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股东持股超98%?香港证监会紧急提示风险,前吉林首富旗下长久股份股价崩盘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蓝鲸新闻6月20日讯(记者 王健文)上市不到半年,“妖股”长久股份股价突然崩盘。

6月20日开盘后,长久股份股价快速下行,盘中跌幅超过66%。截至发稿,公司股价为35.35港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6.33%,总市值约为71亿港元。

消息面上,前一日晚间,香港证监会就长久股份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向投资者发出提示。

根据长久股份公告,近日,香港证监会对长久股份的股权分布进行了查证,截至6月3日,公司实控人薄世久、李桂屏夫妇共计持股74.20%。公司执行董事贾惠持股0.80%。此外,另有8名股东合计持股23.31%。也就是说,上述11名股东,合计持有长久股份98.31%的股份,其余股东仅持有公司1.69%的股份,即342.1万股。

Wind数据显示,长久股份的流通股持股人中,排行前列的股东包括中信银行、瑞邦证券、汇丰银行、海悦证券、富途证券等。

因此,香港证监会也提醒到,由于长久股份的股权高度集中于数目不多的股东,即使少量股份成交,公司的股价也可能大幅波动,股东及有意投资者买卖时应审慎行事。

今年1月9日,长久股份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5.95港元/股,自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快速上涨,至6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已达到105.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664.71%。Wind数据显示,以6月1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的PE(TTM)约为189.66,在当日全部2626只港股股票中排行第30位。

股价快速上涨后,今年5月31日,长久股份被纳入了MSCI全球小型股指数。此外,也有市场消息称,公司可能将于9月初被调入港股通。不过,根据港股通调整规则,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不包括在港股通的选股范围内,因此目前长久股份已经不符合进入港股通的条件。

长久股份的成立时间并不算长,公司成立于2019年,前身是吉林第二大民企长久集团的一个事业部,主要负责智能风控、车数据和车生态等汽车数字化业务。公司的实控人为前吉林首富薄世久夫妇。

2023年,长久股份的营业收入为6.42亿元,同比增长17.14%;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6.72%。

分业务来看,长久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质押车辆监控服务以及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

所谓的质押车辆监控,是指金融机构在接收汽车质押后,需要实时了解车辆情况,防止出现车辆被盗、损坏或者遭经销商侵占等情况。因此,相关方往往会聘请第三方服务商代为监控质押车辆。

但对长久股份而言,质押车辆监控服务业务的天花板较为明显。2022年,公司该业务的收入为5.05亿元,而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质押车辆监控提供商,一收入计算,其2022年的市场份额占比为47.9%。这也意味着,该业务的整体市场规模仅约10.5亿元左右。

也因此,长久股份也在寻找新的业务发展方向,2022年起,公司开始运营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业务。但目前,该业务的占比并不算高,2023年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0.4%。且从收入结构上看,该业务仍主要依赖关联方“输血”。

根据长久股份招股书,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汽车经销商运营管理服务业务共拥有75家客户,其中74家为关联方。而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该项业务的0.67亿元收入中,99.2%来自关联方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