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投资法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0

本文音频 点击收听

各位好,今天是 2023 年的3月 31 号,是 3 月份的最后一天了。

今天我们给各位分享一篇文章,来自于前面推荐过的陈嘉禾写的一本书叫《投资的奥妙》,其中它有一个关于在底部的投资,在几类不同的行业中的应用。也希望这样的一个话题能够带给各位一点点的思考。

因为听白老师节目时间比较长的朋友,一定是接受了我们的某几个投资的观念,也希望在这样的投资理念下,从而用这样的投资方法来去打理自己的投资。

我们有一个主要的办法就是在估值的底部买入我们认为能够正常回到估值区域的那些行业,也就是和作者说的底部的投资是一个概念,那我们如何来去判别在不同的行业中,它的底部是否确立,包括它的底部能够是否反转出来。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去学习一下,下面是正文。

在分析不同的行业时,我们可以从一个维度把它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类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行业。第二类是落地生根,风雨难侵的行业。这两种行业在竞争力的形成、企业的发展上有着截然不同的逻辑,因而在对他们进行投资的时候,也要考虑不同的角度。

我们先来说第一种逆水行舟的企业是比较辛苦的,不进则退的。各位想想看,在你的心目中,有哪一些行业是比较苦的?打个比方,流行服饰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如果你开创了一个流行服饰的品牌,要么这个品牌很快被人们所认知,大家相互的模仿,购买者越来越多,模仿者也越来越多,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企业也就做强。要么呢这个品牌就做不起来服饰不被人认可,甚至大家觉得穿这个牌子的衣服很土,那么这个品牌也就迅速的消亡了。看一看我们在央视上,在很多年前,多少服饰的品牌花了大价钱去打广告,现在只有那么寥寥的几个还在艰难的生存中。

对于这一种行业来说,盛衰的周期有时候是非常迅速的,一个在流行的品牌,有的时候过了两三个季度,突然就变得不再流行了,这种流行的风潮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判断,该怎么去把握人们对他的态度有时候也会迅速的从这件衣服好有面,我也要来一件变成了这衣服,谁穿谁土,送我都不要。因此,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比喻来形容这样的行业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这种行业其实还有不少,比如说装饰装修行业。有时候一家公司在小区里面塑造了口碑,隔壁的业主就会不断的来去跑来找这家公司。公司的订单越多,就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人,拿到更便宜的材料,做更多的广告,从而得到更多的订单。而隔壁的那家公司因为口碑没有起来,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同行吃饱自己饿倒。

汽车行业其实是第一个蹦在白老师脑海中的行业,因为什么?因为龙头的汽车行业要资金有资金,要品牌有品牌,要人才有人才,要技术有技术,而且各个部分会互相帮忙,资金多了,人才就好,人才好了技术就强。技术强了,品牌就棒,品牌棒了,资金就多,如此循环。反之,走下坡路的汽车企业经常是恶性循环,一年不如一年。

其实我们在最近的这几年中,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对燃油车的替代,还是这些新锐的品牌对那些老品牌的冲击,以前在我们的认知中,汽车公司都还是过得相对比较舒服的,我们逐渐的会对汽车公司这个品牌逐渐的消亡,甚至是退出中国市场就见怪不怪了。

三菱退出了,铃木退出了,韩国的品牌这几年卖的是特别的惨淡,法系车如果不是因为前面湖北的那个补贴的新闻发酵,也好像慢慢的开始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对吧?还有很多当年所谓的大品牌的高端品牌,比如说英菲尼迪,比如说阿库拉,其实在这几年中国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的,我不太相信这些企业能够非常快的走出困境,甚至说有可能这样的趋势一开始是很难再挽回局面的,只能说这个行业还是相对比较辛苦的。

作者说同样基金公司也是如此,好的基金公司的品牌好,管的钱也就多,管的钱多,收入就多,收入多,就雇了更好的投资水平的人来去打理这些钱,至少相对来看是这样的。而且买基金在最近这几年开始有了一些明星基金的概念,人们会扎堆来去买那个最好的明星基金的产品,反之那些倒霉的基金公司,钱少、品牌差、工资低、规模小,除非管理层痛下决心脱胎换骨,否则就很难走出恶性循环的圈圈。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资产管理行业存在一人兴邦的特殊的性质,就是有的时候一个特别能干的投资者能够独立带动业绩。因此,以上说的只是普遍现象,而不是绝对的现象。

