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也有病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听说过 “穷忙族”、“月光族”、“啃老族”等,同时也了解现代绝大部分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你恰好属于上述的“某某族”,不就说明你的财富也有病了吗!

其病症主要的体现为:家庭保障不足、收入来源单一、资产流动性过低或过高、盈余状况不佳、投资目标不明确、负债比率过高等等。

作为在城市中忙忙碌碌的我们,要避免以上现状,解决之道当然是学点科学的理财知识和财务管理。

也有人经常会这样想:我现在收入不高,没有存款,家庭支出比较多,没办法投资理财。其实越是月光穷忙,越是负债,越应该尽早开始学会理财。月光也好,负债也罢,本质都是一种“财务病”,病因就是错误的金钱观,学习理财恰恰是治疗“财务病”的药方。

很多人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工资只有几千元,那时候一定会想,等我月薪上万就好了,就能存钱,生活就会很滋润了。但结果往往是真到了月薪过万的时候,还是没有结余,甚至开始有负债了,因为除了必须的开销之外,也许还想着去买一些奢侈品、名牌手表、一些不理智的消费。

甚至我们看到很多人中了彩票一夜暴富,但几年后生活就又穷困潦倒了。想想身边认识的朋友,有没有拿着比你高几倍的收入还天天喊穷的,其实有时候不是他们装,而是他们真的“很穷”。

从本质上来说,贫富的差别,其实还是思维方式和投资能力的差别。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小事开始做起,比如先储蓄再消费。

假如你月收入只有1000元,你至少可以存下10%,100元,剩下的900元再去消费,这和你拿着1000元去消费,想着我剩多少存多少,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其实大多数人的认知都存在着一个问题,他们认为收入-支出=结余。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支出=收入-结余,利用结余的资金进行积少成多的投资。

既然说到投资,那一定离不开资产。投资的底层逻辑其实就是对资产管理。资产就是一切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东西,比如房子、车子、桌子、椅子、电子产品、股票、基金等。

在《小狗钱钱》书里面将支出分为好支出/坏支出,那同样资产也有好坏之分,根据资产的内涵【现金流】,那大概可以把资产划分成生钱、耗钱和其它资产。

生钱资产:持有期间能给你【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入的东西,属于好资产,如持续分红的股权。

生钱资产不但在你持有期间能赚取确定性很高的净现金流入,还可以在未来你卖出的时候赚价差收益,由于生钱资产内在价值高,生钱资产的价格长期来看也会不断的上涨。生钱资产会为你带来净现金流和价格上涨双重收益,所以长期来看生钱资产的收益率也会更高

生钱资产的特点决定了生钱资产是一种【无论价格涨跌都能赚钱】的资产

耗钱资产:持有期间能给你【持续】带来净现金流出的东西,属于坏资产,如豪华汽车。

你拥有这种资产,就很难再停止工作了,因为你需要通过工作赚钱去养这些资产,而有一些耗钱资产,未来价格也是确定会比买入价格低的,那亏损就更大了,比如私家车每年的折旧是确定的。

为什么那么多明星,事业如日中天时赚了那么多钱然后结局却惨兮兮呢?因为他们有钱之后把钱都换成了耗钱资产,如奢华的生活、豪车、豪华住宅等等,且他们的耗钱资产规模过于庞大,这些耗钱资产会把他们的现金钱源源不断的带走。

其他资产:持有期间产生的净现金流为0的东西

典型的如黄金,因为黄金没有产生现金流入,它的价格涨跌很难预测,并且即使涨价了卖出也是赚到一次性的收入,不可持续,所以巴菲特一直对黄金投资无感。

当然有些耗钱资产也是我们的必须品如房子,任何一个家庭都需要一个温暖稳定的住所,这也是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但如果要走出穷忙月光的魔咒,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学会用生钱资产为耗钱资产支付,讲好资产和坏资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当你的生钱资产能覆盖你的耗钱资产的支出时,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控制当前消费,学会延迟满足也是我们有所成就的必备品质!

最后聊聊什么是财务自由?

想想如果我们处于生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即非工资性收入)>生活支出的状态,这时我们就不需要依靠工资生活的时候,要不要工作是不是我们可以自己说了算了。

我们很多人为什么没办法停止工作?那就是还没到达这个状态。

当某一天你的生钱资产产生的非工资收入完全可以覆盖你日常总支出的时候你就实现财务自由了。

绝大大部分普通人或者说中产阶级家庭的资产主要是耗钱资产,几乎毫无任何生钱资产可言,生活唯一的经济支柱就是工资,所以没办法停止工作。

但绝大部分富有的人的收入主要来自生钱资产,他们生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完全能够覆盖各种支出,所以这就是富有人群的秘密武器。

在城市中拼搏赚金的我们,还是必须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坚决不能做“财富病人”。我们可以暂时“穷”忙,但我们不能一直穷忙,一代二代代代不息,穷得莫名其妙最可耻。从现在开始,让自己拥有正确的思维,先储蓄,再消费,开启自己的投资步伐,增加自己生钱资产的比例,为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