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周期的过渡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一,在工业化和周期运行的历史中,经济增长方式的恶化与中周期的波动是长期并存的。如果以长波来定位,长波的衰退、萧条甚至复苏的前期都伴随着结构性的问题。

第二,中周期内生性变量的发展方向,包含了需求和弹性两个问题。这种供需的变化一定是表现为产业变化的此消彼长,这就是所谓的需求的结构性。从成本和利润的视角看,主导产业向中游演进的逻辑已经基本顺畅。

第三,需求是一个相对于供给的概念,中周期的内生动力主要是围绕产能利用率的变化、产能建设的结构变化来展开的。

第四,中周期的驱动力更多的不在于技术的创新,而是在于结构性的扩张和产业组织的垄断化。这是一种经济结构恶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必然的选择,所以,结构性的扩张就是经济的弹性,而垄断化就是未来公司成长的主线。

历史在重演。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多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尊重规律和常识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基础的方法。

这都是我们四十年来成功的规律,我们有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复制的操作方案。我们看到政府在实事求地修正政策:比如,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给双循环重新赋予了开放和全球化的标志。比如,对房地产从三条红线到三个不低于,是对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修正。再比如,万亿特别国债与赤字率的提高,是在灵活运用凯恩斯主义。回看我们的改革开放史,会看到无数灵活而务实的政策让我们安然度过了数次产业重大转换的痛楚,资本市场无一例外都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我们相信周期是循环的,该来的一定回来。这是金涛的名言,再一次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