食品行业也是一样的,顺风顺水的公司往往采购成本低,形象好,广告费用也敢投,食品研发的投入也高,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反之,则采购的数量比较小,导致成本也高,形象也差,广告投入也小,钱也没有办法更多的投在研发上面,如此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在食品行业中,我们往往能看到好的公司净资产回报率能够达到20%,但是有一些差的公司,或者是在已经走了下坡的这种公司,甚至要做到负的净资产的回报率。因此对这种存在逆水行舟性质的行业来说,投资者要注意的是底部的投资法一定要非常非常慎重的去选用。

所谓的底部投资法,就是当一家公司由经营转入困境,股价低廉的时候,逆势买入,等待公司业绩转好,取得业绩估值抬升的双峰收,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戴维斯的双击。对于这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行业来说,底部的投资可能要等上很漫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有比较小的概率抓到一家真正的反转的公司。

不过事实证明往往能够赚很多钱,因为对这类企业来说,反转往往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要建议大家不要去押注,不要去 all in 在一家这一类的公司上,所以我们一直是采用行业用ETF 的方式来去做,当一个行业出现了整体的问题的时候,有可能能够真正反转的是那些最头部的好的公司。

反之有一些行业其中的公司具备着强大的生存能力,同行业的公司虽然能够给他们竞争,但是这种竞争往往不是致命的,这种行业的公司有可能短暂的陷入到经营的困境,但是也能够东山再起。

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底部的投资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是他一定能够从底部的周期中走出来的,它有点像这样的周期类的行业,我们来看一看。此类行业更多的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公用事业中,比如说像地铁、高速公路、机场、燃气、水务发电等等。因为这类公司往往是一家去独占了某一个小小的地盘,互相的竞争很少,或者是说就没有竞争。

一家公司哪怕短期之内经营的糟糕一点,别的公司也很难吞并它多少的地盘,也拿不走他的客户,这个时候客户其实也没得选,比如说你想换一个宽带,现在还是有的选的,你想换一个自来水公司,你想换一个电力公司,你想换一个燃气公司,你试试看。因此这种公司在陷入困境之后走出来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所以有了这样的观点之后,我给各位几个选项,各位可以去看一看,你是去买货运公司还是去买高速公路?你是去买轮船公司还是去买港口?你是去买航空公司还是去买机场?有一句老话我们基本上都知道叫古人夏则兹皮,冬则兹絺,旱则兹舟,水则兹车,以待乏也。啥意思?就是商人应该做的是夏天就囤积那些厚的皮料,冬天就囤积薄的布料,天旱造船,下雨造车,这样就在为充裕的时候,为匮乏的时候做准备,才能够真正的赚大钱。

虽然有一种充分逆向思维的投资方法,这个是对的,也是好的。在底部投资法也有着悠久的传统,但是投资者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对象,对于以上描述的两种不同的行业来说,他们从底部反转的发展路径和概率,甚至是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所适用的投资技巧也就不同。

最后白老师还是要真心的做一个推荐。我们这些话题在我们的社群中其实不止一遍的讨论过,比如说我们是如何来去承受那个从 2 块 6 毛钱跌到 8 毛多钱中概互联网的估值体系,以及它的投资的方法的?

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让自己可能更大概率的能够避开那个绵绵不绝的下跌的阶段?我们在它震荡的时候是怎么用网格去逐步摊薄我们的成本?我们在涨到了正常估值甚至是高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逐步的让我们的利润落袋为安?我们的现金如何的管理,这些我们都会在我们的社群中慢慢的跟大家掰开了揉碎的去讨论。

个人投资者,应对牛熊之道的方法。(网格&社群)

那就这样吧,祝各位周五好好工作,周末好好休息。下周一我们大白另类估值准时跟大家见面,再见。

@今日话题 $证券保险ETF(SH512070)$ $格力电器(SZ000651)$ $中概互联网ETF(SH513050)$ 

全部讨论

2023-04-08 22:50

古人夏则兹皮,冬则兹絺,旱则兹舟,水则兹车,以待乏也。原来投资的奥秘战国时代的古人就已经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