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和努力程度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网页链接{本文音频 点击收听 关注我,获取第一时间推送}

各位好,今天是 2023 年的7月 19 号,是一个周三。

各位还记得我有一期节目的标题叫《赚钱如针挑土,赔钱如水冲沙》吗?昨天我相信各位被恒大出财报的那个新闻刷屏了,我听完之后也有如下的感慨,赚钱需要的是知识,需要的是纪律,需要的是勇气,需要的是极度的自律,需要的是对常识的把握和坚持,甚至在很多时候需要一点专业的技巧。而赔钱这个事情,只需要贪念就够了。

赚钱如针挑土,赔钱如水冲沙(大白另类估值更新啦)

恒大两年之间赔掉了 8120 个亿,我看了看,就算格力电器拼死拼活一年赚 300 个亿,需要不吃不喝赚 27 年才能够把这个窟窿填上。所以无论从经营公司还是个人的投资赚钱,都比赔钱要难上1万倍。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借这个话题来聊一聊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个人的努力和我们投资回报的结果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首先投资的成长包括收益的回报,它不是一个线性的关系,它是没有积累的。

比如说你是一个销售,刚刚到一个岗位上,每天打 200 个电话,如果我们假定打电话成功的比例是 5% 的话,那么必定在某一个时间, 5% 的比例就会成为你的潜在客户,那再有一个比例就会成为你的直接客户。这个和每一天的努力和积累都是有关系的。

而投资不是在投资这件事情上,明天的结果和今天的努力的关系不大,至少不是直接的关系。

我突然想到投资这个事儿有点像我们以前看过的一个纪录片,叫《寿司之神》,他是记录小野二郎在日本开的一家寿司店,开了几十年,他几十年如一日只干一件事情,就是做寿司,把寿司做到更加的极致。

当然对白老师这种嘴巴不是特别挑剔的人,我相信我吃不太出这种极致的寿司的味道,和我楼下那个日料店做的有什么大不同。但是我相信他对极致的追求,才造就了一个区区十几平方米的店铺,能够荣登米其林三星级的这样的餐馆的标准。

那个纪录片我是很早就看过,也放给我们的团队成员看过,也给我们合作的很多经销商去分享过这个故事,其中有两个桥段是到现在还影响我很多,我记得他有一个徒弟在那儿,两年来只干一个事情,就是去煎那个蛋卷,我看到纪录片在拍摄的时候他已经煎得很流畅了,但是他说这个依然达不到他师傅的要求。我相信他达不到要求的部分更多的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自己的心态上,或者是他们叫正念的一种东西。

另外在纪录片里还有一个人,号称是日本的天妇罗之神,叫早乙女蜇哉,他和小野二郎还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佳话,他们两个认识 35 年,但是只在各自的店面中见过面,私下没有任何的来往,一个人雷打不动,每周来寿司店去吃一次寿司,为此他花掉了几千万日元。另外一个人作为日本饮食界的绝对的一哥,有时候也会光顾天福罗的店铺,给那个蜇哉兄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有一个玩笑我觉得特别的有意思,寿司之神说,我认为我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我的店铺里制作寿司的时候,突然倒地而亡,寿终正寝。而这个时候天妇罗之神早已女蜇哉脸上露出了那个囧囧的表情,我知道他心里是在说,我TM是做天妇罗的,难道你让我一头栽到我的油锅里去吗?

咱们再说回到投资,我们在投资上可以去努力,但是在前期努力并带不来直接的投资收益上面的结果。比如说我们今年很努力的仔细的看了 10 份年报,读了 10 本和投资相关的书籍,但是依然不能够阻拦我们今年的投资收益是负的12%,这个就是投资中令人着迷的地方,这个也是投资中令人绝望的地方,这也是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坚持到最后的一个核心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在投资上摆脱那种所见即所得,或者是我付出必定得有回报这样的心态。

我认为在投资上应该是分为这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只做正确的事,但是不求产出正确的结果,至少不在当时就产出正确的结果。各位可以在脑海里过一过,对于你来说,什么是在投资上正确的,是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你却做了的事情。我打个比方,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比如说就要求自己只在上证 50 之中选股,很可能你就会远离那些无厘头的下跌和那些相对比较德行差的公司。

在第二个阶段:是只去做正确的事情,我们需要有正确的反馈,但是我们不晓得大概在多少的时间能够带给我们正确的反馈。这个不是王婆卖瓜,我和我们在社群里的几百位小伙伴,现在我们非常清楚自己在做的那些低估定投的事情,就是正确的事情。我们知道我们一定会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回报,但是要看市场,要看整个的情绪,要看整体的经济的走向,我们我们才能够真正的在账面上看到这一份的回报。

所以我的这句话显然不是一个广告,而是一个真挚的邀请:如果你也希望加入我们的社群的话,可以在XX号《大白说投资》底部对话框输入“社群”两个字,就可以拿到免费进入我们社群的方法了。

第三个阶段,对于白老师来说,你会再次的陷入囹圄,陷入自己的深深的思考,因为这个时候其实是我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投资的方法更加精进的时候。我们从一个什么低估的指数都想投,而转化去投我们自己最认可、最踏实,最能够理解的那些宽基指数或者是行业的指数。

我们从什么钱都想赚会逐渐的过渡到我们知道哪一些是真正该我们出手去买入的时机,我们也知道在哪一些疯狂的时刻,虽然我们也会受到旁边人这种疯狂的激励以及市场热度的感染,但是我们依然在那个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卖出,或者是科学的浮动止盈的办法。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我昨天跟孩子出去散步,突然聊起的一个话题,他问我爸爸,你为什么不喜欢打游戏?我说我以前也曾经玩过那些无聊的游戏,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之后,我发现你一旦喜欢上了投资理财,让自己变得更好,什么样的游戏对你来说都不是吸引力了。

我跟他说,你可能更大一些,就知道什么是多巴胺的刺激,什么又是内啡肽的激励。一个人如果当下比较贫穷,他大概率也知道富人是如何去挥霍和生活的。但是一个人整个的思维境界相对是比较低的话,他是根本永远也无法体会在高层次的思维理念和认知的层面是怎样的感受。

在这个地方,我丝毫没有任何炫耀的意思,我只是说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让自己拥有更高的认知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永远是对这个社会最有贡献的一件事情。

最后的最后,我用在昨天在地铁上面看到一位男士背了一个包,上面印了三个词语送给大家,作为这个节目的结尾,第一个词叫自省,第二个词叫利他,第三个词叫致良知。我不知道这位老哥是不是参加了什么培训班,但至少我觉得如果我们用正面和积极的意义来看待这三个词语的话,对自己来说是非常非常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用这样的方式来要求自己的话,这个世界有可能对你我来说都会变得更好一点。

那就这样吧,祝各位在这周继续工作愉快,投资顺利,再见各位。

@今日话题 $证券保险ETF(SH512070)$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科创50ETF(SH5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