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食物趁早扔掉!吃了很伤肝,就藏在你身边,别再傻傻吃进去…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剥开一粒花生,入口却发现有一丝苦涩的味道。

此时,千万不要轻视这一小撮苦味,它可能来自一个被称为“健康隐形杀手”的罪魁祸首——黄曲霉素。这可不是一般的杂质,而是全球公认的致癌物之一,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黄曲霉素的毒性很强大,而且一旦进入人体,主要的攻击目标就是我们的肝脏。长期微量摄入黄曲霉素可能导致慢性肝损伤,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更严重的则可能诱发肝癌。所以,对黄曲霉素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在平时饮食中要严加防范


黄曲霉素的藏身之处

黄曲霉素尤其喜欢在潮湿且温暖的环境中滋生繁衍,存在范围广泛且不易察觉,侯老师给大家列举一些容易滋生黄曲霉素的常见食品,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玉米

湿度较大、温度适宜的地区,采摘玉米时若未能及时晾晒或妥善储存,可能会遭受黄曲霉的侵袭,导致玉米穗轴、籽粒内部产生黄曲霉素。在购买鲜玉米时就容易遇到,大家在挑选时要注意。

不仅整颗玉米,加工后的玉米产品如玉米面、玉米片、玉米淀粉等,如果原料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也可能携带黄曲霉素。

花生

花生因其富含油脂和蛋白质,非常容易在储运过程中受潮发霉,特别是未经良好干燥处理和密封包装的花生,黄曲霉会在花生外壳内部和花生仁上大量繁殖,产生高浓度的黄曲霉素。

除了花生,核桃、杏仁、榛子等其他坚果在采摘、运输和储存环节中同样面临风险,一旦出现霉变迹象,都可能生成黄曲霉素。

花生油

传统土法压榨花生油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原料筛选和生产过程监控,如果使用了霉变花生作为原料,榨出的油品中黄曲霉素超标的可能性极高。

即便是工业化生产的花生油,如果不注重原料品质和生产工艺,或者成品油在储存过程中遭遇高温、潮湿条件,也可能导致黄曲霉素的滋生。这也提醒我们在购买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并妥善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不小心吃了怎么办?

尽管我们极力避免,但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意外情况,比如误食了带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如果不幸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发现食品有发霉或苦味现象,应立即将其丢弃,不再继续食用。吃到苦味的花生、核桃、榛子等可能含黄曲霉素的食物时,一定要先把嘴里的吐掉,千万别咽下去,然后用清水漱口

同时可以吃一些叶绿素含量高的食物,可以降低黄曲霉素的毒性,比如说菠菜、西红柿、山药、南瓜。还有柑橘、猕猴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