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底部大反弹,基金该怎么选?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6

跌出来的机会,该出手的时候别怂!

老K在9月24日的《医药基金跌得是真惨,比半导体还惨!跌出了历史大底?》一文中,明确指出了医药已经跌出了机会,可以适当通过定投等方式逐步布局。

然后,在接下来的一周,医药生物板块就迎来了一波气势如虹的大反弹。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09.30

久违的大涨,引来了很多医药基金持仓基民的关注,更是让拿着资金,一直等着抄底的基民蠢蠢欲动。

持仓的基民最关心的是这波医药行情能涨多久,而想抄底的基民比较关心的是该选哪只基金抄底。

医药板块能涨多久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本文开头里面提到的那篇分析医药到历史大底的文章,答案基本就有了。

老K想说的是,反弹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肯定有很多波折,但是底部和向上的空间都是比较明确的,其他的我们只需要交给时间这个人生最大的导演安排。

今天我们来重点说说,医药基金该怎么选!

9月26日~9月30日当周,申万医药生物指数涨了4.48%,老K把成立满一年,当周涨幅超过5%的主动型医药主题基金用数据列了出来,具体名单如下图: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09.30,剔除C类等特殊份额

这算是第一轮海选了,当然如果你想买指数基金,这个比较简单,选择跟踪主流医药生物指数的指数基金就行了,指数基金和主动型基金不一样,基金经理的作用不是很大,但需要选择规模稍微大点的,特别是场内ETF,一定要选择规模大些,流动性好些的,这里老K就不去多说了,不懂的可以留言交流。

因为主动型基金的选择难度大,老K就跟大家详细地说说。

海选名单,可能很多基民都看不出来什么,我们再来加一些条件来筛除掉一些。

1、基金规模

经过这一年多的大跌,基金规模对基金的业绩影响比较大,这个事情应该深入人心了。

规模不能太大,当然也不能太小!太大了尾大不掉,缺乏灵活性,调仓困难,影响基金博取超额收益,百亿是个大坎,我们就把百亿定为上限。

规模太小又面临清盘风险,咱们起步最起码得1亿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1~100亿,本次底部反弹表现居前的基金如下图。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09.30,剔除C类等特殊份额

其实这一轮没筛掉几只基金,把规模大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工银前沿医疗股票剔除了,再就是几只规模不到1亿的迷你基金剔除了。

2、控制回撤能力

除了规模之外,这波下跌也让大家对基金经理的控制回撤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虽说医药基金近1年回撤的都比较大,但是你超过40%就真的不能忍了,考虑到近1年最大回撤集中在30%~40%的区间,我们把最大回撤超过40%的基金剔除。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09.30,剔除C类等特殊份额

经过海选和两轮细筛之后,是不是感觉看着现在的图,你都能找到近1年表现比较好,这轮底部反弹也比较有冲劲的基金了。

别急,我们还是得看看历史业绩的,主动型基金还是要仔细考察基金经理的长期历史业绩。

3、业绩表现

业绩需要考虑基金的成立年限、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任职时间、任职回报、任职年化回报等各方面的数据。

综合之后,具体名单如下图。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2.09.30,剔除C类等特殊份额

总的来说,在规模适中、控制回撤能力不是太差的情况下,我们主要就得考虑基金经理的任职经验和博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了。

老K写文章很少用色阶图,这篇之所以用,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各个类型的数据有个更充分细致的区分。

经过几轮的筛选,历史业绩优秀,本轮反弹也表现比较强势的基金基本上出来了,具体名单我就不去点了,你们可以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

免责声明: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能作为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以及基金组合的过往业绩不能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研究、分析和基金组合服务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敬请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