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2回复:87喜欢:12
今天是在这个门诊最后一天上班了,公司在本地并购了另一家诊所,相当于二合一了。现有诊所的位置属于核心地段的核心商铺,400平左右一个月7万的租金,另一家店算是主干道上的底商,1000多平租金4万。之前租金多点少点并不算啥,但从去年后半年开始整个行业都进入了低谷,盈利都很困难了,一年几十万的租金就是一个大钱了。
另一家诊所虽然大,但人员少,3、4个医生一个月20多万的流水,老板应该也是不赚钱的。我们过去了二合一,主要靠我们引流,毕竟我们一个月100多万的流水,在国际庄的牙科诊所里还是凤毛麟角的。现在行业内已经名牌,今明两年更难干,转让诊所的也比比皆是。像我们这种二合一,多合一的可能也是一种方式,大家至少把房租摊平了。以后会不会出现共享诊所呢?在一个大场地里,大家共享公共资源,然后各自在独立的诊间操作接诊。
说实话还是有点伤感,毕竟在这干了五年了,从2019年到现在,正好在这里经历了整个疫情三年。疫情没倒下,想不到集采限价后倒下了。之后就当是一个新的开始吧。
最后聊聊口腔行业,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低毛利时期了,今年应该才开始,资本会慢慢被出清,行业将进入口碑和技术做主导的时代。通策大概率是能活下去的,毕竟不像那些莆田系的医院,只看重流量,而不在乎是否长久经营。
今年还会有更多的口腔机构面对经营困难,入不敷出的局面。越是规模大、做宣传的,可能倒下的越快。毕竟广告费不便宜,但盈利却很低。可能会变成花1块钱赚2毛钱的生意了。如果行业外的人想进入口腔行业,无论是投资股市还是经营诊所,我个人建议暂时多观察一段时间。至少到今年三四季度,才能出现一个稳定的局面。通策、瑞尔这些上市的口腔品牌,都将面对利润率低的局面,所以我一直强调,不要对通策的业绩有太大的期待,能够业绩增长就是好的,不要关注利润率。现在加上各种内外因素,已经是多杀的局面了。有子弹的省着用,没子弹、没杠杆的静待花开。
要是之前专注于牙科的,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其他方向,毕竟现在比牙科好的行业还是很多的。回归第一性原理,我们来股市是为了赚钱,在谁身上赚都是一样的,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简单的呢?$通策医疗(SH600763)$ $瑞尔集团(06639)$
(图片就当留作纪念)今天是在这个门诊最后一天上班了今天是在这个门诊最后一天上班了今天是在这个门诊最后一天上班了今天是在这个门诊最后一天上班了

全部讨论

很接地气

04-12 17:42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