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几亿大红包砸来了,用好了能省大笔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消费券又双叒叕来了一大波,你的城市发了吗?

昨天,武汉投放5亿元消费券的消息同时冲上了微博热搜和百度热榜。这热度,杠杠的!希望武汉人民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其实不仅是武汉,为了应对疫情下的经济萎靡,很多城市都已经或者准备,来一发这种操作。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南京、宁波、杭州、郑州等40个个城市已经发过消费券了,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目前的土豪榜第一名是温州,一出手就是18个亿,全国之最。

政府来撒券,不拿白不拿,人民群众的热情完全被激发了。听说很多地方的小伙伴,都是定了闹钟去支付宝上抢券(像极了双11的我们)。像杭州刚发的第四轮消费券,仅仅109秒,150万份,7500万的消费券就被一抢而空。

身处魔都的阔姐,只能表示羡慕嫉妒恨了!

发放消费券,也不是一个新鲜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地方就用过这一招。

比如说杭州市,2009年陆续发放了总额为9.1亿元的消费券。根据当时官方追踪的数据,第一期消费券2041万元,就带动了4207万元的消费额,拉动扩大效应达到了2.06倍。你想啊,大家带着券上街逛一圈,少不了一顿买买买、吃吃吃,把两倍三倍的钱都花了出去,也很正常。

作为特殊时期发放的一种专用券或支付凭证,消费券的本意,就在于经济不行的时候,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这道理,其实和商家发券搞促销,没什么本质区别。

我最近一直在讲,新冠疫情影响下,我们餐饮、旅游、酒店、电影、交通等消费全部扑街;后面全球疫情爆发,出口也扑街了,很多制造企业好不容易熬到复工,订单却没了。今年的经济形势,可以说是比2008年更加严峻!

就在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增速—— -6.8%。我估计,这是很多朋友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中国的经济负增长吧?

我们的原定的2020年GDP的增速目标是5.62%,本来就挺难的,按照目前这个疫情形势,基本没戏了……专家们已纷纷呼吁今年不要设目标了。

要想扭转经济形势,通常我们需要出动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第三条路,今年明显行不通了,国外乱成一团,我们只能自力更生在前两条路上努力了。

投资自不必说,我们的传统套路。央行放水、“新基建”等最近投资圈最热闹的事情,都是为了促进投资。提振消费也是顺理成章,从上面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来看,发券效果还是很给力的。

尤其是,还可以通过发券,提振下大家出门的欲望——零售、餐饮等行业,这次被疫情打击惨了,现在政府也得拉它们一把,把最难的时候先撑过去。不然,一个行业大范围倒掉会连带传导到其他行业,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地方的优惠券,都是需要你肉身去门店消费,才能享用的。

话又说回来,不管是国家财政发券,还是商家大促发券(这次很多地方是政府和商家联合发券),本质都是扔个甜头,诱导你去花更多的钱。

所以,抢券归抢券,怎么花你自己要掂量清楚了。

毕竟,现在这种低迷的经济形势(GDP数据已说明了一切),内外需不振,全球疫情如果持续下去,势必出现大范围的裁员、降薪……因为就业不好,很多地方已经出现治安情况恶化的苗头,我都不敢细想下去。

总而言之,对所有人来说,我们面临的,都是过去十几二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所以,一直建议大家按照“底线思维”,做最坏打算——留足生活备用金、谨慎投资决策。这样一个生存原则下,理性消费也是应有之意了。

那抢到了券,不花是不是浪费?怎么花才算理性?

我给各位的忠告是,花出去之前,看看这笔消费能否给自己带来收益。

我们可以把消费分成两类:

第一类,消耗性消费。比如吃饭、打车、娱乐,这类消费仅仅是用来满足生存需求和欲望,很难带来收益。

那么这部分的消费,原则就是能省则省。如果消费券可以用来低价购买生活必需品,降低生活成本,那当然该花,国家发的大羊毛咱别浪费了……但如果你本身就没有需求的事情,只是因为抢到了券,就一通乱花,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第二类,投资型消费,也就是将来能给你回报的花费,比如阅读、培训、定期体检等,也是值得花的。

但就是要注意,今年这种情况,线下培训机构风雨飘摇,进行这类型消费时,注意评估风险。别因为一张优惠券,掉沟里去了……

最后,多说两句可能有点“政治不正确”的话——

每一次经济不景气,影响最大的不是富裕阶层,他们虽然事业受挫,但生活无忧;也不是社会底层,反正已经光脚在地上了;而是所谓的中产阶级,也就是背上扛着房子、车子、孩子、老人的我们……承受不起一点打击。

政府需要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我们肯定积极响应。但在自己经济情况也亮起红灯的情况下,合理消费,才是为经济回稳做出的最大贡献。

你抢到消费券了吗?你想报复性消费吗?

羡慕归羡慕,但实话实说,我不敢,我怕消费报复我。理性消费,手里留有余钱,再难的关,我们也可以度过。

各位加油,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