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老唐笔记# 

今天的市盈率,30也好、80也罢,并非核心因素。如果三年后,能够以当年真实利润的15~25倍卖出去——届时不见得会卖,老唐另一个投资原则是占不到明显便宜不交易。15~25倍卖出只是一种保守的思考方式——能带来多少回报,这个回报空间是否值得下注?这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今天30倍市盈率的企业,如果未来三年真实净利润能够以30%速度增长,三年后25倍市盈率对应的价格,依然有83%的回报(1.3×1.3×1.3×25/1×30=183%,年化回报超过22%,为何就不能持有呢?

今天45倍的企业,如果未来三年真实净利润能够以50%的速度增长,三年后25倍市盈率对应的价格,依然有87.5%的回报(1.5×1.5×1.5×25/1×45=187.5%,年化回报超过23%,为何又不能买入呢?

要对此类买入或持有操作做质疑,针对企业成长性的分析和怀疑是有价值的,例如:依据某某某情况分析,该企业未来三年增速将低于X%。Y倍市盈率下买入,回报将更多依赖市场pe变化,确定性不够。

然而,想得出“依据某某某情况分析,该企业未来三年增速将低于X%”这样的结论,需要阅读大量资料,收集大量数据,并做出深刻思考,难度较高。

于是部分“价值投资者”采用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统计市场或企业历史平均市盈率,然后套用均值回归这一模糊概念,在当前市盈率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时,将其归为“高”,在当前市盈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时,将其归为“低”,从而得出一个万金油式的结论:高于历史平均市盈率下买入某股是不合适的。

有没有效呢?大样本下是有效的。在足够的样本数量下,极端案例可能相互抵消,从而使整体数据显示出规律。然而,样本集合符合规律,并不代表样本内所有个体都复合规律。投资人努力寻找的,恰恰是能超越集合表现的样本,否则我们直接投指数了,何必在数以千计的公司里,呕心沥血地选择那么有限的几只。

拿老唐“追高”的腾讯来说。老唐是科技小白,后知后觉,关注和覆盖到腾讯,还是在机缘巧合下开设唐书房以后的事,论股价已经是别人赚过几百倍后了。

别人几百倍的部分略过,老唐的首次买入是2017年1月的197.3港币。那时距离历史新高仅有不到10%的距离,过去5年(2012至2016)股价涨幅超过6倍,上市12年来,股价涨幅已经超过300倍。

高吗?在老唐买入时,说股价太高的人,不比今日少。说高的理由,和今日也差不多,无外乎市盈率高达45倍,股价涨幅太多,盈利盘累积太多,不可能只涨不跌,树不会长到天上去……等等,但今日说太高的人,所看的调整目标,好像也没有看低到200元以下的

其后,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对它认识的加深,老唐从260到390都陆陆续续有加仓,直至今天成为仅次于茅台的第二大持仓股。今日超过470元的股价,高吗?高!市盈率高达54倍,上市以来股价已经上涨超过630倍,盈利盘累积太多,不可能只涨不跌,树不会长到天上去……

然而,说太高的朋友,研究过代码背后的企业吗?未来盈利增速如何,增长质量如何,它的盈利、估值和股价,一定“均值回归”吗?……做过研究,才能对个股做出判断。否则,仅仅瞟一眼历史股价和行情软件的pe,堆砌再多文字,浪费再多口水,也是那割不掉的“非”,误人误己……

绝不追高,只关注低市盈率、低市净率或者跌幅比较大的股票乃至历史新低的股票,同样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模式。它是给自己画了个圈,整个圈,恰恰要求投资人放弃对个体的判断,通过分散,去拟合大样本下的统计规律。

它更适合于组合,不适用于个股。适合约束自己,不适合指点他人。依据大样本下的统计规律,对具体个股做出估值判断的——尤其是自己不了解的个股,无论说贵,还是说贱,都是拿错尺子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