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仓隆基绿能又一年的检讨与总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5回复:30喜欢:31

2018年开始建仓隆基绿能, 20年小心翼翼逐渐加仓到15%。在经过近两年的深入持续的研究后,20年6月决定大幅提升它在组合中的比例, 在一到两天内拉到了60%,在21-22年最高达到组合占比82%。到22年12月30,隆基仓位占比降到了68%, 主要是由于净值的下降, 这个仓位的浮亏达到了17%(这不是真正的仓位价值, 因为去年初曾经调换券商, 在换了券商后没有调整持仓成本), 把之前的大幅盈利全部退了回去。我们20年和21年的组合收益(160%和54%)主要是隆基持仓贡献的。而22年的组合亏损也主要来自于这个仓位。组合的总结还要另行撰文。这一篇主要是想检讨一下为什么今年受重挫, 同时在重新审视后为什么要坚持巳定投资模式的基本原则。

首先, 盘点一下一年乃至约一年半以来与隆基绿能相关发生了些什么大事:
市场期待的新技术电池量产一再推迟。欧洲专利诉讼失利。美国出口受阻。云南电费政策更改。BIPV因为标准问题, 因为建筑行业的阻力和初期产品磨合曲折大大延缓了推进的进度。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硅料的暴涨, 而同时隆基作为最大组件出货商,为了恪守期货合同而主动接受盈利受损并明显降低从硅片到组件的开工率。也正是在这一个时期,大量握有重资的新进入者蜂拥而来, 导致竞争局面越发复杂。从财报的情况看,隆基从21年下半年到22年三季度盈利增速和ROE的变化也相比友商偏弱。

当然22年也有积极的事件, 但是整体上还是负面因素占主。尤其又有了20年的六倍涨幅,博弈资金就愈发谨慎, 并渐渐倾向于偏一致性的看空。21年~22年, 隆基跑输了BK 1031, 从22年8月起竟也跑输了沪指沪深300

以上是复盘的总结。毫无疑问, 至少从2022年全年看我的判断是有重大问题的, 因而对22年全年的收益带来了重大的不利影响。那么主要错在什么地方了?

第一, 有一种惯性思维, 误以为在这个一年左右的周期内隆基股价的走势会在一到两个季度回撤后延续过去三年的走势。

在反省教训的过程中,选取几个类似隆基的长周期成长并成为行业龙头的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前四家是中国企业,除了片仔癀都是toB机械加工制造业企业。美国企业中CAT和DE也属于这一类。选取片仔癀是因为有一位从09年一直持仓到现在没有什么变动的个人股东。它们的成长性, 不论从财务指标的角度还是从长达十年或十年以上周期股价上涨的角度, 都是相对出色的。然而即使如此, 在这个长周期内,它们都无一例外的经历了一到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幅回撤和横盘调整。

所以在23年, 要培养增强对这种长期成长股的周期性的把握。对这种标的, 我们可以坚持长期主义。同时就我们这种资金量的投资方, 也完全可以做一些阶段性的加减仓。

第二, 一直保持满仓的仓位, 而且多次在相对浅的回调中大幅加仓。从20年9月24日到21年11月, 数次大幅加仓。20年9月24日加仓平均成本高出当日收盘价约五元, 以后的多次大幅加仓不论当时和之后一个短时期内是否盈利, 在最近一年左右全都处于亏损状态。要在23年对仓位的管控做具体方法的摸索。要注意加减仓的节奏, 注意克服因为对长期的乐观而对短中期波动也过于乐观。

在纠错同时也注意一再提醒自己, 不要矫枉过正

22年里有不少投资方因为策略原因离开了隆基。这不能为过。但是各种各样的看空议论铺天盖地,好似从此隆基将一蹶不振。近一年半来,对隆基的批评乃至攻击已经成为常态。可以猜测多数投资方已经确立了隆基已经落伍的观点。光伏界最大市值本身在国内投资界就是个减分项。增速又减缓了,自然要抛弃。还有就是隆基的股东人数畸高。更强的回避理由是隆基已经竞争乏力了。 在这个”低门槛,缺乏差异化“的行业手,握重金的诸多新进入者可以一上就是新技术一进就是新设备,这种优势好像可以占据压倒地位。

