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之09年8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5喜欢:11

09年8月上证综指在21个交易日大跌24.1%,指数回到6月初,将6、7月斜率最陡的涨幅消耗殆尽,并且之后风格转变,除汽车等几个行业延续强势外,周期品开始走弱、消费品成为主角。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后看又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经典案例,对策略有诸多启发。当年申万曾一夜翻空,备受质疑,有买方甚至以断佣相胁,但最终收获美誉。

09年1月14日指数开始突破,仅在二月底三月初有个小回调,然后一路向上、沿着均线,到7月28日上证已经涨了87.5%。7月29日,风云突变,上证大跌5%,破20日均线。当天盛传央行在杭州开会,要收紧信贷,再加上之前七天回购利率已经上调,所以有一批人相信放水要结束了!由于09年上涨的主逻辑是“四万亿”带来的经济复苏,所以市场对于“何时停水”非常敏感。此后三天三根小阳线创新高,市场又忘记这事,觉得就是牛市多急跌,然后8月4日又出大阴线,开始一轮调整。关于2009年更详细的背景介绍,参见2018年10月19日文章《复盘2009》。

关于这个案例有三点启发:

一、宏观和策略的区别。当时市场的焦点似乎是“国家会不会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某大型公募机构动用了所有的资源,进行各个层面的调研,最终觉得“不会收,经济会朝着过热的方向行进,市场跌错了”。事后看,央行当时确实没有收,经济确实朝着过热方向行进,但是市场跌了就是跌了,并且后面周期再也起不来了。所以当时市场的真正焦点并不是“宏观调控”,而是意识到这种模式不可持续,从远期的角度看,周期品估值见顶了,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里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时有批人不假思索就觉得要调控、经济要二次探底,所以卖出,最终错两次对了;而像上述机构花了大量时间、精力、资源调研,最终认为不会调控,所以死扛,跌到最后三观尽毁、怀疑是不是这么多人联合起来骗他们。

二、学习效应。09年的见顶符合经典的模式,先是慢慢上涨、然后斜率改变、沿着均线上行、突发巨阴、小阳收回、再出巨阴、逃命!这种模式在以后也多次出现,特别是2015年6月5日至18日的顶。很多人说,要放弃鱼头和鱼尾、吃鱼身。但实际的情况是,鱼尾比鱼身更肥美,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后,最后一个阶段的冲顶是很疯狂的,看看5·28至今茅台立讯、国旅和创业板的涨幅就知道了。所以很多人都想把握鱼尾,多持有一天就是以前一个月的收益。可问题是,鱼尾是很危险的,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赚钱也是最容易亏钱的时候,事实上我认识的很多高手都在两个阶段亏钱,分别是鱼尾和下跌中段抄底。因此,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即享受鱼尾又从容逃顶?就类似09年和15年顶部的模式。这个问题我思考多年,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我相信这个过程一定有少数人可以逃顶,也会有一些经验和技巧,但很难形成一种系统可靠的方法。并且这种经验和技巧随着学习效应的扩散最终会失效,就像当前很多人想出第一根大阴线再跑路,但最终的顶部可能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所以这世界没有一种即享受又不付出的方法,高手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亏钱,是因为他总觉得自己掌握了某种方法、水平比别人高。

三、关于风格切换。09年8月前后,风格确实出现了切换,之前周期占优、之后消费占优。而且这还不是一个短期的切换,而是一个时代的变化。在09年8月之前,无论涨跌,周期都是主角,而之后周期就没落了。当时申万策略首席袁宜在年底喊出《消费也能进攻》,现在看来理所当然,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响彻市场、离经背道的判断。关于风格切换更详细的论述参见公众号2019年7月26日的文章《存量切换和增量切换》。

全部讨论

2020-08-21 16:37

凌董,公号是啥?

2020-07-14 19:43

这是经典复盘。

2020-07-14 15:49

透彻了解过去的人不会对现在产生悲观或者绝望的想法

2020-07-14 12:42

上个星期的几根阳线,把我变成了完全的多头,更让人感觉资本市场的上扬背后有国家意志的体现,感觉鱼尾还没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