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访谈转发:7回复:6喜欢:0
@Conan的投资笔记 @qwer惠星 @吴吞I 说:有一个普遍观点是“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希望被打上快品牌/抖品牌/淘品牌/拼品牌的标签”。比如像是淘品牌“韩都衣舍”。仔细看了快手电商上午的直播,提到要扶植快手上成长出来的快品牌。但是面对外部商业空间的诱惑与压力,快品牌迟早也要面对走出快手的那一天,到那时候快品牌的竞争力在哪里?

全部讨论

2022-05-13 21:09

【快品牌未来能否出圈】

个人浅见 消费品主要是在赚两种钱,一种是品牌的钱,一种是产业链优势的钱。比如喜茶赚的就是品牌的钱,而蜜雪冰城赚的就是规模效应的钱。

一般来说赚第二种钱的比较稳定,赚品牌效应钱的企业对流量、营销和时势都有依赖。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也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内循环和消费人群Z世代,这两个因素导致流量时代结束了”。

大部分快品牌要赚的是第二种钱。如今我们在快手电商上能够看到:广州的服饰、南通的家纺、织里的童装、四川的白酒……
这其实是和PDD一样的逻辑——发掘高性价比的源头好货。这也是快手如今提出要“大搞快品牌”的原因,扶持更多贴近产业源头的商家。

品牌能否出圈,我觉得得看平台对品牌的成长是起了一个催化的作用还是推动的作用。

流量品牌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高性价比好物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受到欢迎。

此外,快品牌和淘品牌等不同的一点是,私域流量能够获得沉淀,未来哪怕不再有扶持,自然有足够的基本盘和自留地。

因此,快品牌或许会走出快手,但一定不会“出走”快手。

2022-05-13 21:29

就像我在前面的问题中回答的,快手这个平台能帮助初创品牌实现从0到1,以及从1到10的积累,实际上这就够了。快手无法让这些品牌永远都只呆在一个平台上,这些品牌当然可以走出去,品牌的竞争力在于创始人的进化速度和战略决策。一般能做起来的本质上都是属于流量玩得好的商家,从流量转换到产品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只有极少数的品牌商能够做到,三只松鼠和完美日记都是经典的反面案例。

2022-05-13 21:11

其实,去哪,作为一个电商的商家,核心就是卖的东西好,服务好。其实走到哪都这样。快手电商核心还是作为短视频前两大平台,有3亿多DAU,基数太大了,这么大基数,肯定会有一定比例商家,而且会有一定比例优秀的商家存在,这些中一些最好的品牌,也慢慢会走出去成为更大的商家,比如三只松鼠最早就是淘宝系出来坚果品牌,但现在都A股上市了。

如果走出快手平台,其实看的更多是自身素质了,在家靠师傅,出门靠自己