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吗?还会来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本文音频   点击此处收听

各位好,今天是 2022 年的 11 月 9 号,是一个周三。

市场就是这样,上证指数连涨了五六天。市场上关于牛市来了的判断或者是论调就开始扑面而来了。正好这两天有小伙伴问到我这个问题,那我也就恬不知耻的再蹭一下热度和流量来谈一谈我心目中关于牛市的这件事情。

先说一个我最基本的逻辑和判断。现在在资本市场上,只要有钱在里面的小伙伴,我相信在他买入的那个时候一定是坚信未来的某一天要比他买入的这一天情况要更好一些。无论是价值,无论是价格,哪怕就是简单的波动。

不然在中国股市这么欠缺做空机制的市场上,买入这个动作本身就代表了对未来的一些期许,不然咱们来这儿干嘛呢?难道是来做善财童子的吗?

那下面就呈上我的观点,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没有一次危机不会过去。当然这句话是有一点点文字漏洞的。如果那一次过不去的危机大概率你也是看不到结果的对吧?

我周末的时候其实也在想,这一两年以来,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不太好的两个核心的原因其实就是口罩和加息,其余的那些周边的现象大部分都是由这两个因素而间接导致的。

那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对于口罩这个事情,我想说再怎么折腾总归有时候会结束的。

我给各位呈现几个事实,北京马拉松如期跑了,上海的进博会也如期的在举行,深圳礼品展。我很多同事现在就在深圳参加那个每天观众以万人为单位的盛大的展会。我们都知道广东最近的疫情压力是比较大的。上海马老松这两天有了新闻,11月 27 号正式开跑,已经启动了报名的活动。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些大型的活动都在如期的举行。

我也看了一些新闻,其实各个地方都在有序的放开。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说明了什么呢?是说明了整个我们的经济是需要流动性,管理层也在顶着压力想办法去给大家创造一些交流和见面的机会,这就是人心所向的结果。

我再给各位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看点,11月以来到中国来的机票,国际航班基本上价格普遍降了50%。白老师身边也有朋友的孩子,今年的六七月份到外国去留学,也有朋友呢从国外回来看望我们,当时谈起来机票价格的时候也都是一脸的苦笑。

各位可以打开你手机上的订票软件去看一看。国际航班现在的价格虽然还不能够讲便宜,但是已经至少不是贵的离谱的那个程度了。

关于航班,我再给各位分享几个数据,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关注了这些数据。

从 10 月 30 号以后,国内 54 家航空公司每一周安排的国内航班的班次是 95,173 个航班。同比去年的冬春季的航班时刻是上升了2.3%。

那么国际航班每一周是安排了 840 个航班,同比去年同期是上升了105%。这个听起来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带劲的数据。对吗?但是我又查阅了一下 2019 年到 20 年的冬春季的航班那每一周我们一共安排的国际航班,听好了,各位是 18,230 班。

也就是意味着我们在增加了105%的运力之后,达到了每周 840 班,也仅仅是 2019 年疫情爆发之前的 5% 的国际航班的数量。

我相信各位听完这个数据可能会跟我的感触一样,在这几年间我们损失了多少在旅游方面的收益,损失了多少对外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不过还好,我们应该大概率已经走出了在这方面的最暗黑的时刻。

关于航班这个事,我要再跟大家分享最后一个数据。我们都知道,11月 4 号,德国的总理访华,那我们是下了 140 台飞机的订单,总计是 170 亿美元。

那么整个从民航总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我们一共买了 470 架飞机,总金额达到 4000 亿人民币。

那各位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要在 2022 年做这么多看起来是非常有压力的事情呢?难道这些飞机买回来摆在家里是好看吗?好了,这个我就不再多说了。

我们再去看另外一个主线,就是美联储加息的事情。我记得在白老师岁数很小的时候,我的父母亲就告诉我一件事情叫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就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的。

