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拉涨10%!医药投资看减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减肥药板块这两天熹妃回宫了。$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首先还是A股医药板块首份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发布,减肥药概念股诺泰生物盈利实现大幅增长,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2.5亿元,同比增加330.08%到497.34%。这一上半年翻5倍的骄人业绩直接点燃了减肥药板块,尤其是上游做多肽类原料药的CXO细分板块,凯莱英药明康德翰宇药业等已经接到海外大单并且显著扩产能的一堆小伙伴们昨天盘中都沾光了。

其次,海外市场,减肥药实火,啥股票沾上了减肥俩字马上涨。6月20日,丹麦Zealand宣布其新药平均减重8.6%,股价应声飙涨10%。具体来看,在为期16周的临床试验中,公司开发的减肥药petrelintide至多可以让人体重平均下降8.6%。同时,药物耐受性极佳,48名参与者中仅一人中度恶心呕吐,其余均为轻度,且恶心比例为16.7-33.3%。此外,未观察到抗药物抗体。

令人哭笑不得还有吉利德最近的戏剧性股价走势。投行Jefferies的资深分析师Michael Yee上周曾发布一份报告,指出吉利德科学公司手头上一项处于初期阶段的代谢药项目,未来可能会往减肥药方向发展,Yee称,吉利德科学将在本周晚些时候举行的美国糖尿病协会会议上,展示这些数据。结果Yee的这番表态,在上周五让吉利德股价大涨 3.6%,创下了近一年来的单日最大涨幅。但吉利德科学随后很快出面来澄清:本公司专注于癌症和艾滋病治疗的生物技术研发,并未将自己定位为减肥药物开发商。而Yee提及的项目,主要是专注于肝脏治疗,是针对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领域进一步投资的项目。而且吉利德科学还在进行一项中期研究,评估与 GLP-1 药物联合治疗 NASH 的可能性。正是吉利德这番撇清减肥药关系的解释,让其股价下跌了两天,涨幅全部回吐。

这些事件,指向了一个事实:减肥药是当前创新药投资的当红炸子鸡

礼来诺和诺德凭借各自的减肥药Zepbound和Wegovy,市值朝着1万亿美金迈进。瑞穗证券的医疗股策略师Jared Holz指出,在医疗板块中,论创造市场价值或潜力,没什么能与减肥药相提并论。这也让许多大型制药公司明确表示他们想进入减肥药市场,分一杯羹。包括罗氏、阿斯利康安进辉瑞再生元制药在内的公司都在开发自己的减肥药。即使是制药巨头默克,也对外表示正在关注口服减肥药领域的机会。

目前国内共有8款GLP-1RA获批,其中仅有2款为国产药物,分别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以及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正在进行超过20个减重及肥胖症治疗的临床试验,其中多个已进入III期临床阶段。同时,多款药品已完成临床III期试验,已经或准备申请上市。

进展快者如信达生物的玛仕度肽,在今年年初时已计划递交减重适应症上市申请;恒瑞医药等企业的临床也已进入后期阶段。6月20日,华东医药宣布,其研发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片在中国的Ia及Ib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目标剂量组的受试者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了4.9%至6.8%。HDM1002片是具有口服活性、强效、高选择性的GLP-1受体小分子完全激动剂。临床前研究显示,HDM1002可强效激活GLP-1受体,诱导环磷酸腺苷的产生,具有强效的改善糖耐受、降糖和减重作用并且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随着GLP-1药物临床试验的推进和获批药物数量的增加,未来超适应症使用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减少,合规性风险也将大大降低。

除了原研药和仿制药,GLP-1也不断驱动相关原料药和CDMO产业链的发展机遇。已经吃到GLP-1产品红利的企业,比如药明康德凯莱英,正在积极扩产。其中,药明康德常州、泰兴基地产能扩建新工程已于今年1月投产,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至32000L;而凯莱英的固相合成总产能达去年年底时为10250L,预计今年6月将扩增至14250L(凯莱英同时还是信达生物/礼来研发的玛仕度肽选取的CDMO合作方)。此外,翰宇药业、泰德医药等也都陆续披露了新的产能扩建计划。

根据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报数据测算,国内GLP-1 行业即将步入收获期,降糖+减重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 亿元。GLP-1 针对糖尿病、超重、肥胖三种适应症的市场空间分别有望达到430 亿元、150 亿元、430 亿元,空间巨大。总体来说,市场在进一步扩大,上升空间值得遐想。

性价比瞩目,创新药板块或迎布局窗口期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5/31,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19.5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5%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5%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5/31)。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药明康德(SH603259)$ $恒瑞医药(SH600276)$ #减肥药概念全线反弹,诺泰生物冲涨停# #美涉药明系提案立法受阻,药明系大涨# #业绩预期向好?CRO概念股全线启动#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业绩如下:2015年32.9%;2016年-4.0%;2017年53.8%;2018年-29.0%;2019年56.0%;2020年47.4%;2021年-12.5%;2022年-22.3%;2023年-14.6%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也不代表本基金未来表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基日:201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