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投行业务“翻车”:项目实控人变更未及时报告遭上交所警示,今年IPO撤否率10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6月13日讯(记者 胡劼)近日,因在新疆百花村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百花医药”)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过程中存在实控人变更未及时报告及披露的违规行为,上交所对平安证券以及保荐代表人张伟龙、韩鹏采取监管警示措施。

百花医药于2023年3月向上交所提交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平安证券为该项目的保荐人,张伟龙、韩鹏为指定的保荐代表人。

经查明,2024年2月4日,华凌集团投资控股(新疆)有限公司(下称“华凌控股”)通过向百花医药直接控股股东新疆华凌工贸(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华凌工贸”)增资6亿元,持有华凌工贸54.55%的股份,成为百花医药的间接控股股东。

米在齐是华凌控股唯一股东,同时也是百花医药实际控制人米恩华、杨小玲夫妇之子,本次增资后,米在齐间接持有百花医药20.83%的权益,该变动导致百花医药实际控制人由米恩华、杨小玲变更为米在齐、米恩华、杨小玲。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2月21日,百花医药获知控股股东华凌工贸工商变更信息,次日告知保荐人平安证券。但是直到3月6日,平安证券才将实际控制人变更事项上报审核业务系统。

上交所表示,保荐人在获知发行人实际控制人变更相关事项后,未按规定及时报告并申请中止相应发行注册程序,履行保荐职责不到位。张伟龙、韩鹏作为保荐代表人负有直接责任。

此次警示也反映出平安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存在未及时有效进行信息披露的执业漏洞,保荐业务执业质量有待提升。

记者梳理公开数据发现,不论是从自身的业绩贡献率,还是券商之间的业务竞争实力来看,投行业务都不是平安证券的强项。

今年以来,平安证券主承销合计收入0.19亿元,仅占0.9%的市场份额,且该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全部来自增发项目,IPO项目暂且“颗粒无收”。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IPO撤否率100%的有10家券商,平安证券就是其中之一。由其保荐的浙江金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四方伟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IPO项目目前均已撤回。

图片来源:Wind

投行业务对平安证券自身的业绩贡献率也较低。2023年,平安证券营收净利双降,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105.56亿元,同比下降21.28%;归母净利润41.17亿元,同比下降7.44%。分业务情况来看,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8.61亿元,贡献超三分之一的营收,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和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8.84亿元、3.82亿元,均不足营收的十分之一。

当前,监管高度关注券商投行业务执业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日益凸显。“两强两严”基调下,持续压实中介机构责任。4月12日,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提出,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回归本源、做优做强,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有券商分析人士预计,券商投行业务监管趋严态势或将持续。随着IPO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常态化,监管审核对发行人财务、内控规范程度以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进一步推动券商投行业务展业更加规范,降低因投行项目质量不足等产生执业合规风险。(蓝鲸新闻 胡劼 hujie@lanjing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