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计上海住宅市场有望在2023年二三季度复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1月10日,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上海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报告。

按照报告,受疫情反复和上海整体楼市政策维持紧缩影响,四季度上海住宅市场成交势头降温明显。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仅26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7.5%。2022年全年一手商品住宅共计成交1027万平方米,较2021年全年总成交量下降4.0%。

高端市场方面,不同项目之间的成交表现呈现分化态势。地处优质地段的高品质住宅项目需求保持旺盛,但其他项目则出现了认购率下降和去化速度放缓的情况。2022年四季度共1050套一手高端商品住宅成交,环比上升43.4%。2022年全年高端一手商品住宅共计成交4090套,同比增长26.0%。

根据仲量联行的统计,一手住宅限价松动之下,四季度高端一手价格环比小幅上涨1.4%至人民币12.97万元每平方米。高端二手市场方面,由于一二手价格倒挂现象仍然明显,大部分购房者首选新房,加上新房市场供应充足,使得二手市场整体需求转淡。受此影响,高端二手市场价环比下跌1.6%至人民币10.7万元每平方米。租赁市场方面,受传统租赁淡季叠加疫情感染数量大增,导致四季度租客数量明显减少,高端租赁活动呈放缓态势。因此,四季度高端住宅平均租金环比下降1.1%至人民币173.2元每平米每月。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住宅市场负责人盛秀秀表示,“近期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带来较大市场冲击,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住宅市场活动将放缓,但随着度过疫情感染高峰期,人们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加上支持性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住宅市场有望在2023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稳步复苏。”一手房限价有望延续小幅松动,短期内高端一手价格将继续迎来小幅增长。但高端二手价格在2023年上半年可能进一步下跌,并于2023年下半年在上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置业信心回暖后止跌企稳。

在零售物业方面,报告指出,疫情爆发进一步打击消费者信心,上海零售市场继续承压。全年来看,餐饮,时尚零售,儿童教育及影院等线下娱乐业态均受到较大冲击。尽管需求整体放缓,部分业态仍保持韧性并贡献了部分新租赁面积。仲量联行上海零售地产部总监庄棓琪表示:“四季度的新增租赁主要来自奢侈品、护肤和香水品牌、运动户外服饰及装备、新能源汽车展厅、宠物服务等业态。此外,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快餐和烘培品牌租赁需求也较为活跃。”

长租公寓方面,2022年国家继续加大对长租公寓市场支持。在前期已出台的土地供应倾斜、降低税费、支持企业债券融资用于保租房的建设等政策基础上,上海又发布了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条件和提取金额、简化申请办理流程等利好政策。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住宅市场负责人盛秀秀表示,“这些利好政策将有望进一步带动长租公寓在2023年的租赁需求。未来,长租公寓对青年白领客群的粘性有望增强,并将吸引更多家庭租户、企业中高层人才等客群。”

根据报告统计,2022年上海集中式长租公寓市场总存量已达10.8万套,市场平均入住率达86.3%。预计2023年市场存量将达到18.9万套。随着更多优质长租公寓项目的加快入市,以及如健身区、阅览室、社交中心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上海长租公寓市场呈现出规模化、社区化和品质化的特点。

2022年,四支保租房公募REITs成功发行,为未来更广阔的租赁住房市场完成“投融管退”闭环提供宝贵经验,也带动了长租公寓市场的投资活跃度。2022年,上海已完成近15笔大宗交易涉及长租公寓,较往年增势明显。随着长租公寓市场的逐步成熟,交易类型及买家类型的更具多元化,预计2023年长租公寓市场的交易会更趋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