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关于投资的一点体会:

过去,对于投资的企业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投入了很多情感因素。现在意识到这个可能说明自己在投资认知有一些问题。

首先,投资应该是理性客观的。也就是说把自己置于事外才可能理性评判。带有很强的禀赋效应很难客观。即使是自己声称客观也尝试客观都很难做到。典型的例子就是康得新。明明有很多质疑,但是因为持有它的股票,总是尝试从好的一面思考,试图证实或者证伪。实际上,如果一个企业有这样那样的质疑无法清晰地解释,那么就不应该继续持有 -- 投资是疑罪从有,股票是用来排除的。(借“唐朝”名言 -- 财报是用来排除的)。


那么怎么做到客观呢?对于资质一般的人来说,轻松达到很难。自己的经验是:首先要有认知。通过读书,学习得到这个认识。其次是实际,被咬一次胜过读书十年。还有就是日拱一卒。多分析财报,多看企业,特别是同一行业不同企业比较。慢慢地可能会有一点感觉。比如,保险行业,平安,太保,新华,人寿比较一下确实能够体会出不同企业的不同追求,特点和坚持。


做投资,这一关一定要过。特别是对以往优秀的企业一定要在变化中辩证地看。既看到其不变的东西,也看到变化的东西。通过变化不变看实质。比如,产品的产品力,质量,经营的效率,团队的建设,当然在这些上面是行业的变化。不要被感情牵累。顺便说一下,从康得新看出,大谈特谈家国情感并用来在企业经营中获益的,要小心 --- 反例就是华为的任正非,对用民族情绪获利非常非常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