不买地产的核心原因,在于它的商业模式中天然的问题:非重复性消费(卖完得重新拿地);高杠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高风险(市场风险是一只巨大的黑天鹅);无核心护城河(仅有极少部分企业享有品牌力);重资产运营 ......

写到此,我想起前段时间跟一个业主聊天,他家是做烧鹅生意的,因为烧鹅做的很好吃,远近一代小有名气,经常有人开车从大老远来他家买烧鹅。他家的烧鹅每天早上10点钟就能卖光,一年一家店能够营收超百万,即时收现,概不赊账。我笑称他家是搞了台印钞机,他笑着点头......

全部讨论

有道理,但市场摆在那,一个人一生花在住房的钱和喝酒吃烤鹅的钱是一个量级么?况且优质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所以看看转型活下来的吧

05-25 15:06

房地产是救不活得了,不妨碍地产股一年涨两波

周期结果了,他们是提前知道房产政策,做一个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