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五林研究:为什么总是输拳的人喝酒?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处于饥饿状态。没有充足的食物可以让人填饱肚子,更不用说用食物原料酿成的美酒了。

走进中国白酒学院郭五林文化大师工作室
所以,如果仅有少量珍贵的美酒,那到底该谁喝就成为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如果有酒自己喝,那自然无法结交朋友壮大团队力量。如果有酒都给别人喝,那又无法让自己享受生活的快乐。

所以,人们发明猜拳、行令、投壶、掷骰子等方式来决定输赢,确定那珍贵的美酒的去向。可是在这样的博弈中,酒到底是该赢家喝还是该输家喝呢?

如果说酒是天之美禄,人间琼浆,那当然应该给赢家喝。可要是主人老是成为赢家呢?那酒就无法发挥结交朋友的作用了。如果说酒是“烂肠之药”、“生病毒物”,那当然应该给输家喝,可要是客人老是成为输家呢?那酒反而成为得罪朋友的引线了。

处理这样一种两难关系,我们祖先发明了很好的游戏规则——输家喝酒。输家喝酒是中国人喝酒的普遍习惯,除非修改游戏规则,否则都是输家喝酒。输家喝酒可以算得上是酒桌宪法了。

可为什么要输家喝酒呢?这个习惯,很多人迷惑不解,也长期困惑着我。

最近这些年,研究中国酒文化,慢慢发现,所有的文化习惯,都要从历史的起点处、人类的发源处、文化的诞生处去寻找支持。

人类社会最先是母系社会,主要靠女性采集植物干果和水果、挖掘植物块茎或结实维持生命。进入到父系社会之后,人们发明了石刀、鱼网、弓箭等工具,人们获得肉类的机会增多了,尤其是弓箭的出现,使人们能远程攻击鱼类和兽类,获得较多的肉类食物。

用弓箭射杀猎物,往往是强壮的男人的事情。这些身强体健、箭术高超的男人射杀到猎物后回到部落所在地,由长者或自己将猎物分给大家。为了部落的发展,往往先分给那些没有能力射杀猎物的老、弱、病、残、妇、幼、孕。

当粮食出现后,粮食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射箭打猎不再成为男人普遍需要的本事。射箭的本事主要用于军事战争。从事粮食种植的男人们的射箭本事便逐渐演化为游戏技能。射箭这种技术也演化为投壶游戏。

常见的投壶游戏就是比赛双方用一个壶代表猎物,放在比赛双方面前约四五米的地方,比赛双方的主射手各持四支箭,双方的啦啦队或者亲友团在两旁观看。双方的主射手将手中的箭投向壶中,以将箭投入壶中多者为赢家。

赢家将酒端起来,递给输家。输家很惭愧地跪下,很客气地接过酒,口中说:“感谢你送酒给我喝(谢赐!)”赢家很大度地说:“请喝酒”或者说“承让”。
输家喝酒的实质是扶贫济弱。

父系社会的强者将打到的猎物分给弱者食用,农耕社会的赢家将赢到的美酒给输家喝。其形式一脉相承,其理念一以贯之。这也算是酒桌子上的精准扶贫吧。输家获得美酒,赢家获得喜悦。真正是各得其美,两全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所以中国的酒文化,在制度设计方面上非常先进,符合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享乐的原则。也难怪中国的酒文化能推广到庙堂之高,也能普及到江湖之远。至于后来酿酒技术发达,酒产量增多,酒成为普通消费品后,酒醉他人则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策略,增加了很多用途,那是后话。

(文/郭五林,四川轻化工大学教授、中国酒文化研究专家、品牌传播网智库专家)

编者:划拳是中国民间的文化。天南海北的民间大众都很流行。有的地方有些演变形式。但划拳是一种平等,友好,和谐,更加是一种尊重对方的交流对话。当下的美好生活,都值得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