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中国又出了一位企业战略大师,王传福实至名归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个大国要如何转变成强国呢?我认为至少要在军事、科技、文化以及经济上有所建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国与大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只要一个国家能诞生更多的优质的全球500大公司,那么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必然会登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在互联网行业,中国曾诞生了马云这样的传奇人物。在如今的新能源行业,庆幸的是我们又拥有了王传福这样的“前瞻战略家”!

如今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家大战略”,行业可谓正当时!比亚迪作为当下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公司,于是互联网上就有了该如何评价王传福这一话题。

对于王传福的评价,我很早之前就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王传福是中国商场近二十年不世出的企业战略大师和前瞻实业家。

中国有句古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认为这话放在王传福身上,显得很是贴切!

早在2010年的时候,王传福在商业上就表现出了超前的眼光。那时候王传福参加了央视的一个访谈节目。

在节目中,王传福坚定地认为,我们不应该盲目追随国外那些固有的汽车观念。他提出,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做垂直整合!这一观点在当时可能被视为另类,但如今看来,却是极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的。

难能可贵的是,王传福不仅在战略规划上深思熟虑,在实施步骤上也表现出稳健和务实。他深知,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因此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推进。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能在这个时代“横空出世”,这与王传福在战略上的超前布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这里简单为大家梳理了一下比亚迪这几年在技术上的路线规划图:

2001年,王传福带领比亚迪开始研究新能源汽车路线与技术。

2004年,比亚迪携首款混合动力概念车ET亮相北京车展,种下了全球插混的第一颗种子。

2008年,搭载第一代DM技术的全球首款量产插电混合动力汽车F3DM正式在西安下线,标志着中国车企成功打破日系的技术垄断,开创了插电混动技术路线。

2013年,第二代DM技术率先搭载在秦DM、唐DM车型,百公里亏电油耗5.9L,加速性能媲美百万豪车。

2018年,第三代DM技术首搭于全新一代唐,百公里亏电油耗4.3L,解决了亏电状态下油耗高、动力不足的问题。

2021年,第四代DM技术实现了百公里亏电油耗3.8L,开创油耗“3”时代,中国品牌第一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

2024年5月28日,王传福推出第五代DM技术,实现三个全球之最:全球最高量产发动机热效率46.06%,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全球发动机技术的引领者;全球最低的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开创油耗“2”时代,再一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全球最长的综合续航2100公里,是燃油车的3倍。

除了王传福为比亚迪规划了清晰的战略蓝图外,比亚迪对技术的极致追求,也让比亚迪在这个时代显得更为“耀眼”!

比亚迪,作为一家以技术驱动的创新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王传福曾多次提及比亚迪拥有一个独特的“技术鱼池”。这个“技术鱼池”是比亚迪长期积累、培育的技术储备库,里面包含了众多核心技术,如刀片电池、DM技术、e平台3.0、云辇、易四方、DiLink等。这些技术都是比亚迪在研发过程中精心培育的“鱼”,当市场需要时,比亚迪就会从中捞出一条来,将其应用于产品之中。

美国已故投资大师芒格就十分欣赏王传福,这也是巴菲特为什么要投资比亚迪的根本原因。芒格曾如此评价王传福,王传福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知道如何亲自动手制造东西,更接近本源。

坦白说,我以前不太理解为什么芒果说王传福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结合体?现在终于知道了答案。

爱迪生的角度来看,他作为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以亲自动手制造和接近本源的精神著称。这种精神与王传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践不谋而合。王传福带领比亚迪,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打破了传统汽车的性能、安全和油耗标准。

从韦尔奇的角度来看,他作为通用电气公司前CEO,以卓越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能力著称。这种能力在王传福管理比亚迪的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尤其是体现在王传福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上,基本上踩对了所有关键节点。

目前,比亚迪插混车型累计销量超360万辆,插混销量全球第一。前不久比亚迪更是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这预示着全球插混进入由比亚迪领衔的中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