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Q1:季度GTV逼近千亿,规模扩张仍重于盈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29日,滴滴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滴滴2024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49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14.9%,增速相比2023年同期有所放缓;净亏损为11亿元,归属普通股东亏损14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调整后的EBITDA利润为16亿元,EBITA利润为9亿元。

按业务板块划分,国际业务增速要远超中国出行业务和其它业务。财报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业务部分的收入为人民币445亿元,同比增长14.1%;国际业务部分的收入为人民币24亿元,同比增长43.9%;其它业务部分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6.5%。

业务数据方面,滴滴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平台订单量量达到37.46亿笔,同比增长30.3%。其中,中国出行业务订单量增长27.1%至29.54亿笔,国际业务增长44.0%至7.92亿笔。

同时,滴滴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平台总交易额(GTV)达到人民币922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中国出行业务GTV增长21.1%至714亿元,国际业务GTV增长51.4%至208亿元。

这意味着,滴滴核心平台及各业务分部GTV的增速均超过对应的收入增速。对滴滴来说,规模扩张、提升市占率的重要性仍然要超过货币化,要想保持住扭亏为盈的趋势,滴滴只能从进一步降本上想办法。

但同时,GTV与订单量的比较增速也出现差异:中国出行业务订单量增速高于GTV,订单均价有降低趋势;国际业务订单量增速低于GTV,订单均价有提升趋势。中国出行市场的竞争烈度明显要高于滴滴所进入的海外其它市场。

成本方面,滴滴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成本同比增长11.4%,低于GTV和收入增速;运营和支持费用、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速分别为16.3%和15.7,均高于整体收入增速;但研发支出则同比降低15.2%,财报称这是由于智能汽车业务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完成出售给小鹏汽车;一般及行政开支再次下降8.5%,降本仍在持续推进。

此前的2023年滴滴已经首次实现年度净利润转正。而本季度滴滴再次净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亏损人民币18亿元,这是由于公司持有的小鹏汽车股价变动所致,这也是滴滴智能汽车业务出售给小鹏汽车的结果所致。

不久之前,滴滴刚刚进行了一项重要的人事调整。5月19日,滴滴发布内部全员信。信中提到,程维决定升任柳青为公司永久合伙人,柳青不再任公司董事和总裁,公司未来不再设总裁岗位。柳青分管的部门和职责不变,会继续担任公司首席人才官,专注在公司人才、组织建设及社会责任工作上,并继续向董事长兼CEO程维汇报。

本季度财报滴滴再次披露了这一变动,并且任命公司CFO卓越为董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