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11喜欢:2
对于产品逻辑来说,关心产品周期里面的价格情况、毛利率,销售量变动趋势等等,很快就能相对准确的算出业绩,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对于资产逻辑来说,这些并不重要,资产重要的是稳定性和确定性,对于边际成本为零的资产来说,更是如此。
这就是ks投资者关系工作如此不堪和难办的问题症结所在。投资者来问的本应该是产品的量价前景,但却问来问去资产未来造多少,然后又怀疑和不相信ks能按时造出来?这个事情根本就是两三年以上的事情,怎么说的清楚?卖方写报告预测三年盈利预测,主要依靠的是四十个月的库存周期起落框架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是你做一个长期有稳定高回报的项目,光建设期都三四年,你依靠的是十年期的产能周期。巴菲特看得长,是依靠“护城河”理论里面关于品牌资产的长期回报能力,或者公用事业资产的长期稳定回报。
所以,但就未来地热电站收入和利润占比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来说,投资者问产品逻辑的问题就是偏差了。而每一次ks的管理层就着未来两三年的所谓地热电站项目讲得头头是道,但有不能像三年半库存周期来讲自己的项目工期安排等等,又没有任何理论上的底层确定性。所以,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苦哉!
$开山股份(SZ300257)$ $绿色电力ETF(SZ159625)$ $一带一路(SZ399991)$

全部讨论

投资ks是看到了地热电的绿色基载电力属性,行业高成长性β,而ks在地热电的技术领先优势,独一档的全产业链能力,是ks作为龙头的α。高成长行业龙头,看起来很美好,问题出在哪里?
1.地热发电的地域性障碍
主要发展国家里面,美国,排着队不给并网;印尼,地方闹事;肯尼亚,建好了拖账期不给钱。这些是开山目前地热项目所在地遇到的障碍。
2.技术好不代表短期市场好,能扩张
地热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重点发展印尼和肯尼亚,新增项目这几年就没几个,尾水项目示范一年多了,哪怕几mw的epc也是没有的事,现实就是增长很慢。
3.项目本身的风险
smgp项目2016年收购到现在2024年,热带雨林砍树打井搭积木搞发电投入六十多亿人民币,拖拖拉拉没关系,无非晚到,作为行业新兵积累实际经验也不是什么坏事。现在说项目可能达不到预期的容量,emo了。。。
4.资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跟踪几年下来,恰恰给投资者的感受就是不确定和不稳定,发展方向一年一个说法,今年索性让拿着几十万年薪的董事长说点场面话。
要是说资产短期的不确定不影响长期的确定性,这东西就很辨证了,但长期就是由短期连续变化的结果。
论坛上经常有人因股价萎靡而吐槽开山的管理,说老曹一人独大,不放权不培养人才,这些我倒觉得没什么,ks的看点目前就是地热发电自营电站和电站设备epc, 吐槽压缩机板块干的不行,咱就是说压缩机行又能增长多少,提升多少估值?
至于地热发电扩张不畅也不是靠管理能改善的,井打坏了是钻井风险;新项目老曹谈不成下面的人就谈得成了么。
这些问题都说明投资开山的难度非常高,公司对投资者的态度冷漠,反正说不清,说多了漏嘴或者计划赶不上变化,干脆就不说了,你们看着办吧,这样的投资者关系似乎无解。
老曹飞来飞去亲历亲为还能干多久?业绩预期增速明显下来了,投资者情绪低落,还撑着一直不走的原因是爱吧!$开山股份(SZ300257)$

05-09 10:43

主要还是开山自己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项目是按期投产的,一次两次是意外,但是这么多年了次次都不如预期,那就有问题了。水电站,风光电站,也都是和开山一样的资产逻辑,建设周期也是要几年,但是有几个上市公司次次都不能按计划投产?

05-09 12:04

开山他连smgp最终发电量能不能达到预期都不回答,这太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