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双十定律”失效,AI+医药,高达90%的成功率,低至5年的研发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AI能治病了?$创新药ETF沪港深(SZ159622)$

来自BCG的最新研究发现AI生成的药物分子在I期临床试验中,成功率高达80%-90%,而历史平均水平约为50%。这项研究已发表在爱思唯尔《Drug Discovery Today》六月刊上。

这篇名为《How successful are AI-discovered drugs in clinical trials? A first analysis and emerging lessons》的研究分析了以AI为主要手段进行研发的生物技术公司(AI-native Biotech companies)的药物管线数据,结果证实AI对新药研发有积极作用。自2015年以来,这些公司已有75个AI发现的药物分子进入临床试验,其中67个分子在2023年仍在临床中。特别是2022年以来,AI发现的小分子数量指数级上升。并且随着生成式AI的发展,AI在生物药、疫苗等领域的作用也逐渐显现。数据显示,在I期临床试验中,AI发现的药物分子的成功率高达80-90%,大大超过了40-65%的行业平均水平。在II期临床试验中,AI发现的药物分子初步显示出与行业平均水平相当的成功率,约为40%。如果AI药物在I期和II期的高成功率能够持续,并与传统药物在III期的成功率相结合,那么新药的研发成功率将从目前的5-10%提高到9-18%,制药行业的整体研发效率将实现翻倍

比起传统研发,AI制药以医药大数据为基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药各环节,提高新药研发效率及质量,降低研发成本。2010年到2021年,全球由AI参与的药物研发项目从最初的6个增长到158个。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由AI参与的药物研发管线,无论是新靶点、新机制的First-in-class(首创新药)药物研发,已知靶点的Best-in-class(同类最佳)药物研发,还是Drug Repurposing(老药新用)的研发,AI均可以很大程度地加速药物研发流程,降低药物研发整体成本。目前全球排名前20的药企,如辉瑞强生等巨头都已经布局AI+新药研发。2023—2024年2月,有公开金额的跨国药企与AI药物研发企业合作项目,潜在总额超过120亿美元,平均值为8.4亿美元。

目前AI制药主要有三大类模式:SAAS,自营管线的biotech创新技术平台型企业。随着全球和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迅猛增长,截至2023年,全球有897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企业加入这一领域,同比增长28.14%。资本市场上,国内许多年轻的“AI制药”企业已完成D轮融资,晶泰科技、英矽智能两家国内AI制药企业已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除了年轻的生物医药企业“入局”,包括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在内的知名医药企业也已涉足“AI+”领域。恒瑞医药在不久前发布的2023年年报中特别提到:“以AI+技术赋能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助力产品和临床开发差异化创新,不断深化新认识、形成新经验。”恒瑞医药副总经理、研发负责人张连山介绍,恒瑞与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展开深入合作,并在公司内部构建AI辅助药物设计平台,未来还会通过“引进加自研”方式完善和发展该平台。“我们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创新机会和竞争优势。”

“利空出尽”,创新药有望成为行情的矛

值得注意的是,时隔3个月后,IPO重启。5月10晚间,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16日审议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这也意味着未盈利生物科技IPO有望重新开门。

市场观点指出,近期,在米国 4 月非农就业低于预期后,引发市场对年内降息预期重新升温,以及 4 月 30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催化下,创新药板块表现极为亮眼。随着年报及一季报披露完毕,医药板块属于 " 利空出尽 ",在业绩真空期和宏观流动性预期改善下,创新药或成当前医药行情的矛,或将受到积极关注。

东吴证券表示,板块处历史大底部,多因素支撑医药板块企稳回升。主要原因有四:其一医药政策积极转变。国内创新药产业地位上升、国常会针对医药工业、医疗装备2023-2025的高质量发展等;其二在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化进程加快。国内创新药海外授权屡创新高、FDA获批产品数量稳步增加;其三医药板块极刚性需求。未来10年每年加入60岁的2400万人支付能力强;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2024年PE约为20倍、估值切换后大批公司估值PEG显著小于1,大部分个股估值约15-20倍。

截至2024/5/10,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估值(PE-TTM)为21.3倍,处于指数发布以来8%的历史低估位置,比历史上92%的时间都更具性价比(数据来源: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hoice金融终端,东财基金整理,2020/02/20-2024/5/10)。

目前创新药企重磅新药收入高速放量,研发和销售费用指标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商业化进入加速收获期,创新药估值与筹码结构均具备走出大行情的前提条件,考虑当下基本面政策面的拐点位置,叠加老龄化背景下医药行业长期的成长趋势,后续有望迎来持续催化,创新药中长期布局的重要窗口期或已来临。

(以上信息来源:公司公告,东财基金整理)

创新药新周期开启,一键布局50家沪港深头部创新药企业

Pick创新药ETF沪港深(基金代码:159622

注:基金管理人对文中提及的板块和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基金管理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基金持仓信息或交易方向,个股涨幅不代表本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介。

$恒瑞医药(SH600276)$ $药明康德(SH603259)$ #合成生物低开高走,莱茵生物涨停# #CRO大幅高开,药明康德港A股同涨# #恒生科技指数站上4000关口#

风险提示: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仅代表撰文时市场表现,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所涉观点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本文引用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和收益承诺。基金投资人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其更新等产品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请提前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进行投资。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