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目测即可

发布于: 雪球转发:29回复:18喜欢:29

     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价值如何测算”,我说目测即可!这就像你评价一个胖子,应该肉眼可见。如果非要借助各种精密仪器,那只能说明这人还不够胖。价值投资亦是如此!如果非要通过各种模型精确定位,测算出内涵价值是80、目前股价82,要赚这两块钱,那只能说没啥价值。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安全边际,所谓四毛买一块。之所以要预留这么大的空间,就是因为世界有诸多不确定、我们的认知也有很多盲点,要给自己犯错的空间。那马上会有人问 “显而易见的机会会存在吗?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其实问这个问题的人内心不相信此点,就像和学生散步的FAMA不相信脚下会有100美金。因为如果有早就被人拿了,基于这种认知,他甚至不愿意低头看一眼、弯腰捡一下。

      价值投资的难点不仅仅在于认知,更在于人性控制。我们在冷静状态下都能侃侃而谈、类似那个好龙的叶公,可当龙真地来时却不敢出手。因为在那一刻,总归会有各种逻辑来证明“这一次不一样”。坦率而言,冷静状态下的很多研究,在大多数时间都用处不大。比如你让我判断上证综指的波动区间,我说“2400到4000点”。如此宽广的领域就是正确的废话,因为现在是3200点,有什么意义?现在确实没啥意义,但2018年年底就很有意义,因为当时的点位就在2440点。龙真的来了,但不敢出手,因为“之前的研究都是建立在中美合作的基础上,而这一次中美再也回不去了”。

      所以,认知只是基础,如果连认知都不过关那就是无源之水。但有了认知后,真临事时,需要经历人性的考验。这就是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他弟子说的“平时入定修习,但临事时需要事上磨,否则就是叶公好龙”。我们在平时做很多研究,但到关键的时候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平时做再多的研究都没用。

      李录在北大的演讲,谈及巴芒对接班人的看法,我惊讶地发现“里面全是对人性和情绪的控制”,没有任何智商、学历及产业经验的看法。我一开始认为这是巴芒凡尔赛,明明自己拥有了高智商、却来谈人性控制这些事。但经历了近几年的市场后,我确实感觉到巴芒的睿智和深刻。认知是基础,但人性控制才是根本,过不了“人性”这关谈什么都没有。而这一点只有“事上磨”,没有其他办法。

     我一个朋友跟我抱怨,说投资真的太难了,除了看对外、过程还要受各种煎熬。我说你说反了,投资的主要任务就是承受各种煎熬,这就是赚这份钱需要付出的代价。价值的认知并不难,根本不需要精确计算,目测即可,但要兑现却需要承受各种煎熬。就像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认知并不难,可为什么就他说呢?可能他长大了以后,也不会说了。

精彩讨论

成队长投研笔记2023-01-15 01:08

一眼看出机会好坏一靠功力,二靠等待。搭model对新人来说练基本功还是不错的。A股企业的周期太明显了,甚至生命周期都偏短,看准三五年就很好了,之后预判的假设很容易被证伪,所以需要持续的跟踪不断修正预期。

全部讨论

2023-01-15 01:08

一眼看出机会好坏一靠功力,二靠等待。搭model对新人来说练基本功还是不错的。A股企业的周期太明显了,甚至生命周期都偏短,看准三五年就很好了,之后预判的假设很容易被证伪,所以需要持续的跟踪不断修正预期。

2023-01-14 16:49

几次好机会,确实都是一眼胖瘦的时候

2023-01-14 16:21

是这样的。拿放大镜才能找到的价值,那算什么价值?真有价值,那得是无需深入研究,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几倍不好说但至少一倍以上。有了这个空间我再去研究价值兑现的确定性如何、效率如何。

2023-10-23 16:56

投资的主要任务就是承受各种煎熬,这就是赚这份钱需要付出的代价。

2023-02-01 09:55

认知是很复杂的客观世界理解的过程。但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形成定量分析时,主观会定性。称重器向投票器转变时,有时是对的,有时是错的。所以把情绪和价值,完全分开做定量分析,绝大多数时会更接近真实世界的结果。李录无非是说,情绪在投资中更重要,但历史长河中,价值回归才是主流。所以李录只是巴菲特值得一直吃饭的同行,很难得到他的认可。

2023-01-14 23:03

好文

2023-01-14 22:21

说得好

2023-01-14 21:03

有钱人更怕死,所以才会拜这信那的。每年的香火税,比该交的税还要多。税是可以找关系减免的,香火钱可要心诚,不诚不灵啊。

而保险正是迎合了怕,怕什么买什么险,总之没有保不到,只有想不到。

一面给他们输入价值观,一面量身定制保险方案,让每个上层人士都有顶级的保险服务。生病了?私人保健医服侍,看不好?直升机绿色通道转院,还不行?欧美日专家会诊,死了?八宝山刨坑儿埋了。

保险用大量的资源免费服务上层人,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瞄准的却是底层的平头儿百姓。

有了上层的支持保险开始强制向下普及:于是退休金变成了养老险,大病统筹变成了医疗险,又加上了工伤失业生育啥的,打包五险,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强制上。这样既减轻了企业用人的经济负担,又起到了推广普及作用。

老百姓的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保险,也就放下了原有戒备。于是花里胡哨的自费产品开始来到寻常百姓家。

此时的保险业务员已经是集高学历、高收入、高业务水平于一身的社会精英,他们会将真实经历讲给受众,那可是用生命换来的,各个有名有姓可查证,就像赌场里的筹码都是真金白银,哪可能作假。普罗大众遇到卖保险的可算是取到真经了,从此再也不怕看不见明天的太阳,相反他们更期待发生这样的事,让保险生效,获得不菲的赔偿金,就像赌场梭哈中了一样。

有了前期的认知改造,经过业务员诚心一度,大众们争抢着挤上诺亚方舟,直到上了船他们的生命就只剩下两件事,第一要让身边的亲戚朋友上船。因为他们的船票里还有自己的回扣呢。第二盼着灾难赶快降临。要不自己买船票的意义何在呢。

然而他们不知道,不管买了多少保险,生病的概率都是不变的。但人性的恐惧和羊群效应让每个人在血粼粼的“现实”面前,都会选择交钱了事。因为不交钱就要承受心理的压力和折磨。

最有意思的是车险,出现了小剐小蹭却不能走保险,不是保险公司不给报,而是修理厂会告知自己,这点小剐蹭修修花不了多少钱,一走保险,下一年的保费就会提高,而提高的保费比修车的费用还高。大多数人听了这推心置腹的建议,都会选择顺从,然后继续交着那永远不可能用上且价格不菲的车险。

更可笑的是寿险,看看寿险的合同,都是先交钱,再等年头,年头到了才能取出。现成的现金池,足够的时间,滋生投资的温床,更何况保险公司的资管顾问都是以一当十的投资好手。这些钱在他们手里简直是如虎添翼。然而投资本金是你的,投资收益却与你无关,兑付给你的收益实际是跑不赢通胀的。而且在兑付前的漫长时间里不但不能赎回,还要不断投入

这一幕幕荒诞剧不间断上演着,背后的总导演,一面看着戏一边点着钱……网页链接

2023-01-14 20:57

有道理,不用太精密估值,知道未来有增长空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