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普惠金融之保险业乡村帮扶路径—走进甘肃马耳峪村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9日讯(记者 石雨)支持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是保险业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重要内容,从昔日扶贫,到如今防范返贫,发力乡村振兴,历经多年实践,各保险机构逐步探索出具有行业特色的长效助力机制。

助力三农,必须把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乡村帮扶正是保险机构推进的重要举措之一。据《保险业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3)》,保险业通过党建帮扶、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志智帮扶等形式,切实落实定点帮扶有关工作要求。据统计,2021-2022年期间,保险业直接捐赠帮扶资金超4亿元、选派挂职干部(含第一书记)6033人次,全力服务支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

近日,蓝鲸新闻记者走访中国太保寿险结对帮扶的甘肃省天水市马耳峪村,了解该机构2012年以来在村中推进,围绕保险保障、基础设施、产业+消费、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帮扶举措,一线观察帮扶路径下的工作重点与长效逻辑。

乡村帮扶路径探索:发挥保险优势,实现风险兜底、推广健康服务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已完整走过十年历程。

今年5月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下发指导意见,提出在未来五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

其中,围绕普惠金融话题,指导意见要求,基本建立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助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普惠信贷体系巩固完善。普惠保险体系逐步健全。为金融业参与普惠金融擘画出详细蓝图。

“三农”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领域,保险业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重要内容之一,即在于支持“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从昔日助农脱贫,到防范因病、因灾返贫,助力乡村振兴,支持三农发展需要深入一线。近年来,通过探索与实践,一批保险公司逐步探索出涵盖医疗帮扶、驻村帮扶、消费帮扶等在内的“帮扶路线”。

近日,蓝鲸新闻记者调研走访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八里湾镇马耳峪村,观察一条保险机构的驻村帮扶全路径。

在这个四面环山,四季干旱少雨的村子里,共计有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318户1443人,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生,主要经济作物是苹果和花椒。村屋散落在各个山头,各户房子临自家田地而建,6月午后的马耳峪村,烈日灼热。

回忆2012年时,马耳峪村全村共有贫困人口240户1125人,特困户36户168人。当年,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该村与中国太保寿险甘肃分公司结成定点帮扶对子。

数年间,中国太保寿险甘肃分公司向联系村先后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及干部7人,通过基础设施帮扶、产业+消费帮扶、保险帮扶、教育帮扶等举措助力马耳峪村发展。

2020年,马耳峪村实现整村脱贫,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2021年以来,脱贫地区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目前,村里有监测户8户41人。

(记者摄于马耳峪村)

6月初的烈日之下,蓝鲸新闻记者在马耳峪村见到了中国太保派驻第一书记牛成红及两位驻村干部,其中牛成红已在马耳峪村驻村多年,首次担任第一书记是在8年前,对于村中的情况,他如数家珍。

在牛成红的介绍下,记者注意到挂在他们办公室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管理一览表。表中详列有马耳峪村的基本情况,包含如全村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稳岗就业等实时数据。其中“监测帮扶”表格中详列的8户监测户信息,背后正是牛成红及驻村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

这8户监测户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点,主要涉及疾病、意外以及就学需求等方面。牛成红等驻村干部需要对监测户进行实时的风险监测,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如涵盖住房安全、健康帮扶和义务教育的“三保障”,饮水、产业、就业等帮扶内容。

(记者摄于马耳峪村)

走访期间,记者见到了监测户之一的马立鹏一家,其所属类别为突发严重困难户。2020年,马立鹏的家人裴利利,一名马耳峪村环卫工人,在山坡清理垃圾时头部受重伤。在刚受伤之时,裴利利收到5000元“应急金”,这笔钱源自于2020年9月时,中国太保向马耳峪村64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捐赠的保额3553万的团体意外及意外医疗保险。裴利利发生意外后,公司通过绿色通道为其实现快速理赔,解其当时的燃眉之急。

疫病、意外,是致贫、返贫的主要原因,以风险保障兜底,是保险机构在普惠金融领域着力的应有之义,也是优势所在。

除赠险、提升理赔效率外,保险机构还可依托于自身医疗、健康等资源服务于村民。例如在马耳峪村,中国太保寿险甘肃分公司将健康服务“太保蓝本”面向村民推广,指导村民与医院专家现场连线,通过提供专家线上视频问诊、咨询等服务,可一定程度缓解马耳峪村地处偏远,村民就医资源缺乏的痛点。

长效帮扶、授之以渔:探路产业+消费,畅通销路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涵盖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基础设施帮扶,是企业落实乡村帮扶的项目之一,但这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捐钱捐物,如何切实寻找到村民生活的需求,推进真正可行、可用、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的行动准则。

太阳能路灯、村部储水塔安装、村委公厕……记者在马耳峪村走访时发现,村内多处可见由保险机构帮扶建设的基础设施,还有如村巷道道路硬化、村部院落路面平整硬化、村部塌陷舞台修整、幼儿园场地整修等。

基础设施帮扶,改善村民的人居环境和卫生情况,方便村民出行、保证出行安全,也为村民农作物对外销售,“修整”了更畅通的通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捐赠、建设以外,如何依托于自身优势,帮助当地村民发展产业,实现可持续增收,也是保险机构在进行帮扶中的重要探索方向。

花椒和苹果,是马耳峪村的主要农作物产品。花椒辛麻、苹果香甜,但在早年间,村民却难寻销路,只能依托于村外商户上门收货,价格极低、收入有限。结对帮扶后,工作队提出各种助农方法,帮助村民促进销路。

2017年底,中国太保寿险甘肃分公司帮助当地建立起了“马耳峪村农民互助合作社”微店,参与网店设计、苹果创意包装到宣传册设计、物流等各环节。2020年,甘谷县的苹果、花椒、辣椒等农产品在中国太保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彩虹平台上线,进一步畅通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渠道, 调动公司员工、业务员、客户的庞大群体,为当地农产品开通一条长期稳定的销售线,实现消费帮扶。

“这两年苹果售价比原来提高了6-8毛钱每斤,也再没有滞销、被压价的情况”,多名马耳峪村村名向记者介绍道,其中一位村民还提及,近两年,除其自身所有约十亩地,还额外承包了村民的8亩地种苹果。

再进一步,还要授人以技。目前,中国太保寿险帮扶工作共服务新疆、甘肃、云南、四川等 19个省份的77个重点村,各村各有特色。在此背景下设立的“结对帮扶地区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为各帮扶村提供交流平台与经验,拓宽村民视野,乡村振兴思路更加清晰。

此次调研中,蓝鲸新闻记者观察到,在马耳峪村,保险机构已探索出一条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消费帮扶、捐资助学等方面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到发挥保险主业,以保险兜底风险,以健康服务防范风险的乡村帮扶全路径。马耳峪村的帮扶故事,也是保险机构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案例之一。

乡村帮扶是金融机构写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内容之一,机构落笔,要落地到村,落实到人,将文章做实、做细,继续谱写乡村振兴的鲜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