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片段

发布于: 雪球转发:39回复:24喜欢:57

世人都以为倚天剑和屠龙刀是上古传下来的神物,可张三丰却说他年轻的时候就没有听过。核心资产也是一样,并非A股的传统,他们也曾经被冷落,并且未来有天也会消亡。

城头变幻大王旗,A股几乎每隔3-4年就有个新的玩法,崇尚一种新的资产,并且认为是永恒的。05年到09年崇尚周期轮动和投资时钟,彼时得宏观者得天下,行业研究员在推荐行业和股票时候都要先问问宏观的看法;2010年是个转换的年代,消费作为主角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率先在当年完成底仓调换的机构在未来三年称雄;2013—2015年把小票和成长的风格发挥到极致,投资逻辑和05—07年的牛市截然相反,强调轻资产和互联网思维,而正是这个阶段,白马和周期被压到极致,仅作为配角在中间逆袭过一阵;熔断后,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资产崇拜,核心资产从16年3月至10月的混沌中杀出,在2017年4月形成趋势,经过2018年的调整,在2019年成就斜率更陡的加速· · ·至此已经成为全民资产,似乎是投资的真谛。

这当中有宏观轮动、产业变迁和资金腾挪,更有机构调整和人性波动,众生百态。但单就资产本身而言,都经过“被冷落、酝酿、共识、调整和再加速”的过程。周期股在03-04年的“五朵金花”时代就有所酝酿,经过998的调整,开始战战兢兢的上涨,中间有过07年的5·30,此后才有斜率改变的“蓝筹泡沫”;消费品在之前周期股的牛市一直做配角,2010年呈现端倪,2011年遭遇调整,2012和2013年上半年加速;创业板09年10月上市,10年6月形成指数,但在此后两年渐渐被人遗忘,2013年异军突起,2014年横盘被逆袭,2015年再次迎来飞升;核心资产在上一轮牛市已经成为僵尸资产,2017年又重回核心,2018年也调整不小,但2019年开始加速。实际上,2019年的核心资产和2017年的依然不同,2017年全年这批股票的盈利预测不断上调,是一个“戴维斯双升”的过程,而2019年几乎是纯提估值。这种情况在创业板的牛市也出现过,2013年是一个“戴维斯双升”的过程,而2015年特别是4—6月份是个纯提估值的阶段。

任何一类资产,只要经过了这几个阶段,成为全民偶像,其风险也就出现了。而任何一类资产的陨落一般也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估值太高,自然回落;第二个阶段是基本面恶化,出现“戴维斯双杀”;第三个阶段是另外一个新的资产开始崛起,把资金吸引过去。上证综指从6124到5000的回落是估值太高所致,当时的基本面并无明显瑕疵,08年的主杀是金融危机所致的“戴维斯双杀”,而2013—2014年的回落是创业板的崛起所致;创业板同样经历过这个过程,股灾1.0至熔断是估值泡沫破灭的过程,2016—2018则经历了各种洗澡和核心资产的崛起。当前核心资产完整走过了“被冷落、酝酿、共识、调整和再加速”的过程,无论是估值还是资金配置都在高位,未来不知道会不会也经历资产陨落的三阶段。一般而言,第一个阶段是很掩蔽的,因为估值本身就充满争议,所以这个估值回落的过程可能不知不觉;第二个阶段的基本面回落事后看来一目了然,但事前也很难判断,就像2017年底谁也不知道会有“次贷危机”、2015年底谁也不知道后面会有针对小票的各种调控,现在谁也无法判断房地产会以怎么样的形式回落。虽然这些主导因素在事先都有端倪,但只有在不断强化的过程大家才会慢慢明白,这就是塔勒布所谓“黑天鹅”的本质。至于第三个阶段,其实这类资产已经出现了合理的性价比,但是由于“新王崛起”,全市场资金都会去追逐,明知道便宜还是会更加便宜,将这种风格和性价比压到极致,而这个时候恰恰是长期配置资金择优介入的时候,即便它不一定是未来牛市的主角,但依然是性价比不错的资产。

在每一个神化的高点,总有永恒持续下去的理由,总是看不到任何的利空,总是觉得一有调整就有大量的资金在STAND BY。2007年的高点有“黄金十年”、2015年的高点有“转型预期”,现在有“外资流入”。其实这些名词,过几年就不会有人记得,似乎没有发生过。

我们当年建构申万的研究体系时,曾检验过无数指标和逻辑。资金行为当然是其中重要一环,我们曾经也为此建立了大量的跟踪和观测指标。但是最后在总结和提炼的过程,我们并没有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资金是一个同步甚至滞后的指标,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什么资金会成为主导资金,我们也不知道此类资金的偏好会发生什么变化。就比如说外资在2004年就有QFII、2014年就有沪港通,但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这些资金在2016—2019年会对A股的影响这么大;至于这些资金的偏好,其实2004年、2012年和当前他们买入持有的股票都不一样,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未来会买什么股票。其实不用说外资,连我们最熟悉的公募基金,其在过去十五年的品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才有了上述几轮周期和玩法的变化。

所以资金的行为只能观测和跟踪,不可以作为配置的一个主要依据。只有宏观波动、产业变迁、大类轮转和估值高低,才可以作为配置的主要依据,因为这些东西是可以有前瞻判断,有逻辑、可跟踪、能证伪。所以这些东西才成为我们当年体系的重点。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20-02-12 18:11

这篇文章值100w

2019-12-24 08:32

城头变幻大王旗,A股几乎每隔3-4年就有个新的玩法,崇尚一种新的资产,并且认为是永恒的。

2019-12-28 08:10

股史

2019-12-28 07:38

天底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回顾历史周期的轮回,是为了明白当下的位置。

2019-12-25 14:37

老师的每篇文章都值得细读。

2019-12-24 20:44

世人善忘,错把一刻当永恒。也许是进化的需要。如果女人不善忘的话世上就没有人想生二胎。资本 市场也是如此,创业板大牛的2012年,现在的核心资产有另外一个名字“大烂臭”(大蓝筹)。@Anguscheng @场道硅酮密封胶

2019-12-24 18:19

这些片段是否有更深一层的逻辑。。。如果有那么他们的逻辑关系会在怎样的。。。将这些确定的、不确定的东西厘清,很适合大资金的配置、轮动。

2019-12-24 14:25

城头变幻大王旗,A股几乎每隔3-4年就有个新的玩法,崇尚一种新的资产,并且认为是永恒的。

2019-12-23 23:32

正,不要被市场舆论裹挟,才能保全,那些肉是高手吃的。坚持自己一贯逻辑标准,不以利小而而动摇!

2019-12-23 17:35

这篇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