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7喜欢:2

上海的第一财经日报写了一篇文章——#中国汽车行业还需要一辆新的山寨车吗#? 我觉得这个标题有点狠,你怎样看?

记者先用贾跃亭的话引出话题,接着说如果二十年前,中国汽车产业不成熟,模仿也就罢了,现在还搞模仿,会对正在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制造带来不好的看法,对此你怎样看?

声明:本人日常不开车,非汽车厂商员工,无任何汽车企业的多空仓位。

下为文章部分内容——记者认为,如果在20年前、25年前,中国车企刚刚起步时,借鉴强势品牌、经典车型的做法可以理解。对于新入局者来说,借鉴已有成熟的产品是一个最为稳妥的方式,可以降低许多验证的成本,提高成功的概率。在历史上,丰田等知名车企也经历过模仿造车的起步。

但在今天,中国汽车公司已经告别了草莽创业阶段,中国品牌凭借原创设计和技术突破占据了中国本土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进入到快速全球化的阶段,此时还在推出"山寨车"看起来是否还是一个好的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尤其考虑到小米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其手机、移动穿戴等产品畅销中国和全球,如果贾跃亭对小米汽车的批评属实,这恐怕对中国品牌的海外形象都会带来伤害。

中国汽车还需不需要山寨?

对于中国车企的山寨,保时捷似乎已经进入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状态。

2017年上海车展上,在看到众泰的新车SR9之后,保时捷CEO奥博穆露出了一副耐人寻味的尴尬表情,原因无他,只因为SR9的造型和保时捷的"当家花旦"Macan车型如出一辙,随后的几年里网络上也频频关于众泰改装保时捷的段子和故事。

山寨车,是过去20年中国汽车工业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众泰、陆风等车企频频因为外观抄袭,出现在舆论和公众的视野当中,其中陆风更是因为山寨败诉,被勒令停止生产和销售陆风X7,并赔偿捷豹路虎150万元。

在海外,中国的山寨车一度成为外媒嘲讽中国汽车的抓手,并成为海外舆论攻击中国制造业低价低质的论据之一。更有德国媒体在测评、贬低完中国产品之后,用炸药爆破了他们口中的"中国山寨车"。

早期进入海外市场的山寨车,也拉低了海外用户对于中国汽车的评价,多位中国车企海外业务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出海的时候,总是绕不开用户对于中国汽车的恶劣印象,而这需要长时间的市场教育,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扭转当地用户的固有印象。

原文网页链接

精彩讨论

爱吃海鲜的鲸鱼04-04 21:30

贾跃亭的批评,,,,算放屁吗,骗子也算个人物?

流放疯04-04 21:05

国内现在哪个不抄,自己设计的就是挺丑,小米更没啥汽车技术啊,供应链都是其他公司的东西,除了搞搞外观设计,它还能干啥,智能驾驶都差华为和小鹏一截。小米这些特别的一点是把很多不懂车的都吸引过来了,相当于帮整个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做了广告,很多人看完小米,又去看极氪,阿维塔。

哈斯基04-04 23:05

汉奸媒体~引用躲藏在美国诈骗犯的话攻击中国企业

郭春坡04-04 21:01

套上一个山寨名字杀人诛心

哈斯基04-04 22:55

哈哈,引用骗子的发言,牛

全部讨论

贾跃亭的批评,,,,算放屁吗,骗子也算个人物?

04-04 21:05

国内现在哪个不抄,自己设计的就是挺丑,小米更没啥汽车技术啊,供应链都是其他公司的东西,除了搞搞外观设计,它还能干啥,智能驾驶都差华为和小鹏一截。小米这些特别的一点是把很多不懂车的都吸引过来了,相当于帮整个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做了广告,很多人看完小米,又去看极氪,阿维塔。

04-04 21:01

套上一个山寨名字杀人诛心

04-04 23:05

汉奸媒体~引用躲藏在美国诈骗犯的话攻击中国企业

04-04 22:55

哈哈,引用骗子的发言,牛

04-05 07:14

老美给小米取了个外号:
King of counterfeit

对汽车工业的社会资本投入过多

04-04 21:37

图片评论

04-04 22:08

我觉得吧,雨田军看着自己多年扎扎实实搞营销PUA成长起来的韭菜,不割一把对不起自己的初心。马邦德说过:挣钱么,不寒碜。

04-04 22:00

保时捷可以起诉,让保时米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