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投资研习录阅读有感(8)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0

1989

持续高增长很难

老巴在这一年波哥希尔股价涨了80%多,大家可以猜到此时伯格希尔股东们的狂热和追捧。然而老巴在这一年并没有自满,反而在股东信中回忆自己25年犯过的错误。

这段描述确实让人钦佩,毕竟正常人在这种巨大成功的氛围包围下,骄傲和乐观是必然的。看到这段我也回忆起老唐在分众持仓过程中,在2020年10月14号在公众号发的文章。回顾之前分众跌到3.8的整个过程,互联网谩骂不断,之后终于业绩反转。书房里很多人赚到了钱,评论区里也是一片夸赞。但老唐还是谦虚中带点小得意的来了个自我检讨。

在这个时间点下,老巴说到:我们的表现源于两个引擎推动:

1内在价值大幅增2低估回归

现在低估以及回归,未来只剩下一个引擎了。这段双引擎的描述就是说的是戴维斯双击,业绩推动和估值推动。其实当下像腾讯茅台都面临第二引擎的动力不足。因此,能否靠业绩带来增长是需要考量的关键。有时候我依然会思考,虽然茅台业绩确定性很高,但缺乏第二引擎确实是事实。

因此我认为降低预期是一种理性,因为第二引擎就像弹簧一样,你压的越紧,弹性越强。单纯靠第一引擎,特别是市值如此巨大的企业里,我很难想象有啥意外能让市场疯狂。

第二段思考是关于老巴说:在一个有限世界里,高增长率必然自带毁灭属性。

我们总想像某些企业能涨到天上去,然而最终结果往往是失望的。一般企业做到一定规模,自然而然会出现大企业病,熵增的出现。即便是企业文化良好的阿里腾讯比亚迪这些大厂,依然在某些时间段出现过官僚主义。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商业模式好,但企业文化不好的公司依然能保持一个稳定的中速增长。这是为什么?特别是一些国有大型企业,回顾大A市值排名前30的企业。这些企业你要说有伟大的企业文化,我是不信的。

那么解释只有一个,垄断。因为需求无法被替代,这些垄断的生意即使里面拥有大量的问题。在一个依然保持增长的企业里面,问题依然可以被掩盖。

吉列优先案例

这个案例里面再次讨论了老巴死了都不卖的错误情况。讲的就是吉列当初在1997年市值到达巅峰48亿,市盈率59倍。老巴选择了和可乐一样不卖。结果之后暴跌,直到2005年才再次超过之前的高点。中间浪费了8年的时间。

这个案例再次给我提了个醒!好公司可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但是即便是伟大的公司,如果用超高的价格买入。那么一旦业绩和增长不及预期,导致下跌。即便是好公司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用业绩填补之前的价格泡沫。

时间成本是一个巨大的成本,稍微想象下8年的时间被套住。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是件绝对让人抓狂的事情。所谓好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投资就是这么回事。

选择一尺跨栏,而不是挑战七尺跨栏

老巴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了,这次股东信中老巴用的是相较于屠龙,我们更善于躲避恶龙。老唐对此还做了解释,就是新手往往还能牢记这点,但是获得一定经验后就容易膨胀,结果去挑战恶龙被教训的满头是包。最终顿悟,选择回归简单赚钱的境界。

其实这段话大家都懂,但是没几个人能做到。有句话叫做聪明人容易被复杂的东西吸引。我不止见过一个比我牛逼百倍的聪明人选择挑战一些超高难度的行业。似乎不这么做就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一样。

我自己也经历过在半桶水的状态下,胡乱投资。回顾自己最膨胀的时期就是刚学习价值投资1年多的时期。那个阶段我至少看了30多本价值投资的书。从格雷厄姆,费雪等等大家一路看下来,许多语录倒背如流。

然而真到了投资的时候反而就虚了,我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完全流于表面。回顾当年的持仓:隆基,海螺,万科等等,完全就是在能力圈外。毫不客气说,那个时候我压根没有能力圈。

所以这里我很感谢老唐,老唐的文章让我重新聚焦于企业分析。从财报开始,一点点的学习,写作,从最简单的公司开始。现在我终于获得了芝麻绿豆大小的能力圈,这确实是我获得的巨大进步。

1989股东大会摘要

巴菲特表达自己并不是不投海外公司,但如果本国股市里赚不到钱,靠换个市场大概率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关于这段陈述我也比较有所感悟,两个月前,我有开通港股和美股账户。毕竟有些海外的企业确实想要投资,然而仔细想想,其实这些企业的产品虽然我经常用,但我对这些企业的理解并不深。

其次,我在这些企业的信息获取上是远逊于海外投资者的。不同于国内的一些大企业,我和专业投资者的信息差没那么大,海外企业的信息差距是真的相差巨大。我都不知道我能获得啥优势,压根看不到胜算。

我记得老巴和芒格有一句类似的话,大概意思就是条软柿子捏,大炮打蚊子之类的哈哈哈。想想,人还是要本分,赚自己该赚的钱。

双寡头格局

老巴回答别人问怎么看待双寡头的竞争格局。老巴的看法是,大多数情况都是一家干掉另一家,双方都很难赚钱。但是在有时候如果两者都是聪明人,可能会有不错情况。

结合竞争优势这本书和囚徒困境的一些内容,我分析过格力和美的当下的情况。两家公司都在过去发起过价格战,希望把对方弄死,独占市场。而且一般是哪家掌握一定优势的时候就开始发起进攻。

比方说早年格力远强于美的,所以可以看到格力更多主动进攻美的。而美的在媒体上往往比较谦虚,麻痹了格力。并且依靠多元化的额外利润来源,对格力进行抵抗。

之后美的通过渠道改革,获得了对格力产品的较大价格优势。于是蹭着格力渠改之初,对格力发起价格战,抢夺了市场份额。但格力的品牌力还是超出美的的预期,不管如何,格力坚持下来了。

多次尝试下,双方发现这么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当于是双方也就放弃价格战和舆论战,形成了一个新的均衡局面。这也让最近两年企业的净利润都有不小的增长。

所以这就类似于核武器大国一样,如果有让对方付出足够代价的威慑力。实力相差不大的两家企业更有可能心平气和的放弃价格战,而选择利润最大化。

全部讨论

05-26 11:07

讲的真好,归根结底是能力圈的问题。

06-16 12:19

找到自己的能力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恭喜你找到了。茅台如果走出国门得到全球认可那就厉害了,腾讯的游戏出海听说做的不错,如果腾讯继续加强全球化。未来腾讯未必不比茅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