然而这种观点从22年Q3财报的几大数据看并不成立。我们先来看现金流。隆基一贯坚持财务稳健可靠。这从其自身和与友商对比的常年历史数据趋势(是否相对稳定并长期改善)中是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隆基

通威

天合

中环

晶澳

       以上数据图表全部来自理杏仁

从最近也即Q3的数据看,隆基的竞争地位和成长前景也进一步得到印证。

         以上数据基于有关财报和东方财富

      以上表格来自@爱理财的兰菇凉

Q3财报有关应收应付比数据明晰揭示了隆基现在的行业地位。从这里看不出它的行业地位看衰的迹象。而合同负债这样的领先指标就更能说明问题了。行业预付款一般在10%~30%之间。我们取中值, 可知截止Q3隆基已经锁定营收超过1000亿, 这样假定全年超过1200亿应该不算过于乐观(尽管那个合同负债数据中有一定比例是在24年交付的项目), 这意味着22年营收增速同比50%。据此全年盈利150~160亿的概率很大, 取中值155亿, 盈利同比增加约75%。这个增速很难说是一个衰败中企业的增速。展望23年, 隆基新的电池技术全面量产。BIPV也开始放量。即使不考虑行业变化的有利条件,营收盈利的增速也应该很可观。

钟总明确宣布过“隆基不会保留没有全球竞争力的单元。”从钟总、李总一贯的风格看, 这样的表态肯定不是随便说说的。

竞争力是商学讨论中一个十分重大的题目。许多有关类型因子论述都有其道理。然而可以长期成长和长期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 其核心竞争力何在, 这方面的认识还是不足。什么是 可以长期成长和长期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 这里不用需要论证的标的去证明自己, 所以我们可以看看紫金矿业。(前面提到的亚马逊和开市客两个例子, 也是为了说明一个在零售电商行业一个在传统零售行业, 两个同在竞争最开放领域的企业以不同的模式都成为了这种长期高成长企业)

我赞同竞争力的核心还是在人, 而不是资金,也不是脱离具体人的商业模式,脱离具体人的技术,脱离具体人的品牌, 或脱离具体人的渠道等等。这里的人首先指的是企业的核心管理层。这些人需要有诚信的品质, 深远的战略眼光, 和可靠的运营能力。就理念而言,李振国和钟宝申的二人一贯强调第一性。而第一性与阶段性是两个十分不同的东西, 正如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可以迥然不同。所以从长周期看,   隆基的打法往往与多数有别,   即使从相对短的周期看也时有不同。

一个现代化企业当然不能仅靠几个核心高管打天下。他们确立和主导的理念需要贯穿企业所有战略方法规则措施, 并促使其在整个组织所有员工中渗透。这是最难办的事情,也是最需要持续努力的事情。这不仅需要健康有活力并高度关注事物本质的理念,而且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至于非常高的地位。从长期看这样开辟的护城河谈何不深不够强大?

可以看看建树了长期辉煌商业业绩的人物是怎么谈的

任正非:即使在华为这种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管理平台也被看作是第一核心资产。技术是人创造的,是人改进的,是人使用的,是人传授的,也是人泄露的。所以如何看清技术路线,如何激发人的动力,如何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如何组织群体之间的互动,这一切靠的都是组织,是管理。有优秀的管理,不愁没有优秀的技术。

达里奥: “没有什么比获得优秀的文化和优秀的人更为重要,也没有什么比这更难。”

