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6回复:70喜欢:65

杂思瞎写

【幸存者偏差】

如果考虑幸存者偏差,多数投资的实际收益低到让人提不起兴趣。

股权投资,股票交易,教育投入,实业创业等等几乎所有广义上的投资都有这个问题。我们的视线很难不受其影响。

资管工作的一种窘境——到底追求更高风险收益比?还是追求更高收益?这个问题挺难的。

假设有两个投资机会

看似保守的A,50%概率赚10%,50%概率赚5%;

与之相对的B,50%概率赚30%,50%概率亏30%。

如果个人投资,很多人会选A,因为收益的总体期望更高,选A更理性。

现实是,A类投资人,B类群体失败者,B类群体优胜者,我们很难从市场里发现前两者所发出的声音,无论是媒体社区,还是职业投资人群体。B类优胜群体往往能发出更大的声音,占据更大的份额,获得更快的事业发展,只要运气还在。可惜这个运气成分投资人从外部很难辨识。

虽然从大样本或者长时间的角度看,风险就是收益,收益就是风险,但多数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验证和观察。这样,对于主动型管理人,在某个范围内,主动承担一部分额外的风险,哪怕以降低风险收益比为代价,就有其合理性。


这个因素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是很不利的。

【最大回撤,相对收益,波动率,分散度】

这些指标的作用更多是提高某一段时期内的所获取收益的可靠度,降低收益数字背后运气成分所占的比重。

一次偶然的机会,需要统计某投资人的个人账户交易记录。

这位投资人在7个月的时间里获得了18%的收益。虽然年化近30%,但考虑到考察周期太短,依然不至于眼前一亮。

但这18%的收益,7个月近120个交易日里,以比较特殊的方式展开

日均交易5笔,平均每笔约占总资金的10%,日均交易两个股票,整个周期交易了40余个个股,所有持仓标的周期不超过3日,时间、和标、资金上都有一定的分散性;

单日最大盈利约7000元,单日最大亏损4000元,日均的收益2000多,按日计的净值曲线极其平滑;

同期大盘下跌10%,相对收益很好。

加上了这些考量,这7个月的18%与初见时的含金量就完全不同了。虽然考察时间很短,但其收益的可靠性却极大地被加强,也能反应该投资人背后更高的真实投资能力。

传统的基于基本面的长期持股,如果组合不足够分散,一个很难克服的问题就是投资人很难向其他人证明过往收益的可靠性。比如拿贵州茅台拿十几年,从个人财务上无疑是很成功的。但这种成功很难向其他人证明其中运气成分所占的比重,也就很难获取更大范围的认可。


所以一些风险控制手段,哪怕有时会降低组合的期望收益,对于受托资金的管理人而言,是有意义的。

对于管自己钱的个人投资者,可以不过多顾虑这些,也是一种优势。

精彩讨论

lrndyx2017-06-26 16:17

能拿茅台十几年的人绝对不是靠运气了。那是神一般的自信和坚韧,普通人根本做不到

BitcoinTycoon2017-06-27 14:53

单股拿十年赚大钱是回头看,像拿单股。当年很可能也拿了几个股,10年后那些都忽略不计了,记忆中就光剩这一个了,人们都是选择性遗忘。是不是菜鸟要看理由,如果拿了10年的原因是忘了账户密码,可能是菜鸟,也可能不是。Mohnish好几次提到他投的一个印度IT服务公司(百倍股)是因为他忘了那笔投资了。还有一个百倍股是因为当时他去卖的时候,券商声称他的股票是没有注册在案的假股票,不能卖,过了10多年,他又换了一家券商,把那些股票(纸质的)交给他们,券商发现是真的股票,给他卖掉了。这种稀奇古怪原因拿了10年20年单股的情况还挺多。比如万科的刘元生,他当年万科涨了他去卖,政府不让卖,因为他的股票是法人股,选择性记忆,最后成了坚定持有万科20年(他买的别的,卖掉的,当然都选择性遗忘了,因为这一笔投资可以让其余的都可以忽略不计)。我以前还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士的丈夫在90年代去世了,死前他持有一个医药股,好像是amgen,由于某种原因,好像是amgen有一款即将问世的药有可能救他丈夫的命,或者是她觉得他丈夫留给她的股票有特殊意义,后来的剧情就是你说的菜鸟拿单股30年,赚了大钱,当然她丈夫是不是还留给她别的股票不知道。很多一开始的分散投资,回头看,就像是单股拿了20年。

全部讨论

对于管自己钱的个人投资者,可以不过多顾虑这些,也是一种优势。——这句话不敢苟同。

2017-06-26 14:59

有意思的思考

2017-06-26 14:42

控制回撤,绝逼是一个投资者成熟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7-06-26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