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智能加入AI应用之战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3

5月22日,百川智能发布最新一代基座大模型Baichuan 4,并推出成立之后的首款AI助手“百小应”。意味着国内六家大模型独角兽都已完成模型加应用布局。

作为一家2023年4月成立,同年10月完成3亿美元A1轮战略融资,创立半年便已跻身大模型独角兽行列,创下国内大模型初创企业最快记录的公司,公司旗下AI应用“百小应”却姗姗来迟。不过好在,如今百川智能总算拼上了大模型应用这块拼图。

作为百川智能旗下的首个AI应用,“百小应”身上也有着创始人王小川的基因,在搜索能力上见长。王小川先后主持开发了搜狗搜索、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等产品,虽然“百小应”为ChatGPT类应用,但它除了可以回答各种问题,速读文件、整理资料、辅助创作等,还具备多轮搜索、定向搜索等搜索能力,同时支持语音输入。

所谓多轮搜索,指的是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百小应能逐步解析,解锁问题的核心答案。根据官方的表述,相比单轮搜索,在市场调研、产业分析等复杂场景下,多轮搜索能够有效地获取更专业、更有深度的信息。而定向搜索则能让百小应精准定位问题领域,直接访问权威站点,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关信息。

从百小应页面提供的信息来看,百小应支持同时上传20个文件,且每个文件不超过50M。支持的文件格式也包括了pdf、text、docx等常见格式,同时还支持上传图片。不过,百川智能并未公布百小应支持的上下文长度。

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百小应网页版单个文件仅能上传约1M的文件。华尔街见闻尝试上传一个大小4.4M,150多页的PDF文件时,页面显示“总内容已超可支持常读303%,请删除部分文件”。多次测试中,仅有2个1M以下的文件上传成功。

在各种能力方面,百小应的性能和其他同类应用表现相似。可以分析总结文本,也能通过搜索来集成答案,可以帮忙制定旅行计划,图片描述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

百小应的背后,是百川智能新发布的Baichuan 4。据介绍,Baichuan 4相较Baichuan 3在各项能力上均有极大提升,其中通用能力提升超过10%,数学和代码能力分别提升14%和9%,在国内权威大模型评测机构SuperCLUE的评测中,模型能力国内第一。此外,Baichuan 4还具备行业多模态能力。

显然,在多模态大模型GPT-4o发布后,整个行业正迅速跟上多模态的步伐,将Agent作为未来的方向之一。

百川智能同日宣布,即日起,MaaS的新用户可以获得1000万免费token。同时,支持Code interpreter、RAG内建工具和自定义工具调用的Assitants API正式开启公测,用户可申请免费试用。

随着百小应的出现,国内6家大模型独角兽(MiniMax、月之暗面、智谱 AI、百川智能、零一万物、阶跃星辰)都已实现模型加应用的“双轮驱动”模式。

今年4月,李彦宏曾表示,创业大模型公司采取“双轮驱动”模式,既做模型,又做应用,并不是一个好的模式。他认为,在资源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同时做两件事和只做一件事哪个成功率更高不言自明。

不过,创业大模型公司还是想迈过技术在应用上落地的这道坎。

声量最高的月之暗面推出了支持200万字上下文的kimi,MiniMax有海螺AI,智谱AI有智谱清言,零一万物刚推出面向C端的万知,阶跃星辰则有跃问。

如今,国内六家大模型独角兽都推出自己的AI应用,也意味着大模型之争已经从技术走向应用,对于未来如何商业化也要有具体思考。一场激烈的竞赛,已然开始。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全部讨论

05-23 16:40

这个用的是英博数科的算力吧$鸿博股份(SZ00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