芒格: “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由当之无愧的信任编织的毫无缝隙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不需要多少措施细则, 只需要完全可靠并且相互信任的人。”芒格以开市客为例:从一家小公司,用了不到几十年的时间,能有它那样的成长速度,达到它那样的体量,文化是其发展的原因之一。他们的文化是不遗余力地追求成本、质量、效率和荣誉,所有好的事物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结果自然是这些都促成了它的快速成长和壮大。"文化至关重要。"

还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是认为隆基管理层不会犯错误。可以取最近我对隆基提出批评的一个例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一个重大差异在于纠错能力的高低。首先你是否有一种自知之明,能认识到或者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次,你是否有正确的认知决策和方法能有效纠正错误。再有,你是否有充足的资源帮助你来纠正错误。我认为隆基在这三个方面是卓而不群的。所以,现在人们讨论或者争论或者猜测隆基近两年来犯过的错误,不论是否属于错误,恐怕都不那么重要。关键在于隆基是否能改正。

精彩讨论

Kevin134562023-01-02 11:44

感谢作者的这篇文章,本人觉得远比有些所谓的大V好,有的大V吹捧隆基而贬低所有其他光伏企业,罗列了一堆数据,貌似很专业,结果往往打脸。我觉得经历过国外和国内的波折而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都值得尊重。有的大V只有激情澎湃的文字,没有任何技术方面的分析。
对于依靠技术驱动的产业,我比较喜欢技术出身的人员来担任管理层,隆基在近两年火热的行情中不忘初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依旧值得信赖。作为同样重仓隆基的我,看着萎靡不振的股价,也曾考虑是否要切换到它的竞争对手那里,只是看了财务数据,实在是找不到更换的理由。
我觉得以5年、10年来看,隆基依旧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回报。而您文章中提到的对隆基不利的一些事件,我们往往很难提前发现并避免,或许忽视波动,长期持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着雪球、东财、大智慧上天天有人骂隆基,再看看股价,也曾不忿,怒其不争,只是如果把自己定义为投资者,是否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跟随隆基一起成长?忍得了寂寞,经得起繁华。在这个“寂寞”的时候,我选择与隆基一路同行。

全部讨论

2023-01-02 11:44

感谢作者的这篇文章,本人觉得远比有些所谓的大V好,有的大V吹捧隆基而贬低所有其他光伏企业,罗列了一堆数据,貌似很专业,结果往往打脸。我觉得经历过国外和国内的波折而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都值得尊重。有的大V只有激情澎湃的文字,没有任何技术方面的分析。
对于依靠技术驱动的产业,我比较喜欢技术出身的人员来担任管理层,隆基在近两年火热的行情中不忘初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依旧值得信赖。作为同样重仓隆基的我,看着萎靡不振的股价,也曾考虑是否要切换到它的竞争对手那里,只是看了财务数据,实在是找不到更换的理由。
我觉得以5年、10年来看,隆基依旧会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回报。而您文章中提到的对隆基不利的一些事件,我们往往很难提前发现并避免,或许忽视波动,长期持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着雪球、东财、大智慧上天天有人骂隆基,再看看股价,也曾不忿,怒其不争,只是如果把自己定义为投资者,是否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跟随隆基一起成长?忍得了寂寞,经得起繁华。在这个“寂寞”的时候,我选择与隆基一路同行。

2023-01-01 22:39

怎么看隆基越来越多的现金,和连续3年未增长的固定资产,酝酿大招的时间是否太长

2023-01-01 22:14

从合同负债与营收比来看,隆基明显友商好一大截。合同负债体现公司的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2023-05-29 22:58

今年跌30了

2023-03-06 14:08

写得不错

2023-01-31 16:03

财务数据及对比很赞👍🏻

2023-01-12 19:00

股价涨了就不检讨了吗

值得认真看

2023-01-07 17:18

请教下楼主,隆基销售收到现金长期低于营收,是什么原因?

2023-01-04 20:34

说的很好。有理有据。但问题是股票是要靠大资金拉升的,60万散户,谁会去当这个冤大头?我看还是快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