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行动,但不要坚定的预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网页链接{本文音频 点击收听}

各位好,今天是 2023 年的9月 27 号,是一个周三。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聊到一个话题,就是散户到底是怎么在这个市场上亏钱的。聊了半天,我们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散户的亏钱都是在高价买了那些他自己不熟悉的标的,在低估低价最熊市的末期受不住煎熬而割肉卖出,这基本上就是散户主要的亏钱方式。

我们都知道我们一直在遵循一份《大白另类估值》,把那些低估的指数在低估的价格买入,在它震荡的时候做一些网格交易,在它未来出现高估的时候,我们会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把它给逐步的迈出,获利了结。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并且在实践这样的投资方式了。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陈嘉禾在《投资精要》上关于投资标的估值和我们个人投资者收益之间的关系,他写了一篇我认为是非常精彩的文章,我想今天给各位分享一下。

我们先来问问自己几个灵魂拷问。第一个是历史上的股票指数估值究竟是怎样的?在市场低估的时候买入和高估时候的买入究竟有怎样的区别?这种区别稳定吗?持有期的长短和买入估值的高低搭配在一起产生的回报率的偏差是线性的吗? A股上证指数 20 年的数据是否能够说明问题的一切? 2005 年的市场估值低是可能达到的最低水平吗? 30 倍的 PE 估值到底算不算高?美国股市的历史估值虽然足够长,但是它的分布能够代表所有的市场吗?其他市场的情况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如果没有看过足够的数据,没有做过足够多的对比,是不能够回答的。

我相信这些问题问出来之后,很多人说就一个小小的简单的估值,原来还有这么多的问题可以被提出,原来还要研究这么多的历史的数据,才能够得出一个所谓的确定性的答案。投资就是这样,你研究的越多,你就能够越明白你能力圈的边界。你如果能够把自己的行为都牢牢地控制在能力圈之内,在投资上很可能你吃的苦头,掉的坑就会尽可能的少一些。

为此,作者比较了 A股和 10 个其他市场所能找得到的所有历史的价格和估值的数据,希望能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买入指数时的估值高低以及持有期的长短究竟能够对回报带来怎样的影响?他选取的市场包括了成熟市场,美国、英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新兴市场包括中国内地的 A 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其中跨度最长的是美国股市的数据,涵盖了 59 年的历史。第二名则是泰国的市场数据,接近 38 年。分析的结果显示了一种它称为叫皇冠上的钻石的现象,在低估值与长期持有相叠加的情况下,叠加的效应会带来的回报率的增长是成倍,而不是线性的增长。相对次低估值、次长期的持有而言,它的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呈几何的速度增长的。

我不给大家去贴出来很多的研究的数据和表格的,直接把结论告诉大家,从全球的市场来看,只要分析的数据时间足够长,这种现象几乎一定会发生。

作者说 A股不会成为国际规律中的例外,虽然我们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当我们看到整体的指数估值低的时候,以及在可能的继续下跌之下出现更低的估值的时候,很可能就是我们 A股钻石时代的开始。

作者也给我们了一个特别务实的提醒,当市场的估值降低的时候,当各种消息都很糟糕的时候,当我们有一千个理由来看空市场的时候,这个时候机会而不是风险正在慢慢的展现。各位想想看,难道就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市场一样吗?

作者给了我们第二个吐血的建议,就是永远别买的太贵。几乎所有的例子都证明,买入时候的估值对回报率的影响要大于持有期的回报。当买入的估值处于较低的水平时,回报率一般都会显着的高于买入估值处于比较高的水平的时候。但是他说你拿 1 - 5 年和拿 5 - 10 年之间的区别则没有,估值之间的表现的差异如此的显着。

那什么是别买的太贵呢?白老师认为不是价格,就是我们能够去看的主要指数的那些指标,无论是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股息率等等,这些指标的百分位我觉得就足够我们这些个人投资者在稳健收益的时候去用了。所以我也是诚挚的邀请大家关注我们的XX号:《大白说投资》,关注我们每一周一发布的《大白另类估值》,在那个表格里面有可能就是我们个人投资者几乎全部的宝藏财产了。

在这段文章里,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有点苛刻的指标,这个是彼得林奇说的,什么叫不贵,就是 PE 和 PB 的乘积最好不要大于30。我在周一的大白另类估值里面的最后一列,我也专门的为大家添加上了这一行。我把我们追踪的那些指数, PE 和 PB 的乘积做了一个展示,各位看一看,哪一些是在 30 以下,哪一些是在 30 以上的。

作者自己也说,这个指标在 A 股来说相对是非常的苛刻的。接下来他提到了一本书,叫《你知道的一切关于投资的事情都是错误的》,这本书里面所说到了一个叫黑马甲的理论,这个理论非常的拗口,也非常的令人纠结,那我分享出来给各位自己去思考一下。这种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不要太分散,太分散会导致你没法抓住重点,也不要太集中,会导致赌客的毁灭。最明智的投资是概率偏向你的时候加大赌注,但是也别用力过猛,这个我就不再去做阐述了,各位自己去理解,看看什么叫对你来说的分散和集中,什么叫加大筹码,什么叫也别太过猛。

在节目的最后,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橡树资本霍华德马克思说的一个叫钟摆的理论,这个理论大体上就是说市场的情绪永远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不是过热就是过冷,只有那么一刹那是在正确的位置上,所以它的结论是预测这种波动的方向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需要坚定的行动,但是在坚定的预测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之又谨慎。所以我也把这期节目的标题把它写成了坚定的行动,但是不要坚定的预测。

希望我这一段的读书分享和我的一些解释,能够对大家在这种熊市底部的对于低估值那些指数的持有,能够带来一点点的安心。也从全球各个股市的历史上来看,我们这样的投资方式一定是行之有效的,让我们一块走出所谓的在投资上的最黑暗的时光。

那就是这样,祝各位在节前的资本市场里面能够安定,能够踏实,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以及国庆的长假中好好休息,利用这些时间去静静的思考,安静的学习。

读书和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思考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而把学习带来的思考用在我们的投资上,获得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收益的时候,则是一个非常非常奇妙的感受,也希望各位能够都有这种感受。

那就这样吧,祝各位工作顺利,投资愉快,咱们节后再见。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格力电器(SZ000651)$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证券保险ETF(SH5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