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迈Rayhamed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2
很多不懂医药和医疗器械的人去买医药生物,郝医生就不在医药生物多做研究标的吗?都说不懂不做,这是你的优势,其他再研究也很难跨越隔行如隔山,你也不是很懂,吃亏的很。我做医疗器械生意的,那我起码我熟悉的习惯让你行业,哪些预期明年比较大概率会比较赚钱或难下降,我大致大概率判断的了。当然确实要分散个十来只几个行业。

热门回复

生老病死永远需要医药,老龄化场景更加需要创新药和创新器械,以及特效药等。
化学的和耗材在政策下瑟瑟发抖我基本不考虑,我觉得种类这么多,开发几个总可以。那里乱七八糟黄建平什么的,什么都不懂外行还天天聊医药生物。
至于医疗反腐,在收入端不改变的情况下,和其他反腐一样,解决不了,依然会大规模存在。

器械可能会更明了点,西药难搞点,中药当垄断消费搞了

医疗反腐其实跟集采推进配合到一起还是有成效的,毕竟集采把很多的灰色地带给挤压掉了。至于外行人看医药,说实话只能是看着企业展示啥,就来讲啥,真正内部的东西谁也不知道。行业巨大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怎么运行的,各个企业又不同。举一个别的例子,拿白酒来说,外行人也基本能明白其中的模式和道儿道儿,那我们为啥不选这种容易看明白的模式呢。我同学有学药理的,研制一款新药的周期非常长,而且差不多90%都很难批量生产的。我觉得赌性太高了。

医药股真的水太深,我对于医药股真的不懂。特别是创新药,OEM等等这些,我也没做过深入研究。说实话本身上市公司的一些实际情况咱都不了解,而对于医药领域难度就更大。医疗反腐的持续后期对于医药领域我觉得也是一个好事,在加上集采的持续,市场也会被净化。
至于投资标的的选择,来股市是为了赚钱的,煤炭股赚的钱和科技股赚的钱都是一样的。我觉得通策并不是符合我投资理念的公司,所以没有选择。我是长期价值派,对于投资预期比较保守,所以选择了一定比例的银行股和蓝筹股。这注定我不会出现一年翻倍的收益,只可能每年缓慢增长,但这也符合我的投资预期,我觉得更适合自己。

器械应该比药好搞一些,中药真的是消费股的存在[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