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lee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11月2日,晶科能源(JKS.US)发布N型TOPCon组件“Tiger Neo”,基于182硅片尺寸,量产输出功率最高620W,效率最高22.30%,双面率达85%,0光衰,量产良率已达到PERC水平。

这就意味着,晶科N型TOPCon技术,已经从电池片走向组件,开始面向终端市场,预计2022年一季度开始量产,2022年全年产能规划10GW。

: 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PERC、HJT、TOPCon三种或者更多的技术路线可能长期共存,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关于HJT与TOPCon两种技术,HJT一直比较高调,尤其在资本市场,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热潮。HJT在资本市场的热度,要远远超过在产业圈的关注度。
但是,最近TOPCon的声音明显加大,而且这种声音更多来自产业圈,不像HJT那样流连于资本圈,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有必要洞察一下TOPCon的最新动向了。
晶科能源发布N型TOPCon组件
11月2日,晶科能源(JKS.US)发布N型TOPCon组件“Tiger Neo”,基于182硅片尺寸,量产输出功率最高620W,效率最高22.30%,双面率达85%,0光衰,量产良率已达到PERC水平。
这就意味着,晶科N型TOPCon技术,已经从电池片走向组件,开始面向终端市场,预计2022年一季度开始量产,2022年全年产能规划10GW。
在头部企业当中,只有晶科明确宣布将N型TOPCon作为下一代规模化量产的主流工艺方向,算是TOPCon的忠实拥趸了。
此前,晶科已经在N型TOPCon技术方面进行了长期耕耘和积累,曾18次打破世界纪录,电池效率已达25.4%,在性能、功率、能量密度、可靠性、技术成本等方面体现了显著优势。
头部企业态度开始明朗
目前,除了晶科坚定支持TOPCon之外,其他头部企业对TOPCon的官方态度,也逐渐明朗。
天合:9月1日,在投资者问及电池技术布局进展时回复,“TOPCon方面,已建500MW的TOPCon中试线,未来的效率目标是做到25%。异质结环节,拥有技术储备,放量的速度取决于降本的速度”。
晶澳:11月1日,在投资者问及电池技术路线如何选择时回复,“从电池的技术来看,目前看TOPCon技术的量产会快一点”。
通威:在HJT方面的动作更早,2019年投产400MW异质结试验线,2021年上半年新建1GW异质结中试线。但是,通威在TOPCon上并未懈怠,根据半年报披露,2020年启动了基于210尺寸的TOPCon技术研发,已经计划对现有部分PERC线进行技改提升,力争2021年下半年建成1GW TOPCon中试线。
隆基:保持了对TOPCon与HJT的同步技术储备,最新公布的HJT电池效率已经突破26.30%,N型TOPCon电池和P型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5.21%和25.19%。在量产方面,今年6月上海光伏展期间,隆基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会率先将TOPCon进行量产,期间隆基还发布了首款TOPCon组件。
从头部企业的态度来看,在量产化道路上,TOPCon总体上走在了HJT前面,而且还会走得更快。
为什么更快?
光伏行业的规模化先发优势非常重要,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加持,因为可以更早积累运营数据,可以更早获得金融机构或投资人的认可,也就是可以更早“加杠杆”,从而获得更快的加速度。
$金辰股份(SH603396)$ $中来股份(SZ300393)$ $爱康科技(SZ00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