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新题材,产业链全梳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炒作的核心就是五个字:新质生产力。其实这段时间,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到创新药、新材料(化工)!再到今天商业航天概念也炒起来了,背后的逻辑都是新质生产力。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商业航天与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一起被列为新的增长引擎。

商业航天主要是波音星际客机这个概念,加上我们自己有2028双百双千计划的双重刺激。A股最喜欢从0~1的行业,今天还不是全面爆发。所以后面没有新题材的时候这个题材会被短线资金炒作。

商业航天是指利用商业模式运营的航天活动,旨在通过商业市场的方式开展航天技术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发射和应用。商业航天是中国企业有机会在全球占据重要一席的重要硬科技赛道之一。市场预期:2024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预计同比增长近50%,显示出市场的快速增长和对商业航天的信心。

对商业航天的各个环节进行简要说明:

航空材料和配件供应:是航空器制造的基础,包括但不限于特种钢材、铝合金、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需要具备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特性,以满足航空器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要求。

商业航天的三大板块:更早的梳理和交流

火箭制造:涉及到火箭的设计、制造和测试。这包括了推进系统、结构材料、电子设备等多个方面。

卫星制造:包括通信卫星、科学探测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等不同类型的卫星设计和制造。

发射服务和总装:指的是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服务,包括发射场的建设和运营、发射车辆的制造等。

卫星系统运用:涉及到卫星在轨运行后的管理和应用,如数据收集、处理和分发。

火箭成本构成的主要部分

火箭发动机:成本占比达到36%,是火箭成本中最高的单一部分。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可靠性,因此其设计和制造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工艺。

箭体结构:成本占比为28%,是火箭的主体框架,需要承受发射过程中的各种力学和热力学负荷。

电气系统:成本占比为21%,广义的电气系统包括了火箭的控制、遥测、通信等关键系统,是火箭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关键。

火箭制造的关键要素:相关企业如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等。

材料:包括中航系列、超导材料、特种材料等,这些材料需要能够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压力。

推进燃料:属于化工化学类,涉及到液体燃料、固体燃料等不同类型的火箭推进剂。

电子元器件:火箭和卫星上的电子设备需要能够在太空环境中稳定工作。

轨道姿态控制:涉及到卫星和火箭在太空中的姿态调整和轨道维持。

特种材料和制造配套

特种铝、特种钢:这些高性能材料对于制造轻质且强度高的航天器结构至关重要。

航发动力:航空发动机动力,对于火箭和航天器的推进系统非常关键。

爱乐达航天科技中航光电航天电器:这些公司提供航天器所需的各种配套设备和组件,如光学器件、电子系统、电源系统等。

特种材料——热控系统

光复材料、上海沪工中海达、航天辰光:这些公司专注于热控系统,该系统对于保持航天器内部温度稳定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面对太空极端温度变化的情况下。

卫星运营:中国卫星北斗星通华力创通雷科防务航天宏图:这些企业涉及卫星的制造、发射和运营,提供通信、导航、遥感等服务。

星载设备和应用:航天智装(星载IC):为航天器提供集成电路等关键电子组件的公司。

国博电子(星载TR):涉及星载旅行者(Traveling Wave Tube, TR),这是一种用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微波功率放大器。

中国卫通:涉及高轨卫星互联网服务,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

海格通信:提供卫星通信导航终端,以及北斗芯片及应用,后者是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航天环宇:涉及地面基础设施,如卫星地面站和相关通信设备。

振芯科技:专注于芯片技术,为航天器提供关键的电子组件。

中科星图:涉及卫星遥感应用,提供地球观测和数据分析服务。

组合从2023年12月22日开始,起步97100.28元,截止目前还略有几百元的亏损。节前的加仓还是带来了收益。目前组合持有300指数、500指数、50指数和短债。整体只有50指数还是亏损,其他陆续翻红。产生正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