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的逻辑真的变了:租房或成新趋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大家都不买房的另外一头,则是还有很多人户分离的人,一辈子都买不起房。

政府要建的“廉租房”,几十年都没有建起来。现在,恰恰是最好的时机。

换句话说,通过政府“出租”的方式。是现在房地产破局的最佳方案。

曾经,买房是大家的刚需。

想想我们为什么要买房子?

大多数人无怪乎是这几个原因:

第1, 住着稳定,免得被房东赶来赶去的;

第2, 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与房子绑定;

第3, 房子会增值。

如果这三个原因都变了之后,你还会买么?

当房子大家不再认为会增值。

当租与买同权之后,买房就不再是刚需。

而且,只要你愿意,还可以永远地租下去。

显然,租比买香多了。

在上海,买个房,动辄要上千万。但每个月两千多块钱,就可以拥有一套功能齐全的套二的廉租房。

相信,大多数人更愿意去租。

数亿的人口分离的人,也可以实现“有房”的梦想。

只是现在的廉租房还太少。

在卖块地就有大笔收入入账的情况下,政府是没有兴趣去搞廉租房的。

现在,政府有望“有建制”地推动廉租房的建设。

甚至于是,不用去建,直接去接盘好了。

前几天,还有一个朋友在说:房价跌到一定程度。政府会通过印钱的方式,来接盘。

最近,央行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通过提供“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的方式,来推动廉租房的建设。

具体而言,“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指的是对

于企业或事业单位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用作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或者住房租赁企业批量购买存量闲置房屋用作保障性或商业性租赁住房长期持有运营的情况,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这类贷款,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

央行已批复总额1000亿元的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支持8个试点城市购买商品房用作长租房。这8个试点城市包括天津、成都、青岛、重庆、福州、长春、郑州和济南。

这笔千亿级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的年化利率约为3%,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贷款渠道主要为国开行、中国银行等7个国有银行。

同时,央行为这笔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设定了“红线”:只能购买住宅类商品房(含产权型人才房/公寓),不允许收购商办公寓。购买时必须对标的项目进行“整栋、整单元”收购,原则上不允许收购零散房源。

自2023年3月开始,8个试点城市已经开始寻找合适的房源并上报。这其中,试点城市之间需要比拼速度,因为这笔贷款并非定额分给8个城市,而是依据项目条件来分配,“先到先得”。

已有城市如青岛、福州等通过“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购买了商品房,纳入保租房,并对外出租。一些城市通过城投平台作为借款主体,购买了城投体系内的现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化债压力。

这笔借款期限长达30年,只要租金能够覆盖利息,基本可以被看作永续债,只付息、不还本。这种安排既能有效缓解城市政府筹集保租房的指标压力,又能减少当地的商品房库存。更为重要的是,短期内,地方政府能够通过城投平台融到一笔钱,缓解现金流压力。

听闻央行批复住房租赁团体购房贷款的消息后,多家开发商也纷纷行动起来,希望争取让地方政府收购其在售的滞销或尾盘项目,目的是变现。然而,这并非一件易事,需要考虑地方政府是否有意愿收购城投体系以外的项目,以及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打折出售。

央行的这一支持计划对于促进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稳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试点城市逐步落实方案,相信将有更多的城市受益于这一政策,为住房租赁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

##主动权益基金何时能再次跑赢市场# ##创指领涨指数,赛道股集体反攻# ##光伏板块持续活跃,公元股份3连板#

$房地产(931775)$$贵州茅台(SH600519)$$宁德时代(SZ3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