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概念股一览List2:国企就没有脱壳动力吗?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回复:4喜欢:16


                  国企就没有重组动力吗?
                           
     谈及借壳重组,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民企,国企pass掉,早年经验确实如此,国企脱壳的意愿不强,导致失败的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甚至前些年很多国企重组,壳被直接注销了,比如广汽合并长丰,广药合并了白云山A等。

    有民企肯定是首选,但民企数量不足,符合条件的更少,还有就是事情正在发生起变化。壳资源价值巨大,又逢国企改革之机遇,国企现在也开始重视壳的价值了,去年重庆国资—太极集团就采取了脱壳的策略,太极集团展开资源整合,其旗下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桐君阁。大股东选择了以太极集团为核心进行整合,但没有注销壳公司,而是置出西南药业和桐君阁的资产,整合到一个上市公司去,卖壳给民企。
     首先是西南药业率先停牌,被蓝宝石生产商$奥瑞德(SH600666)$     借壳。停牌前股价低迷,长时间徘徊在7元上下,重组后到去年升至50多元的高点。太极集团不仅直接拿到4个多亿的现金,还保留了少量的持股,去年末,公司在40多元的高位只减持了其中的400多万股就套现1.6亿巨款。
      太极集团旗下的另外一个壳—$桐君阁(SZ000591)$     ,也没浪费,跟央企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洽谈,达成一致,置入后者旗下的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再次成功卖壳,再赚一笔。两次重组都包括了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股份转让以及募集配套资金四个环节,且标的都是热门行业,可见国资认真起来,眼光也是蛮毒辣的,不要再说国资没卖壳动力了;
     而8年前同样是在西南地区,2008年前后攀钢进行资产整合旗下也是3家上市公司,但只是简单的换股合并,两个壳被注销,ST长钢和攀渝钛业这两个壳白白浪费掉了。
     可以看出,时代在进步,国资的经济意识在觉醒,而且越来越多的例子出现,今日,今日刚刚复牌的$百花村(SH600721)$     是新疆建设兵团旗下的上市公司,不也是脱壳给民企了吗?
     其实,何止是百花村,央企脱壳已经正在不断上演,央企恒天集团卖壳*ST海龙00677中海海盛600896的大股东央企让位民企了;$黑化股份(SH600179)$      的大股东也是央企的中国化工集团,也在筹划卖壳,前几日关注中色股份的时候,发现其大股东旗下还有另外一家上市公司东方钽业,没想到这么快就停牌寻求控股权转让了。
     不少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很多,但各有用途,行业不同,整合的概率不大。当前正值央企合并的浪潮,而合并的原则之一就是主业相似,这么一来,同业上市公司就碰撞了,不仅没必要,也面临同业竞争的问题,整合或脱壳的概率就较大了;
    其中,重合度最高是估计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中国中材集团的合并了。两者合计居然高达12支A股上市公司和2支港股公司,在A股应该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基本集中在水泥、纤维、玻璃等建筑材料上,重合度极高,颇值得期待。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旗下有洛阳玻璃600876、北新建材000786、中国巨石600176、方兴科技600552、瑞泰科技002066,年前还介入ST狮头600539,其公司市值相对较大,而中材集团旗下的天山股份000877、祁连山600720、宁夏建材600449、中材节能603126、中材国际600970、中材科技002080市值基本都不大;在港股,前者还有中国建材03323,后者有中材股份01893;
      另外一个就是五矿集团,旗下A股有五矿发展600058、五矿稀土000831、中钨高新000657、金瑞科技600390、株冶集团600961、H股有五矿建设00230、五矿资源01208;另外其与中冶合并,中冶集团下除中国中冶股份,还有锌业股份000751、ST美利。         2016.02.16

全部讨论

2016-08-29 10:33

画风说变就变,2月份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民企壳还是不二的热门,国企壳深受鄙视,可这半年来,反而是国企壳风起云涌

2016-08-29 10:29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和中国中材集团的合并获批,后续整合是大概率的,只是时间不确定

2016-03-02 22:53

虽然国企的壳让位民企占比确实少,但您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赞助5雪碧。重庆的做法和黄奇帆的理念有很大关系,地方官员里面熟稔资本市场的没几个(黄是佼佼者),而大部分的国企壳是地方国资的。狮头的股权转让也映证了市场在起变化,虽然是少部分(长城信息和长城电脑仍是2合1注销1),至少说明对国有资产资本实现形式多样化的认识有进步。
我依然认为从投资(touji)角度看,搞壳股还是应该选概率大有想象力的民企为主,当然对国企的壳也应适当关注,不过不是每个地方主官都像黄奇帆那么机灵。在去年,我关注并买入了ST景谷,多么优质的壳啊,然而地方国资限定了种种股权受让条件:总资产不得低于10亿元,连续三年盈利,需在景谷当地投资2至3亿元,且保证3年内不将注册地迁出(税收哪个地方都想要)。接盘方出来了,小康控股。目前看很大概率注入矿业资产,钱倒是没亏,但毕竟低于预期,虽然常说把预期放低。
期待更多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