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内CDMO龙头接手辉瑞英国工厂,什么信号?欧洲、东南亚或开辟CXO增长新思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2

《生物安全法案》重压之下,国内CXO动作频频,美国不友好,那么就去欧洲。$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凯莱英官微,其取得前辉瑞英国Sandwich Site的API Pilot Plant及R&D Laboratory(简称“Sandwich Site”),完成公司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以进一步提升CDMO业务的全球供应能力。业内人士指出,到欧洲去,不失为一种好去处。能否有效规避《生物安全法案》的风险呢?虽然暂不得而知,但起码这被视为重要后路之一。

通过接手辉瑞位于英国的Sandwich Site工厂,凯莱英完成了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辉瑞Sandwich Site始建于1954年,是辉瑞全球历史最为悠久的研发中心之一,去年11月,在内外部承压情况下,作为自救“35亿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辉瑞宣布将停止运营该工厂的制药科学小分子 (PSSM) 部门。自2024年6月起,凯莱英将全面管理和运营Sandwich Site的研发中心和生产车间,并拥有原属于辉瑞英国公司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团队,实现全面快速无缝链接,可以立即开始承接CDMO项目

此举对于凯莱英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2023年财报中,凯莱英所透露的“2024年度经营计划”中,“加快海外产能建设”便是其2024年工作重点之一。此外,GLP-1 、ADC、小核酸等药物类别的持续活跃,也带来了新机遇。分析指出,凯莱英的海外建设布局可分为三步走:一是加快欧洲小分子研发-商业化生产的产能落地,这不仅是为了分散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为了承接更多海外客户API项目,同时也是行业发展深化合作的必然需求;二是加快波士顿研发中心业务推进,以此为支点承接更多海外 Biotech 客户项目;三是考虑未来在海外低成本地区布局原料生产。

当美国市场不确定性提高时,欧洲市场及其他市场的战略重要性自然提升。虽然欧洲市场因分散性跟琐碎性两重特点,准入门槛相对较高,但如果早早布局,或也能建立不少护城河。 除了凯莱英,近一年来,不少国内头部CDMO企业同样在加快海外建设布局,欧洲业绩增长便是一大佐证。其中,药明康德2023年来自欧洲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2%;药明生物欧洲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1.9%;凯莱英欧洲市场客户收入同比增长57.11%

除了欧美市场,近两年东南亚也成为国内企业拓展市场的焦点。今年3月,药明生物首次布局亚洲地区首个海外大型CRDMO基地,宣布其位于新加坡大士生物医药园的一体化CRDMO中心开工奠基,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该基地占地13.5公顷,规划设计产能为12万升,将提供1500个工作岗位。建成后,该中心将提供生物药一体化研究、开发和生产服务。2023年10月,康龙化成也在新加坡走出了关键一步,选择与合作方康哲药业、康联达、君联基金共同投资位于新加坡的RxilientBiohubPte.Ltd,交易总金额共计3000万美元,其中康龙化成拟出资1050万美元。在东南亚布局的还有泰格医药,目前已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一支本土人才队伍,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泰国等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和本土化团队。

综上,国内CDMO行业供应链风险转移路径与去处是一个深刻的议题,也带来了许多机会和挑战,广泛海外产能布局,平衡地缘政治影响转移风险,同时进一步深化与海外客户特别是跨国制药公司的合作,将是未来CXO企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利空出尽”,创新药有望成为行情的矛

值得注意的是,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将于5月31日至6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ASCO会议是每年临床数据展示的重要国际会议之一,近几年国内药企在该会议上的数据读出逐年增加,体现出国内药企的药物研发能力日渐增强。临床数据的读出对于创新药公司是重要的催化剂和里程碑事件,随着国产创新药研发进度在国际上的顺位愈发靠前,分子和临床设计的差异化越来越大,数据读出对于验证分子的成药性、测算分子的市场空间以及出海潜力也越发关键。建议关注拥有差异化设计和出海潜力的重磅品种的创新药公司。

市场观点指出,近期,在美国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重新升温,以及 4 月 30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催化下,创新药板块表现极为亮眼。随着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完毕,医药板块属于 " 利空出尽 ",在业绩真空期和宏观流动性预期改善下,创新药或成当前医药行情的矛,或将受到积极关注。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5/17,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0.9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7%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3%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5/17)。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创新药ETF沪港深(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凯莱英(SZ002821)$ $药明康德(SH603259)$ #生物安全法案 # #CXO# #CDMO#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全部讨论

你们的解读太可笑了。 辉瑞英国API工厂卖给凯莱英,明明是凯莱英深化和美国大跨国制药公司辉瑞的合作。 到你们嘴里就是凯莱英美国市场要完,只能去欧洲混饭吃了。 欧洲生产的API卖给谁?$药明康德(SH603259)$ $凯莱英(SZ00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