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盘心有余悸,2022年房地产何去何从?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1年大崩盘

本周二房地产相关股票大涨,主要是源于黑龙江省住建厅最新会议中,用到了“增强房地产消费意愿”等比较积极的字眼,这给市场又带来了一些想象空间,可能因为关注度太高,目前这篇新闻稿已经被撤下。类似消息只会对市场短期产生扰动,第二天基本都跌回去了。今天的文章想谈一下我对房地产的看法。

今年房地产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暴雷一个接一个,但都是民营企业。造成的影响是下半年开始连续几个月商品房销售下滑,二次集中供地土地流拍率上升,趋势与2008年、2014年类似。从二次集中供地成交地块归属来看,民营企业更多持观望态度,央企和地方国企托底现象较为明显。

股价反应实体。短期来看,目前房地产基本是由偿债能力来定价,简单来说就是参考美元债价格。美元债综合反应了地产的政策环境和各家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债务兑付困难造成多家房企被下调信用评级,而部分优质房企迅速展开美元债回购。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PE*PB的综合估值与美元债价格基本对应。

地产股有多惨,今年持有港股地产坚信价值投资的小伙伴基本上都已经怀疑人生了,现在恒大的市值是198亿港币,市净率是0.09倍,1元的净资产,只有9分在市场上交易。世茂集团0.18倍PB,雅居乐0.25倍PB,富力地产0.11倍PB,奥园0.2倍PB等等。这种估值全世界独一份。


为什么会崩盘?

今年房地产为什么会崩盘? 非常简单的供需关系就可以解释。

2015年随着房地产去库存和棚改货币化,房地产的涨价潮开始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线、三四五线城市扩散。恒大和融创率先捕捉到这个机会,在15年16年疯狂加杠杆拿地。到17年这俩企业得到丰厚的回报,且大部分都来自于土地升值的回报。

在2017年地产行业流行一个逻辑,在白银时代,大企业吃掉小企业的份额,也就是头部大企业市场占比越高将会活得更滋润。然而实际情况却相反,排名11-50的企业幡然醒悟,在2018-2020年开始狂加杠杆,激进扩张,销售增速要快于前十的企业,大企业份额反倒下降,竞争恶化。另一方面,限价、调控等政策更是压制了需求。一来一回,需求被压制了,供给恶化,到了今年水龙头一收紧就都崩了。

为什么排名11-50的二线房企拼了命的买地扩张?因为恒大融创的财富创造效应让所有人都眼红了,想要复制恒大和融创的成功。

我们知道地产行业十倍杠杆已成为行业标准,这只是表面的一笔贷款,还不包括桌子底下的东西。虽然房企通常出售房屋时,毛利润确实只有10%,勉强能支付给员工。但时只要房价上涨10%,房企的自有资产就可以直接翻倍,而且是纯利润!

知道为什么碧桂园16-18年股价涨47倍么,因为他们的资产确实增长了这么多。资本市场看到销售业绩爆发后就兴奋了,开始用计算机摁出未来的销售成长,16年加杠杆的17年股价大涨,17年加杠杆的18年股价大涨,18年加杠杆的19年股价大涨,19年加杠杆20年股价大涨……资本市场只会煽风点火、推波助澜,股价的上涨其实在鼓励企业加杠杆,就跟猪周期价格在高位时,中小散户都拼命养母猪一样。

而今年暴雷的企业,基本上都是17-19年后知后觉开始加杠杆的,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任何泡泡在破灭之前都是吹得又大又漂亮。


展望22年地产市场

地产市场是否见底必须看“三底”——政策底、资金底、市场底。

政策底—管理层不会再推出更加严苛的打压政策。

资金底—市场宏观环境转向宽松。

市场底—市场不会再有更坏的预期。

12月召开的中央ZZ局会议提出“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叠加上个月按揭开始放松,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这就是政策底,不会再推出更加严苛的政策。

在具体的政策层面还沿用了此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新增了“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随后12月6日的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这就是资金底了,货币宽松将会延续到明年一整年。

12月3日恒大集团发布了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广东省政府表示将向该集团派出工作组,以帮助应对债务危机。此前有人预期百强地产要倒闭一半,现在管理层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政策也会从多方面多角度改善,而对房地产系统性风险最敏感的美元债价格也触底反弹,可能这就是市场底了。

那地产见底后是否能转身向上了呢?可能也并非这么容易。

一是整个地产行业红利周期已经结束,蓝海转向红海。

这源于人口结构这一“灰犀牛”因素。人口因素虽然是慢变量,但这一轮相较于过往的显著差异是,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长期拐点或已出现。根据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显示,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见顶,往往预示着房地产总需求见顶:日本这两者的顶点几乎同时在1995年至1996年出现,而韩国二者的顶点相差约四年。虽然中国总体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在2010年就已见顶,但因当时城镇化率只有50%,因此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见顶的时间延后至2019年。

所以中长期来看,地产行业将会进入新阶段,消弱金融属性,回归制造和消费属性。

过去几年的地产,虽然房屋售价一直在涨,但是成本涨的更快,造成毛利是被压缩的。原因是前几年绝大多数地产企业都是激进的杠杆操作,激烈的竞争和无序的扩张,导致土地越来越贵,房子售价却是被限制,毛利被严重压缩了。

今年有两个政策有望改变这种局面,促成土地价格下降。

一是“三道红线”,是指2020年8月住建部、央行召集房企开会时提出的三个监管要求——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现金短债比不得小于1倍。而“踩线”数量越多,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降杠杆压力越大,政策的出台让不少企业的财务情况得到改善。另外土地购置金额不能超过销售额的40%,且买地金额含公开市场拿地+收并购方式拿地,如果不满足,就会被限制融资。这会导致很多地产企业退出土地竞争,整体规模略有下降,对土地的需求降低。

二是集中土地拍卖,提高了透明度,抑制地方政策的暗箱操作空间,削弱地方政府面对地产企业的优势地位。另外集中释放“土地供应充足”信息,稳定地价,稳定房价。

这两个政策之后,第二轮土拍明显降温,拍卖土地的预期毛利回升,这就预示着,地产股的“逻辑”开始逆转。

实际现在的反倒供需关系逆转,需求端调控政策有所松动,供给端好几家企业暴雷,应该是救不活了,活下来的企业很多也不敢再扩张了,反而供需格局变好了。

最后,地产企业还可以转型。

比如广宇发展转型绿电运营,虽然绿电运营的商业模式还不如地产,但是符合碳中和的时代主题,股价涨了5倍。

又比如奥园美股或者鲁商发展转型医美,虽然医美赚的钱还不如卖一栋楼赚的钱多,但是市场喜欢,股价也涨了三四倍。

说简单点就是,就是靠生意模式的切换或来提升估值。放弃扩张、提升毛利润,优化资产负债表、削弱金融属性、恢复消费属性,是地产行业和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