我不想对这件事情有过多的评论。但是我想给各位呈现一个从 1983 年一直到 2022 年美联储加息的历程表。各位可以通过这个去看到这些周期它是存在的。

可能在那个时候我们很多不太关心经济的人其实没有感受,但是那个时候美联储的加息其实也对全球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阶段是 1983 年的 3 月到 1984 年的 8 月,美元的基准利率由 8.5% 飙升到了11.5%。我会在公众号的图文区放一张这个图片,各位可以去看一下,可能会更加的直观一些。

第二个阶段是 1988 年的 3 月到 1989 年的 5 月,美元的基准利率由 6.5% 升到了9.8%。

第三个阶段是 94 年的 2 月到 95 年的 2 月,利率由 3.25% 上升到了6%。

第四个的阶段是 99 年的 6 月到 2000 年的 5 月,基准利率从 4.75% 加到了6.5%。

第五次是 2004 年的 4 月到 2006 年的 7 月,这个加息的时间是比较长的,经历了 28 个月,基准利率从 1% 加到了5.25%。

第六次 2015 年的 12 月到 2018 年的 6 月,美元的利率从 0.25% 加到了2.25%。

当下其实我们是从 2022 年的 3 月份正式开始加息的,那现在已经加到了 4% 左右。那根据历史经验,它的上限应该是在 6% 左右。

我说这些其实是想跟大家表达一个观点,就是都是周期在波动,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周期轮回。但是每一次在当初的时候都看到和历次都不一样,但走出来之后看到其实也没有什么不一样。

所以白老师在最后一趴来讲,我对牛市来不来临或者是怎么来临的最纯粹的观点。首先我认为牛市一定会来临,我也不排除它会有那种全面的大牛市。很多人经过这几年的下跌之后,连全面的牛市都不敢提了,说一定是结构性的行情。

我认为在资本市场上没有什么不一样,这一次就是上一次的翻板,下一次就是这一次的延续。

到我们的疫情开始走向明朗化,加息到了周期的末期到了,各种应该已经出清的东西结束了之后,各行各业又回到重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新一轮的增长的时候。那加上业绩加上形势,加上美联储的加息,加上我们整个疫情的这些几个因素的同频共振。

包括最近这一两年以来, m2 的增速一直其实都是超预期的。只不过这些钱暂时没有一个统一集中的去处,所以他现在就显得货币不是那么的汹涌澎湃。但是我相信到了那几个因素同频共振的时候,牛市必然会到来,这个是我的基本判断。

我相信对各位更有用的牛市如果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句话叫老白卖瓜,自卖自夸。

我最近一直在给大家非常用心的去更新的那一张低估的指数的估值表,各位可以去看一看。那里面就是我现在和我们的社群小伙伴就正在去逐步的抄底,去做网格,去摊薄我们的交易成本,去迎接那个牛市的爆发,这些低估的指数回到正常估值,甚至是再次回到那个高估的时候,我们一块去做一次最完美的胜利大逃亡,这就是我的应对,这就是我们在社群中所有小伙伴共同的选择。

在这儿,为了避免误导大家,我不说个股,那至少我们应该去投资那些低估的指数。第二如果你也坚信牛市会来,那么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多埋伏一点点的券商呢?那至于说券商该怎么投资,应该看什么?我以前的节目中已经讲过很多次了,包括我也在我们的社群里跟大家说如果到了我们该去重仓券仓的时候,那我会在社群里叫摔杯为号的。

还有可转债是我们一个个人投资者非常非常靠谱,下有底,包括上不封顶的,几乎是没有任何风险的投资的标的。那至于怎么做,我也会在我们专属的那个区域来去讲。

最后就是想说一个感慨,如果你现在连七八年一次最低估的时候,那个机会你都不敢站出来去把握它。那么凭什么那个牛市到来了之后,所有的收获和收益应该由你去获得的。

我讲句有点开玩笑的话,一个在该买的时候不敢去买的投资者,大概率在该卖的时候他也不太愿意去卖出的,无非就是又过了一次这样的轮回,无非就再做一次割在地板上站在高岗上的游戏而已。

那就这样,我你知道在哪里找到我们。也祝各位在本周继续工作愉快,投资顺利。再见。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ETF(SH510300)$ $证券保险ETF(SH512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